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线”房企禹洲集团降负债“压力山大” 土储不足问题凸显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禹洲集团发布2021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459.83%;净利润8.57亿元,同比增长493.77%。这种业绩成倍增长的情况,似乎反映出公司已经走出疫情的影响。
   不过,因为禹洲集团将去年上半年业绩大幅调低,使得业绩高增长的情况大打折扣。而且,禹洲集团还“踩中”“三道红线”中的一条,这令其在降负债和补土储之间腾挪艰难。
  

去年上半年收入“蒸发”120亿禹洲“甩锅”无法实地考察项目


   根据禹洲集团中报,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分别大增459.83%和493.77%。如此高增长和其“调降”去年上半年的各项业绩指标有关。
   在禹洲集团“重列”2020年中报业绩后,公司在去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从140.07亿元降至20.19亿元,“蒸发”近120亿;净利润也由盈利15.51亿元转为亏损2.28亿元。对此,禹洲集团解释称,公司位于唐山、合肥、武汉、舟山等地的11个物业项目均受递延影响,但公司却在2020年中期业绩时将上述项目收入提前确认。
   禹洲集团将上述“失误”归咎于疫情。公告指出,由于当时实施的封锁措施,公司驻香港的会计及财务人员未能前往内地及对该等项目进行实地视察,只能依赖内地的地区项目经理提供的有关项目已达致收益确认所需完工程度的资料。再加之,“相关地区项目经理当时为刚加入本集团或近期调任。”
   但禹洲集团的解释有些牵强。以武汉为例,禹洲集团官网显示,公司在武汉分布有菱角湖、赛洛城(又名翡翠公馆)、朗廷元著三大项目。《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翡翠公馆预计交房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是上述楼盘中惟一一个可能因为延期交付而影响公司2020年中期业绩的项目。2020年2月17日,武汉禹洲地产项目公司沿海绿色家园发展(武汉)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武汉赛洛城项目延期履约的通知》。且在2020年5月初,有业主投诉反映,自己所购买的位于翡丽公馆1-2号楼住宅“截止到2020年5月3号,装修仍然没有动工。导致1-2号楼收房无期。”2020年5月28日,翡翠公馆的所在区域武汉市东西湖区调查核实并回复业主表示,因受疫情影响,该项目延期交付。开发商已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业主,确定将于2020年6月30日前“毛坯”交付,同年9月30日前“全装修”交付。
   按照开发商往常惯例,除不包含精装修的毛坯房外,房屋实际交付时间都以精装修交付为准,而成功交房又是房企确认收入的惟一标准。也就是说,翡翠公馆这一项目为禹洲集团所贡献的收入确认不会早于2020年9月底。
   不难看出,上述公开信息均披露于禹洲集团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前,且开发商对于项目的施工进度也十分清楚,禹洲集团所解释的受疫情影响无法实地视察,似乎并不能成为其“失误”的借口。
  

收入重回两年前 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实际上,因为疫情冲击,房企去年数据已失去对比价值。禹洲集团同样如此,对比2019年经营情况,禹洲集团今年上半年业绩仅为“恢复性”增长。
   比如物业交付面积,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交付物业总建筑面积90.48万平方米,较去年上半年的11.27万平方米增长7倍,但这一交付规模其实刚刚超过其在2019年上半年所交付的87.51万平方米的物业总建筑面积。
   而房企交付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确认收入的多少。禹洲集团交付面积重回两年前,连带着将公司的物业销售收入水平也带回2019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实现物业销售收入116.77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113.28亿元微增3.08%。
   在交付面积和物业销售收入“恢复性”增长之际,禹洲集团的盈利能力没能同步恢复。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57亿元,和2019年上半年的16.39亿元净利润相比,接近腰斩;20.09%的毛利率水平对比2019年上半年26.99%的水平,下降近7个百分点。根据财报,这可能和其在2021年上半年确认的上海、合肥、南京及厦门项目有关。
   《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此前,禹洲集团曾多次在上海、合肥、厦门等地拿下地王或高溢价地块。2016年1月-8月,禹洲集团高溢价拿下多块土地,其中,溢价189.2%以26.2亿元拿下上海马桥地王;最高溢价381%拿下合肥4宗地块;溢价183%以28亿元拿下厦门集美地王等。如这些高价地进入结转,或大大蚕食公司的盈利空间。
  

