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活动课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已经在全国大、中、小学深入开展并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的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作了具体要求,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者既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又要积极探索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运动竞训、群体活动三部分组成。而群体活动,各校除课间活动和为配合校园活动组织体育节或活动周外,主要的活动形式有在课表中反映的并能保证的体育活动课。传统的理念认为,体育活动课是体育课的延续,故活动课不管是场地器材的安排,还是班组活动都是统一性的,其管理模式制约了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态度与传统体育课的态度一样,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活动课。课程改革把学生从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带入了充满活力激情的新的教学模式中来了,那么体育活动课是否也需要改革呢?传统的理念是否要改变呢?这是摆在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值得探讨。
  
  一、自主性體育活动课模式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体育活动课模式既然不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改革活动课模式势在必行。应以课程改革为促进剂、润滑剂,明确健康第一的真谛,充分发展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体。把活动的自主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我校从2001年开始实行体育活动课由学生自主支配的自主性活动模式:即活动课从开始就由学生根据自己对运动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凭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各种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团员证等)到器材室借用器材,凭证取物,一证一物,不限场地,一切由学生自主处理。活动中途改变兴趣可调换器材或按体能终止活动,提前归还器材,在归还器材时领回自己的身份证件。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当然也有人担心,自主性活动把准备活动也交给了学生自主处理,会不会由于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损伤。我们认为,凡是运动,就难免有损伤,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体现,就是要在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中放手让给学生处理。至于运动中的损伤是否与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本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更不能因为有损伤而因噎废食,观念的误区往往会导致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发生偏差。其实高中学生不但已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了防范损伤的知识和方法,并且从社区活动或电视节目中的体育比赛或训练中也能了解和完善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况且,终身体育、全民健身活动本就是自主性的参与。还给学生自主,首先要相信学生,不要怕这怕那。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的另一个观念的立足,就是运动需要提倡,但不能强制。对学生而言,喜欢运动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活动课,把一些不喜欢运动或不喜欢某一运动的学生禁锢住了,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损伤,违背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宗旨。因此,活动课给予学生自主,学生各自的喜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喜欢运动的运动,喜欢比赛的比赛,喜欢欣赏的可观赏比赛,喜欢散步的可以散散步,各求所好,各尽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体,新课程理念得到了体现和拓展。
  
