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偏头痛60例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以天麻钩藤饮为基本方,根据中印辨证随证加减,确定活血通络、平肝潜阳、降压缓痛的治疗原则。
  结果:偏头痛患者的症状疗效较为显著。
  结论:临床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偏头痛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偏头痛 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4-02
  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与现代医学中血管神经性头痛相吻合。偏头痛在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凤侯》首先提出“头风”的病症,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并明确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从古至今各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淤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痰血阻络所引起,现代医学与遗传,内分泌,饮食,劳累过度,精神等因素有关。本病较为顽固,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笔者近年来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6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男37例,女23例,病程长者20余年,最短者2年,头痛以单例,颞部疼痛为主。
  2 诊断标准[2]
  按照国际头痛协会拟定的国际头痛疾病的分类第二版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偏头痛不处于头痛发作期的患者。病例排除:①丛集性头痛。②颅内占位性病变。③肝功能异常者。④颈椎X线片排除颈椎病患者。中医买证:头痛多为跳痛或胀痛伴头昏,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红目赤,胁痛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细数有力,辨证为肝阳上亢型。
  3 治疗方法[1]
  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15g,黄芩10g,川牛膝10g,杜仲10g,益母草10g,桑寄生10g,夜交藤10g,牛茯神g,川芎10g,兼有外感者加麻黄,桂枝。去天麻等。头后头痛加桂枝10g,羌活10g,前额及眉棱骨痛加菊花10g,知母15g,头两侧头痛佳柴胡10g,巅顶痛加吴茱萸10g,蒿本10g,头痛剧烈者加蜈蚣2条或全蝎末5g(研末冲服)7日为一疗程。
  4 疗效标准[3]
  疼痛缓解程度:参照疼痛程度分级。1级:不痛(0分);2级轻度疼痛,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1分);3级:中度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可以耐受,不需要休息(2分)4级:重度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休息(3分)按此评分法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痊愈:停药1个月后均无偏头痛发作;显效:停药1个月头痛程度积分减低2分及以上;有效:停药1个月头痛程度积分减低1分及以上;无效:停药1个月头痛程度积分无改变或加重。
  5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36例,占60%,显效19例占32%,无效5例占8%。
  6 病例案举例
  王某,男,40岁,患者自述偏头痛五年余,以右侧为重,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每遇紧张,劳累,大怒等情况发作,曾在外地许多家医院就诊,都仅短时间缓解,头痛而眩,心烦易怒,神疲乏力,夜眠不宁,苔薄黄,脉弦有力,中医诊断:头痛(肝阳上亢型)经服用上述药物3个疗程后,患者头痛消失,随访2年未有复发。
  7 讨论
  偏头痛是一较为顽固性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在我国发病率1%左右。祖国医学对头痛早有认识,《内经》称“首风“”脑风“,《素问·五脏生成篇》提出”“是以头痛癫疾,下虚上实“。偏头痛临床见症繁多,此类患者平素多烦躁易怒或情绪抑郁,日久干肝失条达,书写无权,气郁阳亢,循经上扰清窍而至头痛,或肝郁日久化火,耗伤阴血,肝失濡养,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至头痛,本方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其中天麻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及镇痛,石决明能凉肝、镇肝,故善治脑充血作疼,山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至偏亢。功擅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配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川芎活血行气,辛温入肝胆经,升散通行,去淤止痛,上达癫顶是治头痛圣药,即可以活血化瘀,又可祛风止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川芎含有生物碱,挥发油酸,川芎内酯等,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干中分布尤多,故可改善脑细胞的供应状态,阻止血小板凝聚,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98
  [2] 王锁良,王辉,吕建国等.3种神经阻滞治疗发作性的紧张型头痛1450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0):936-937
  [3] 杨赶梅,张莉,张广路.加味四物汤治疗血虚寒痹型头痛59例临床观察,中国微循环,2005.9(3):205-206
  [4] 谢志林.疏肝理气结合辨证论治治疗偏头痛42例,内蒙古中医药,2002.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评价。  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加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出现腹胀、胃潴留消失、呕吐消失时间也都早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其肠
期刊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并找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的160名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观察,并从患者、护理人员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0-02  随着我国经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择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为10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给予推拿治疗手法,而治疗组给予牵引配合推拿的治疗手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治愈,53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作用不大,治疗的有效率为98%;而单独推
期刊
摘要:中药饮片是中医用于遣方治病的基本药物,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发现中药房的主客观条件即中药房的硬件设施、工作机制(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及责任心。因此,中药房必须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饮片,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本文探讨分析中药房发现的饮片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医院中药房 中药饮片 质量 危害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蛇丹”[2]。近一年来应用围刺、点刺拔罐法为主要治疗带状疱疹3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带状疱疹 围刺 点刺拔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3-01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期刊
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曾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  结果:通过分析可知,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狼疮活动、肾功能损害以及应用糖皮激素与细胞毒性药物;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指标的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定喘祛痰方联合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喘祛痰方与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上的区别。  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鱼鳔补肾丸联合育之缘口嚼片治疗男性不育对患者精子形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60例合并精子形态学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鱼鳔补肾丸和育之缘口嚼片,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口服,治疗12个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各参数的变化。  结果:治疗12个周后,治疗组的精子密度、成活率、正常形态百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鱼鳔补
期刊
摘要:本文就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对外感病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外感病 意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2-01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倡导的三焦辨证法,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他的这一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