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新型家校共育机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教育的辅助手段也日益先进,云计算、物联网、线上平台等新兴教育技术手段使得教育形态和模式越来越走向智能化、网络化,“智慧化”教育应运而生。这样的教育环境较之从前是开放的、有包容性的,也是逐层深入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变得快捷、高效。学校如何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拓展教育的途径,争取到更多的家庭教育协助,更大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使家庭教育从“被动找”变为“主动配合”,是广大德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热情参与共建,以形成智慧化机制下的指导目标,创新家校共育机制。
  学校教育想要真正争取到家庭教育的协作还面临着不少挑战: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家长层面,教育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教育的耐心还不够,教育的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學生自我生长的力量不足;有的学校和家庭甚至教育行政机构尚未将智慧教育纳入相对应的评估机制,评估体系也有待改进;形成家校共育的班级凤毛麟角,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略显单薄。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热情参与共建,以形成智慧化机制下的指导目标,创新家校共育机制。
  一、共育机制在智慧教育大环境下仍面临困境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合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家校合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定位不准,双方的合作形式过于简单,对学生真实情况的评估水平还要加强,这些都是影响家校合力的绊脚石。
  1.形式单一、内容匮乏,家校共育缺少规划
  尽管时代的发展将家校合作形式带入到了快捷、方便的沟通形式里,但是沟通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性未见体现。即便有的学校开设“开放日”,邀请家长代表介绍经验,仍然脱离不了“如何培养会学习的孩子”“怎样教出听话的孩子”这样的话题,功利性明显。这一切都源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规划与整体的构思。家长到校参加活动大多抱着“为了孩子,去完成个任务”的心态,学校请家长做讲座大多是为了“充实资料”,长此以往,家长的热情骤减,便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学校也会陷入没有更好的主题而使家校互联停滞不前,家校共育的循环机制便不能形成。
  2.缺乏监督、无法检验,家校共育评估缺失
  教师在QQ、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与家长互动时对学生的评价带有片面性,要么说缺点,要么猛夸优点,对学生的了解并没有真正深入,看待孩子不够全面。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孩子的成绩以及孩子的心情,偏听孩子的片面之词,导致评价没有建立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这一切都暴露出如今的家校共育,虽然有了高科技扶植,但是仍旧缺少合理、全面的评价体系。这样的合作,容易导致教师和家长都产生“越界”的行为,以自己的个人喜好指挥对方,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完美”,忽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内心需求,损害学生利益。这时就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建立起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家校共育的过程及效果进行有效监督。
  二、家校共育机制的构建策略
  智慧教育大背景,有助于生成新型的家校关系,构建完备的中小学家校共育机制是关键一环。学校和家庭都需要认清智慧教育大背景下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重新思考,树立更新的教育理念,使得家校共育得以精准定位,从而提升教育能力,共同完善行动、评估体系,升级家校共育机制。
  1.整体规划、创新形式
  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共同对家校共育进行商讨,拿出一个整体的方案,就培养学生哪些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进行总体规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同时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如邀请家长给孩子讲讲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做做示范等。丰富活动类型,不要局限于“学习”方面,也可以是人际交往要点、健康生活妙招、安全常识、卫生知识等,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需要相互监督,对各自的教育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思路,争取更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和家庭都要守好自己的“阵地”,不要“越界指挥”。家校共育的成果平时就要注意收集,对具体的活动要及时评价,评价时注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同时,家校之间要经常沟通,提出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商量着解决,一起取得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总之,“教好孩子”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理想,也是共同的责任。两者要紧紧抓住智慧教育这个新时代带来的契机,共同建言献策,共同寻求资源,共同坚守自身的责任范围,执行健康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顺应时代、经得起挑战、立足学生长远发展角度的和谐共育环境,切实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导入是教师在进行新的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通过教学把学生带入教学内容情境,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和学习氛围。根据学生年龄、知识水平、课程内容等特点,明确导入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导论教学  引言  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多种多样,对不同科目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期刊
在传统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保证,一些学生在课堂不会、不敢提出问题,课堂学习氛围冷清。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核心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始终,促进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一、营造民主氛围,保护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取决于真诚、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决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渠道,通过分析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进一步优化班级的管理效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内涵;探讨  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是落实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质的主要途径。本文从以下两方面琮探讨班主任工作的内涵。  一、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的
期刊
生涯教育是个奠基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喜欢憧憬未来,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了许多幻想和期望。从生涯教育的发展阶段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涯觉察的自我认识阶段。在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开拓思维,不断优化生涯教育策略,让生涯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心灵。  一、以生为本,整体建构,实施全程生涯教育  开展生涯教育的育人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大背景浪潮之下,国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如今的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德育教育的困境,或者其受到其学习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其他思想浪潮的波及。迫切的需要我国的相关的职业院校创新德育体系,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于现如今的在职业院校出现的德育困境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提出如何构建新型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教师水平  如今,在全社会每个方面飞速发展的同
期刊
养成良好的默读能力与习惯是一个人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小学各个学段的默读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培养要求,包括默读的速度、方法和习惯等。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统编语文教材也设计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默读能力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默读速度比较慢,缺乏默读的方法,默读时没有思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
期刊
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基础和学习要义。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需要从学习内容和学生学情出发,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剧开展英语教学,是常用的一种英语听说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为开展情景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运用现
期刊
实验教学是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探究的重要路径之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相比其他教学策略更有效果,实验教学独具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爱上科学探究。小实验,大学问。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设计和准备每一次科学实验,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和深入探究,借助多种多样的科学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素养。  一、设计实验要科学合理
期刊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要积极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拓展教育的途径,争取到更多的家庭教育协助,使家庭教育从“被动找”变为“主动配合”,以形成智慧化机制下的指导目标,创新家校共育机制。  一、家校共育机制的现状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产生的合力作用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有着明显的优势:沟通更快捷、目标更清晰、互补互助性更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理想中的家校合力在现实生活中并未能完全形成
期刊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在运动技能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把握各类运动的技能,教师应当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与激发运动兴趣、适当降低难度与培育学生自信、改进教学方法与进行因材施教,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各项运动技能,进而达成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动技能;运动兴趣;自信心;因材施教  在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