“三道红线”仍踩一条 拿地策略受影响


   同時,禹洲集团还处于“三道红线”“踩中其一”的尴尬处境。截至6月30日,禹洲集团现金短债比为1.85倍,净负债比率为80.42%,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98%,刚好踩中一道红线。
   而踩线意味着在融资端将受到限制。从禹洲集团的表现来看,其降杠杆意图明显。据Wind数据,禹洲集团的带息负债已从去年末的639亿元降至今年中期的602亿元。
   然而,降负债直接影响了禹洲集团的拿地策略,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仅在苏州、郑州及江门以不到22亿元拿下4幅地块,总建筑面积约54.79万平方米。对比之前,Wind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5年时间,禹洲集团依次新增土储236.27万平方米、378.25万平方米、501.02万平方米、752.46万平方米、402.61万平方米。
   因此,禹洲集团的销售面积和新增土储之间的剪刀差在放大。在去年,禹洲集团合约销售面积为441.78万平方米,和同期新增土储存在近40万平方米的差值。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公司合约销售面积284.53万平方米,和同期新增土储相差229.74万平方米。
   如新增土储持续不能覆盖同期销售面积,则意味着房企土储将处于“吃老本”阶段,呈下滑趋势。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土储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2200万平方米,较2020年末的2310万平方米“缩水”4.76%。    《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禹洲集团在2020年年报中所指的“可供销售建筑面积”不只包括1255万平方米的总未售面积,还包括1055万平方米的已售未交房面积。而已售未交房面积占总土储的45.67%。这也意味着,公司的实际未开发土地要更少。
   参照禹洲集团2019年、2020年500万平方米左右的销售规模,如后续补仓土储仍持续受影响,这一总未售面积预计仅能满足未来两年的销售规模。对比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销售面积284.53万平方米,时间或将缩短至1年半。
  

