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制备炭电极材料的研究

来源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苝二酰亚胺衍生物(PDI)、葡萄糖酸内酯(GdL)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PDI凝胶,经液氮冷冻、低温真空冷冻干燥及炭化处理,获得微-纳米尺度片层炭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以及孔径分析仪等仪器对炭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手段对其构建的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不同浓度GdL溶液对制备得到的炭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dL溶液为10 mg/mL时所制备的炭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孔隙结构,其比表面积为585.04 m2/g.该片层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06.6 F/g.在2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圈后库伦效率约为100%,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为挖掘黄兰(Michelia champaca)叶的开发潜力,采用抗氧化评价、细胞评价和仪器分析方法对超声提取的黄兰叶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研究和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DPPH?自由基清除和铁离子还原力测定结果表明,黄兰叶的20%和80%乙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潜能.黄兰叶20%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超过12.5μg/mL,80%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超过6.25μg/mL,对HacaT细胞具有细胞毒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结合软件谱库搜索对黄兰叶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共检索到206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生物碱
研究了一种通过室温球磨和低温球磨相结合制备SiC/Mg非均匀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非均匀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准静态压缩测试了SiC/Mg非均匀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对其强化机制和增韧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长低温球磨时间可以减小软相的尺寸,同时细化硬相中的晶粒尺寸,从而达到提升复合材料强度和失效应变的效果.因此,通过调整球磨工艺可以优化SiC/Mg非均匀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钛源、无水乙酸锂(CH3COOLi)为锂源、二水合乙酸锌(Zn(CH3COO)2·2H2O)为锌源,采用独特的微波烧结结合溶胶凝胶法在650℃、750℃和850℃条件下制备了钛酸锌锂(Li2ZnTi3O8,LZTO)负极材料LZTO-650、LZTO-750和LZTO-850.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对样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CR2032纽扣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ZTO-750在200 mA·g-1电流密度
不同载荷下TiCrCu合金的摩擦行为与抗磨性能差异显著,影响了TiCrCu合金零部件在工程应用中的使用精度与服役寿命.为使TiCrCu合金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具有稳定且优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制备石墨烯增强TiCrCu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载荷下石墨烯对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8 N载荷作用下,摩擦表面存在的石墨烯抑制了TiCrCu合金表面裂纹扩展与表面剥落,使其保持小而稳定的磨损率;载荷为10 N时,磨痕表面大量石墨烯被移除,导致复合材料磨损率显著增加.因此,石墨烯增强TiCrCu合金复合材
在碱性电解液中对AZ31镁合金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以在其表面生成氧化膜而对镁合金提供保护.考察了在电解液体系中加入腺嘌呤对阳极氧化膜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腺嘌呤的存在使得阳极氧化过程更平稳,氧化电压波动更小,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火花更细致均匀,从而有效抑制了阳极氧化膜中结瘤、微孔和坑道的形成,得到平整性、致密性更好的阳极氧化膜.同时腺嘌呤的加入使所得氧化膜的厚度更大,厚度分布更均匀,腺嘌呤浓度范围为2~3 g/L时,所得镁合金试样在NaCl溶液中具有更正的腐蚀电位、更大的膜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
为阐明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物质基础,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tachlic acid A(1),齐墩果酸(2)、乌苏酸(3)、2α,3β-dihydroxyolean-13(18)-en-28-oic acid(4)、serratagenic acid(5)、gypsogenic acid(6)、20α-hydroxyl-29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大豆分离蛋白(SPI)分散在水中进行胶化得到大豆蛋白基础胶,再与双醛淀粉糊化液混合制成可用于人造板行业的胶粘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了双醛淀粉用量对大豆蛋白胶粘剂粘度、粘接性能与耐水性能的影响,以及固化时间与温度对大豆蛋白胶粘剂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双醛淀粉与大豆蛋白基础胶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双醛淀粉与大豆蛋白基础胶有良好的相容性,当双醛淀粉添加量为3.0 g·mL-1时,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耐水强度达到4.46 MPa和2.61 MPa.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通过腐蚀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再生水中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oil)对QT500-7球墨铸铁腐蚀行为的影响.失重腐蚀试验表明:含菌体系中铸铁的失重腐蚀速率高于无菌体系,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含菌体系与无菌体系腐蚀速率的比值持续增大,说明Eoil对铸铁的腐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周期内,含菌体系的自然腐蚀电位比无菌体系低,铸铁的腐蚀倾向更大.浸泡8 d后,含菌体系的腐蚀电流约是无菌体系的6倍,电荷转移电阻R
扩张式封隔器是一种常用封隔器,广泛用于油气开采过程中.为探究扩张式封隔器性能影响因素,建立封隔器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讨论了胶筒长度、厚度、肩部倾角、胶筒座倒角和胶筒与套管间间距对胶筒密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胶筒座倒角为1 mm、胶筒肩部倾角为40°时胶筒应力集中程度最小;胶筒厚度改变对接触压力没有明显影响;胶筒长度变化对胶筒密封性能影响较小,但长度过短会影响胶筒使用性能;在不影响封隔器下入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胶筒与套管间距离,以改善胶筒力学性能.
针对高能激光发射装置使用环境恶劣,工作间歇时间长等特点设计了机械式快速密闭窗口,窗口包含压紧机构和密封机构两部分,选用同步带作为防尘罩收放机构,设计三连杆机构作为压紧装置.利用薄板大挠度变形原理建立防尘罩挠曲变形量、密封压力与正压风载之间的评估模型,以中心挠度为摄动参数,用摄动法求解模型,获得防尘罩最大抗风载能力与电机输出扭矩和密封圈参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利用有限元和实验测试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依据解析结果优化压紧机构.实际测试表明,对于600 mm口径的激光发射装置,防尘罩挠曲变形不超过7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