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学既有可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发展契机,成为学生的发展动力,使创新思维火花光芒四射,又可能使之渐渐熄灭,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思维。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在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例如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作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这些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我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善教巧拨,丰富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难不可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善治水者,必识水性”,数学教学与治水一样,教师只有吃透教学大纲和习题要求,清楚学生的实际,才能在教学中真正把教学要求落到实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水到渠成。
  
  四、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教师还应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因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有的学生就会发现分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于是我顺势提问:能不能把上面的四个分数化成分子都是12的式子呢?引导学生将它们化为12/28,12/26,12/27,12/25,通过同分子比较分数的方法判断大小。这种违反常规、变换角度的方法诱发了学生的数学灵感,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思维,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維的培养,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经常性工作,涉及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但只要我们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着眼于发展、创新,着重于知识教学,着力于学生的自我表现,着手于开放训练,精心设计练习,多给学生留些思考、讨论、创新的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中等专业学校电教是我国电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等专业学校电教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表现为在许多学校效益不佳,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滑坡现象。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旧的思维方式、缺乏理想的心理状态、低层次的知識结构,也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电教的发展,是中等专业学校电教前进的桎梏。我们必须把解决电教人员素质问题,提高到一个关乎电教事业生死存亡的战
本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造了球体在平行平板间自然堆积的填充结构,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其孔隙特征.
该文报道了运用板面加开微型纵槽改进平行平板间填充颗粒对流体流动与传热综合性能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平行平板间填充颗粒的同时,在换热板表面加开纵向微槽
研究了不同颗粒涂层对AlO/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界面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并对其900℃下高温磨料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颗粒有Ni涂复合材料界面特性良了,因而高温抗
应用修正的Schurr离子输运模型计算胶体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低频和高频特性,并将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该文初步论述了用光学波动法测量颗粒粒度分布的原理,是对中测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光束穿过含有颗粒的介质时,由于颗粒的运动,透射光强是一波动的随机信号。这些信号波动中含有
摘 要: 良好的课堂结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而且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关键词: 数学课 课堂结尾 方式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偏远山区的农民只得告别故土,走出大山,纷纷到大都市务工。以江津区塘河镇为例,全镇18000余人,仅2008年就输出农民工6852人。家长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2007年、2008年,我校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人数已占全校总人数的53%左右。这部分孩子整体状况令人担忧:部分孩子不思进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学习成绩
本文对颗粒团聚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对于颗粒团聚与破碎过程采用概率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对颗粒直径为61.3μm的稀疏气固两相流动问题的计算发现,当不考虑颗粒的团聚时,流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