核心城市合肥、杭州疑似土储告急


   截至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累计合约销售金额527.14亿元,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47.92%。其中,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345.3亿元,贡献了总销售额的65.45%。在长三角区域的主要城市中,合肥、苏州、上海、南京及杭州五城合计贡献合约销售金额228.96亿元。
   禹洲集团销售额严重依赖长三角地区,土储布局也多分布于长三角区域。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土储的可供销售建筑面积中,长三角区域累计土储达825.77万平方米,占总土储的37.5%。其中,合肥一城就贡献土储231.33万平方米,占公司总土储的10.5%。
   那么,禹洲集团在合肥还有多大潜力可挖?根据其去年年报,禹洲在合肥分布有19大物业项目,其中除合肥禹洲·新站05项目一宗土地尚未开发外,其余18个物业项目均已进入销售状态。《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在上述项目中,多楼盘已经进入销售尾声阶段,其中,禹洲·翡翠湖郡、禹洲·中央城、禹洲·珑玥湾、禹洲·平湖秋月等4楼盘售罄;禹洲·天境、禹洲城等8楼盘去化率在90%左右。不难看出,禹洲集团在合肥虽项目分布众多,但实际可售面积并不乐观。
   据禹洲集团介绍,在今年上半年,合肥禹洲·嘉誉尚(合肥禹洲·新站05项目)首开两小时劲销九成;合肥禹洲·林海天城首开劲售九成;合肥禹洲·蘭园更是创下加推56套房源43分钟内就火速售罄的优异成绩。
   但根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前7月,禹洲集团在合肥完成全口径销售额70.78亿元,销售排行当地房企第三位。在此之前,2020年,禹洲集团在合肥完成全口径销售额142.71亿元,位居当地房企的销售排名第一。禹洲集团在合肥优势地位不复存在,而合肥实际可售面积的告急,或许也是禹洲集团在合肥优势地位削弱的原因之一。
   除合肥城市可售面积告急外,禹洲集团的另一核心城市杭州同样土储不足。
   据禹洲集团公告,杭州分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也成为集团销售的亮点之一。其中,杭州·禹洲望林府在2021年上半年合约销售额排名杭州拱墅区市场TOP1。另一红盘杭州·禹洲泊朗廷于期内也荣获萧山区合约销售额冠军。
   不过,2021年中报显示,目前禹洲集团在杭州土储仅剩3块,合计可供销售的总建筑面积为61.26万平方米。而根据2020年报,上述3宗杭州土储即为包含了2021年热销的禹洲望林府、禹洲泊朗廷,以及2020年末去化率就达76.61%的禹洲·国宸府,彼时3地块未售面积合计30.81万平方米,占杭州土储的50.29%。
   如何在核心市场、核心城市取得新地块,已经是禹洲集团当前面临的一项急务。
其他文献
互联网、教培、电子烟、医美等行业因为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而受到较大影响,所谓的“政策风险”话题迅速升温。   本周,《红周刊》记者访问了多家内外资投资机构,有外资机构表示,“政策风险是投资的一部分。”这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正常现象,但市场短期会受负面情绪影响,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国内的一些投资人则表示,要抓住抱“婴儿”的好机会。   监管加强互联网、教培等“投资难做”   因为市场疯
期刊
康美药业是A股市场非常典型的财务造假案例。为迷惑监管和审计,康美造假手段百出,譬如另造财务系统、银行函证“狸猫换太子”等。近期,康美进入破产重整阶段。《红周刊》记者独家获悉,浙商银行、交通银行、粤财信托等金融机构已入选债委会,而中证中小投服中心则代表诸多散户参与了集体诉讼。   康美目前的债务申报金额高达435亿元,太平洋证券、民生证券、长江证券、国民信托、中融人寿等金融机构持有康美债的金额均达
期刊
2021年上半场结束,内地权益类基金们的半程座次落定,《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多家规模排名靠后的基金公司产品发行越来越倚重某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效应,例如信达澳银的冯明远、创金合信的李游、中庚的丘栋荣等,但这是否意味着小基金公司赌对一位权益明星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  今年上半年,内地公募行业开始兴起将投资明星提拔为公司副总的风气,此举的背后意图或是为了避免人才的大量流失。但是,《红周刊》记者发现,这一
期刊
近几年,我国热电联产快速发展,装机容量迅速增加。据Global Data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2025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将从36330万千瓦增加到43440万千瓦。   在此行业趋势下,作为主要从事蒸汽的生产和供应、电力的生产和销售的恒盛能源(605580.SH)也将显著受益。   据悉,公司以煤炭和生物质作为燃料,通过热电联产方式生产蒸汽和电力,供热范围覆盖整个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
期刊
平安证券:1-7月实际赤字使用率只有0.4%,比前三年同期低了20-30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也仅使用了其赤字空间的6.5%,因此年内还有充足的财政预算资金可供使用。但当前财政发力的瓶颈仍然在于满足条件的基建项目相对匮乏,对一般公共预算来说是撬动融资杠杆的方式减少,对政府性基金来说则是缺乏正向现金流的项目与专项债对接。这是造成1-7月财政发力迟迟未至的关键,后续需要在项目储备和推动储备项目开工方
期刊
8月15日晚间,立中集团(300428.SZ)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65亿元,同比增长61.8%;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61.32%;扣非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16.38%;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增长56.67%。受益于疫情后全球经济和行业的快速恢复,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政策的利好加持下,公司各项主营均呈现快速增长,业绩实现全方
期刊
2021年8月12日晚间,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正式对外发布了其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5.37亿元,同比增长45.708%,归母净利润26.75亿元,同比增长55.8%,扣非净利润21.27亿元,同比大增88.1%。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1
期刊
8月18日晚间,协鑫能科(002015.SZ)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据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9%;利润总额8.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4%。随着投建的相关风力发电项目陆续并网转入运营,以及上半年对吕梁北方电力云顶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收购的完成,协鑫能科装机规模及
期刊
A股跨界进军新能源行业的公司又多了一家。近期,主要从事印刷设备业务的长荣股份(300195.SZ)宣布成立子公司,进军锂电生产设备业务,由此备受市场关注。作为一家原本身处传统制造业的企业,长荣股份近来受到更多市场资金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公司于8月10日收到了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其回答“是否存在‘蹭热点’的情形”。   总体来看,市场及交易所关注的核心都在于,长荣股份新增新能源相关
期刊
素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股在低迷许久之后,本周出现了爆发走势,而且启动点还是在周一A股大跌之后,周三主动上攻领涨两市,成为维系市场人气的中流砥柱。尽管表现不俗,但过去两年券商股多次出现“急涨缓跌”的走势,让不少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倍感失望和煎熬,这次上攻是否会重蹈覆辙或者是新一轮不一样的行情?笔者认为,从行业基本面和市场资金流向来看,券商板块的行情尚未走完,但普涨过后的分化不可避免,关注龙头股和补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