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伴癌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伴癌综合征(PNS)的临床特征、生化及病理参数的改变规律.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24例HC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NS占同期HCC住院人数的32.2% (201/624),男∶女为4.6∶1.PNS主要表现为6种异常:高胆固醇血症(占同期HCC住院人数的15.9%,下同),低血糖症(8.2%),血小板增多症(7.7%),类白血病反应(4.8%),红细胞增多症(3.4%),高钙血症(1.0%).PNS组癌灶主要为多发性,分布以右叶为主,两叶同时受累占47.5%,PNS组谷氨酰转肽酶显著高于对照组(261.2±224.0 比 165.8±152.2).结论 PN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提高对PNS的认识,对HC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护模式的改变,产妇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减少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本院通过改进产科服务模式,2002年10月~2003年7月对我院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在肘部肿瘤切除术后行全肘关节成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6月~2002年6月,8例患者接受肿瘤切除后的全肘关节成形术,男7例,女1例;年龄22~63岁,平均42.6岁;转移癌1例,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滑膜肉瘤1例,骨的硬纤维瘤1例;肱骨远端3例,尺骨近端5例.对于肱骨远端的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后,应尽量修复前臂屈伸及旋前、旋后肌群的起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对慢性神经痛大鼠触诱发痛痛阈及其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I组为空白对照;Ⅱ、Ⅲ、Ⅳ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术后第7天,I、Ⅱ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ml·kg-1,Ⅲ、Ⅳ组腹腔注射异丙酚50ml·kg-1或75ml·kg-1,每天一次共6d.在术后第6、10和12天,使用VonFrey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触诱发
肿瘤患者的癌痛控制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4项重点规划。解除癌痛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是阿片类新型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为有吞咽困难及肿瘤并发症,或因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而不能接受口服药物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非侵袭性的给药途径。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CSCI)后循环系统的动态变化,以期提出完善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了47例CSCI患者与57例非CSCI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以及CSCI平面、颈髓反射恢复前后对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影响.结果 CSCI患者血压、心率明显降低(P<0.01);颈4以上比颈4以下损伤患者的血压、心率下降更为明显(P<0.05);心电图除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改变外,同时还出现ST下移、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肾I/R组(I组)、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25只.I组和U组大鼠夹闭双侧肾蒂45min后重新开放肾脏血供,制作肾脏I/R模型,C组不夹闭双侧肾蒂.U组缺血前30min及再灌注开始时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25万单位,I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各组在再灌注后0、2、6、
气钡双重对比结肠灌肠造影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实施此种检查时,需向患者肠道内灌注硫酸钡溶液及空气,在X线下观察,在钡剂充盈至结肠脾曲时,停止钡剂灌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使钡剂充盈至盲肠,钡剂附着在肠壁上,在X线照射下,钡剂和空气在肠道中构成双对比像,从而观察到患者肠道表面病变情况[1].目前多数机构造影操作仍为钡剂与空气分步灌注,且非共用一套灌注装置,灌注时间长,不仅操作麻烦,并且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可以提升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以学习型理论为基础的团队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等,随着学习型
目的探讨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的活性状态对鞘内注射腺苷类似物R-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抗伤害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在苯巴比妥钠麻醉下,蛛网膜下腔留置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