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滴眼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0.1%奥洛他定、0.025%富马酸酮替酚及0.1%吡嘧司特钾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使用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K-SFM)进行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将传2-4代的细胞暴露于0.1%奥洛他定(A组)、0.025%富马酸酮替酚(B组)、0.1%吡嘧司特钾(C组)3种滴眼液,以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将滴眼液分别稀释到50.0%、20.0%、4.0%、0.8%的浓度,与细胞共同孵育的时间分别为10、30 min,2、6、12、24 h.滴眼液所致细胞毒性的评估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细胞进行的形态学观察、钙贡绿素和乙锭同型二聚体活性与毒性荧光双染色及四唑氮蓝还原法(MTr Assay).统计学方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SNK-q检验.结果 (1)形态学改变:于光镜下观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连接逐渐松解、细胞变圆、脱落.于扫描电镜下观察,3组药物均可减少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层,细胞膜出现裂孔.滴眼液稀释到20.0%时,A组细胞膜形态的改变较B、C组轻.(2)细胞活性与毒性荧光染色:乙锭同型二聚体阳性提示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升高.20.0%浓度时A组6、12、24 h的胞膜受损细胞的百分比低于B、C组[A组分别为(29.7±2.6)%、(36.9±3.2)%、(51.2±4.3)%;B组分别为(36.5±3.1)%、(48.5±4.3)%、(75.5±3.8)%;C组分别为(37.1±2.2)%、(52.7±3.4)%、(71.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h时,q_(A-B)=3.27,P=0.031;q_(A-C)=4.31,P=0.023).钙贡绿素阴性提示细胞质内酯酶活性丧失.A、B、C组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提高,细胞内酯酶活性逐渐降低,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用24 h时A、B、C组无酯酶活性细胞的百分比:50.0%浓度时,3组均为100.0%;20.0%浓度时,分别为(23.2±4.6)%、(29.5±5.2)%、(31.1±5.5)%,F=1.97,P=0.377].(3)MTT分析:除滴眼液稀释到0.8%浓度外,其余随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则MTT值降低.滴眼液稀释到20.0%浓度、作用6h时(A、B、C组MTT值为0.429±0.028、0.367±0.038、0.379±0.012)和4.0%浓度、作用24 h时(A、B、C组MTT值为0.457±0.025、0.401±0.008、0.387±0.012),A组MTT值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20.0%、6h时,q_(A-B)=3.01,P=0.044,q_(A-C)=3.77,P=0.038;浓度4.0%、24 h时,q_(A-B)=3.63,P=0.028,q_(A-C)=4.11,P=0.031).其余浓度的各作用时间点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奥洛他定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比0.025%富马酸酮替酚和0.1%吡嘧司特钾小,在临床长期使用治疗过敏性角膜、结膜炎时,可能比后两种药物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oats病黄斑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激光治疗后黄斑病变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6月首诊的25例(26只眼)Coats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双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散瞳间接检眼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氪黄激光光凝治疗.采用SAS 8.0统计学软件,对黄斑区渗漏灶边缘至周边渗漏灶后缘的距离、视网膜小
目的 探讨防腐剂苯扎氯铵(BAC)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1表达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3~5代人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0.0100%、0.0050%、0.0010%、0.0005%、0.0001%)的BAC单次作用于结膜上皮细胞15 min,分别于处理细胞后0、6、12、24、48、72 h提取RNA及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MUC1表达水平
患者女性,17岁.自生后被发现左眼上斜视,逐渐加重,正前方注视左眼小角膜不能暴露,并伴头向右侧偏斜视物.因要求美容手术治疗,于2006年11月29日收住院.患者系第3胎,足月顺产,其两兄长无类似眼病史.既往无戴镜史。
期刊
目的 探讨小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TERT siRNA重组质粒pSIREN-mTERT-1和阴性对照质粒pStREN-mTERT-N.选择7 d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为基因治疗组、阴性质粒组、高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前3组置于75%±2%高氧环境中生活5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患病率约为1/4000,并非常见病,而扇形BP(sector retinitis pigmentosa,Sector RP)较为罕见.我院于2008年12月收治1例双眼Sector RP合并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极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为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中华眼科杂志在报道国内外重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的同时,关心广大眼科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加强杂志的实用性,拟于2010年继续开办“试题解析”栏目。该栏目邀请国内权威的眼科专家对眼科题库中的各类试题进行准确、深入解析。欢迎广大读者关注这一栏目,积极阅读,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主办的第12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于2010年4月22至25日在杭州市召开,共有550余位来自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多位来自日本、新加坡的眼科专家参会.大会设专题讲座52项,大会发言和病例讨论63人次,展板39块.论文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目前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领域的研究水平。
期刊
患者女性,18岁.发现左眼外斜5年,于2009年8月24日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患者自幼左眼视力差.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为0.2,矫正视力为1.0(-2.00 DS),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裸眼视力为30 cm指数(无法矫正),眼球震颤,结膜、角膜、前房未见明显异常,晶状体透明,视乳头前有膜状物,未见黄斑结构。
期刊
为倡导广大眼科医师关注“修复受损神经,促进视力恢复”,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与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10卫材眼科有奖征文活动。
牵牛花综合征(morning glory syndrome,MG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殊的先天性视乳头发育异常.本病患者可合并其他先天性眼部异常,但伴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文献报告极少.2008年10月我院收治1例MGS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中高度近视患者,本例特殊之处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在眼轴相对较长的MGS右眼,而眼轴相对较短的左眼未发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