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情境中激活历史学习思维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33-01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新课程从顺应时代要求、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了变革现行学习方式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基础上,巧设最佳历史课堂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中去感知历史,最终达到主动学习,增长才智的目的,得到情感与审美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如何巧设情境呢
  1、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条件,拓宽了教学道路。在现行教科书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只能一笔带过。因此,教师的任务便是借助丰富多彩的史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再造历史形象,努力弥补教材的不足,由此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可感性。再通过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的运用,将空洞的历史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当学到“九一八事变”时,通过一段短短的影片再现历史,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重返历史。将日军的侵华阴谋、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都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使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南京政府的反动实质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
  2、运用优美的语言,唤起学生共鸣
  优美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成一种积极的动力,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情感的暖流中,激发起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句简洁、有趣、活泼的开场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学生共鸣,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热爱,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来刺激大脑,产生较强烈的条件反射,更容易为人们所把握,所记忆。 在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直观教具,创设不同的历史情境,从不同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形成,亦可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巧设情境的作用
  1、揭示內涵,便于理解
  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可以借助情境来表达历史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牢固地掌握。例如:在学习到张学良“东北易帜”这一目时,让学生通过分组,提前预习,搜集素材,自编一段历史短剧,然后通过课上组内几名同学声情并茂的表演,再现历史,既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也使全班同学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理解,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2、鲜活历史,激活思维
  情境的设置,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能变得鲜活、有趣起来。如在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课时,经济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很无味的,但在分析完第一目──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后,我让学生合上书,然后创设了以下情境:“假如你是中国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话,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并且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阐述了出来,着实有滋有味的当了一回国家领导人,使课堂鲜活起来,然后教师及时给予其积极的肯定和赞许。然后再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看一下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与同学们想得一致?经过这番处理后,学生学得既快又透彻。同时,学生的发言有时也能给教师带来灵感,受益匪浅。如:有的学生谈到了可以向苏联贷款;向外派遣留学生;争取外援;发展教育事业等种种方案,既开阔了思维,又有利于在后面几课学习时借鉴其中的内容,给学生作进一步分析和理解,真可谓情境教学收获颇丰。
  3、突出主体,培养质疑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力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我在教学《世界历史》第一册中西欧的等级制度时,首先让学生就课本示意图和文中黑体字部分进行质疑,经过3分钟的看书自学和动脑思考,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自我发现的问题,如:①农奴和自由平民有什么区别?②自由平民和城镇平民有什么区别?③为什么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呢?④西欧的等级制度和我国西周时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⑤这种等级制度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学生提出一大串问题之后,作为教师的我该怎么办?当时我没有急着拿出我的思路,而是启发学生,“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学习,效果最好呢?”学生个个为我出主意:有的说让我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解决;有的说大家分组讨论,然后大组交流;有的说先把问题归归类,看看哪个问题最具代表性。我当即采用第二种意见,师生围绕这些问题再次和课本对话,在读中悟、读中议、读中思。然后学生纷纷派代表发言,多数问题在组内已经交流会了,不会的问题经过这次发言又解决掉了一些,只是谈得不够透彻,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整体归纳综合了一下,使问题解决得更深更透一些。结果学生学得兴致盎然,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了学生蓬勃的生命力和智慧风采。
  “学而则思”这是古人在学习中已懂得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以上只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其中也有很多不能经常实现的因素。但我相信只要你不断地思考和尝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让自己和新课程同行,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就一定能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3-01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也都是按照“问题情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美术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矫枉过正、教学低效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有效教学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充分
记者:党的十五大报告精辟地提出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要求,对这部分内容如何理解和领会?答:是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体现了党
组织结构是企业正式的报告关系体制、程序机制、监督和治理机制及授权和决策过程。组织结构作为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在人的能动行为下,通过信息传递,承载着企业的业务
学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30-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孩子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习得技能的重要心理活动,所以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可以这样让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学习。  一、结合生活多观察,引发学生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9-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32-01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重视以人为本,进行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现这方面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30-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
《矛和盾的集合》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课文写的是发明家集合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坦克的故事。由此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回想我上这节课的前前后后,颇有几分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