  二、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1. 要有良好的活动环境。我们所指的活动环境是与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对应的,只要是体育运动,就一定会产生声浪,没有声浪的运动,目前大概就棋牌类项目。体育运动首先是身体的运动,学校体育,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青少年的激情表露,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呐喊声,这种声浪势必会影响安静的学习环境。学校运动场地的建设,最忌的就是在教室周围。因此,学校的运动区与教学区应有一定的距离,并具有封闭性能(我校在98年新建的运动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运动环境中活动,无所顾忌,没有心理负担,对身心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另外,具有封闭性能的运动区,还可解决学生活动时的管理问题,学生进入这样的运动区后就不会随意地进入教学区或教室。不论参与何种运动或观赏比赛或散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活动要求,优化了体育活动课的管理。因此,良好的运动环境,是自主性体育活动开展的保证。
  2. 要有观赏性的运动竞赛。自主性体育活动,给学生留了活动的自主空间,没有强制,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但对有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而言,就等于放弃了活动的机会。因此,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的参与能力,为培养学生对体育竞赛具有的欣赏能力,在体育活动课中,有计划地安排具有观赏性的运动竞赛,无疑能起到调节活动氛围的作用,使那些不喜欢运动却喜欢观赏运动的学生参与,或对本不欣赏但却在激情奔放的叫好声、助威声的吸引中不由自主地参与观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赏竞赛的兴趣和能力。
  我国国民对体育竞赛的观赏水平尚处在低级阶段。无论是哪一类的运动竞赛,参与观赏的人群与我国人口之比是较差的。学生在活动课中不参与运动而参与观赏,观念上应理解为是身心调节,与参与运动一样,对健康均是有益的。竞赛环境的氛围可激发人的激情,调节人的心理,美国“NBA”市场,爆满的体育馆,参与观赏的人群中不参与运动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却有观赏的兴趣和能力。世界田径大奖赛或黄金联赛火爆的场面,没有较好的竞技运动观赏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包含体育欣赏,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没有体育欣赏是不完整的。国民体育欣赏水平的提高,与竞技运动市场化有直接的关系。我校在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的实践中,全年保留的竞赛项目是男女篮球联赛,阶段性的竞赛项目有田径单项赛,足球对抗赛等。学生不管是参与运动、竞赛、观赏,场景一直是火爆的,运动区域的声浪是欢快的。因此,我们认为,自主性体育活动课中安排有观赏性的运动竞赛,对培养学生的观赏能力,提高国民的体育竞技观赏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3. 要有全民健身理念作支撑。人是有个性差异的,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兴趣、喜好,差异性很大。一堂体育活动课,几百人的参与(我校一次活动400人左右),运动场地、器材是否能满足学生,这对自主性体育活动课开展得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而言,众多学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基本上仍是按竞技项目设置的,特别是田径场中央的足球场浪费现象严重。还有一些诸如单双杠等设施,并不太受学生的喜爱,倒是联合器械的秋千、爬绳、天梯等器械颇受学生喜欢。因此,对运动场地的布局,器材的设置,有必要重新组合。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体育的理念应随之更新,传统的学校体育竞技化观念要转变。场地、器材的布局和设置,应以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为主,并以全民健身理念作支撑,引进全民健身活动器材,设置健身长廊,健身路径等。同时应考虑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运动仅是健身的一个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庞大的足球场(塑胶地)重新设计为多种运动项目的网格(即把各运动项目场地用铁网分隔),其设置为:一格是排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区,一格是网球运动区,再一格是手球运动与小足球运动共用区,两弯道区段除可布局教学需用的沙坑外,还可设计实心球抛滚的保龄球道等。两直段边不隔网便于集会站队,田径比赛不设长距离投掷项目。结合学校原有的篮球运动区,乒乓球运动区,单双杠区,联合器械区,健美操角等等,几百人的活动基本可以解决。把各种运动项目按置区域,既可解决运动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又可美化场地的布局,对活动的管理也可起调控作用。
  
  三、结束语
  
  1. 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体,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积累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能力。
  2. 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调节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对竞技运动的欣赏兴趣和能力,对提高国民的竞技体育欣赏水平,促进竞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课程改革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问题,学校体育有它的特殊性,应把课改理念拓展延伸到对活动课加以改造。况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能力,活动课的功效远比课堂教学更实际、更显性,更能使学生认可。
  当然,自主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适宜的运动环境和场地器材必须有保证。特别是学校领导层的观念确立是关键,另外,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较重,其敬业精神的充分体现尤为重要,否则,一个完全“人文”化的活动形式是难以实现的。
  同时,自主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立足学校、作用社会”的观念,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支配,舒心欢快的自主参与,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在投身社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中,凸显学校体育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高中数学教师已经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成为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将从小学简单的算术方法、简单的图形认识逐步向抽象的概念理解、数学规律的探索发现
音乐是一门艺术形式,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虽然世界是有国界的,但是音乐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也可以跨过国界,感染不同背景和种族的人.在长期的发展中,音乐产生了多种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例:《摩擦力》“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重力》“探究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机械能守恒定律》直观有效的“触鼻”演示实验;《牛顿第一定律》以探讨问题的方式充分展示科学家的原发现过程等,展开对如何把探究精神渗透到物理教学中的论述。实施探究教学,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发展其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素养
由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提供专利设计,我厂进行生产的2MGZ——212高效振动磨机,与相同生产率的球磨机相比,可降低能耗,节省钢材,减少占地面积,是一种新型高效振动磨机。该机原设
多样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课程教学之中,对提升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数学概念教学已经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也是数学课程教学中
本实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从山东采集的疑似鸭瘟的病鸭肝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获得病毒分离株。接种鸭胚,收集死亡鸭胚液进行了病毒的负染、电镜观察。经形态学、理化特性、生
一次招聘会,引起了我对职校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打铁先要硬自身,语文教学的创新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内功修炼;其次要正视职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明确目标,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
高中物理是高中时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是以大量的实验操作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物理知识的根源中,领悟和掌握物理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
当前,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充分,缺乏将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表面的形式,而忽视了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