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那么,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呢?
1 反思教育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这使很多学生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不知道问“为什么”的坏习惯,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当今数学教学中应有的理念,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当理解这些理念,并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在教学中逐步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经常性的反思也可以丰富教学理念。
2 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课前认真领会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钻研了教材,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要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得当;反思教案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教案和学案的设计思路是否尽善尽美。
学生的课前准备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图标的收集”授课中,可要求学生课前在网上或在回家的路上去收集一些图案和图标(并说明图标所表达的意思)。教师要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是否到位。
3 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1 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反思在教学中有没有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是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学生主动经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
3.2 反思教学活动是否真正与学生“沟通”和“合作”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哄哄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形式上做到活跃的气氛,但实质上效果不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愿意与老师互相交流。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沟通”和“合作”。
3.3 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回答问题。但经常会出现出乎意料的回答。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做到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体现个人魅力的舞台。
总之,反思应成为数学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经常及时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深刻理解教与学的过程,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1 反思教育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这使很多学生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不知道问“为什么”的坏习惯,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当今数学教学中应有的理念,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当理解这些理念,并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在教学中逐步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经常性的反思也可以丰富教学理念。
2 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课前认真领会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钻研了教材,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要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得当;反思教案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教案和学案的设计思路是否尽善尽美。
学生的课前准备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图标的收集”授课中,可要求学生课前在网上或在回家的路上去收集一些图案和图标(并说明图标所表达的意思)。教师要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是否到位。
3 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1 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反思在教学中有没有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是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学生主动经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
3.2 反思教学活动是否真正与学生“沟通”和“合作”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哄哄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形式上做到活跃的气氛,但实质上效果不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愿意与老师互相交流。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沟通”和“合作”。
3.3 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回答问题。但经常会出现出乎意料的回答。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做到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体现个人魅力的舞台。
总之,反思应成为数学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经常及时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深刻理解教与学的过程,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