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逆差的快速增长。美国国内对自身贸易逆差的形成存在一系列误解和曲解,认为贸易逆差缘于美元汇率的高估。因此,贸易逆差一度成为美国逼迫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升值的主要理由。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元汇率变动的整体走势,同时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及欧元区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研究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
  关键词:贸易赤字 美元汇率 相互关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中美双边贸易开始出现美国赤字的情况始自1993年,此后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额迅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 1993年美国对华出现双边贸易逆差62亿美元,到2007年上升到1633.2亿美元。美国普查局统计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从1995年的337.9亿美元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2562.7亿美元。美国国内的主流观点认为,美国贸易逆差来源于美元汇率的高估。因此21世纪始,美国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绝于耳,且一浪高过一浪。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元汇率变动的整体走势,同时,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欧元区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来进行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以此,回应美国国内持续不断地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并且,否定人民币升值能减少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这一错误论断。
  ■二、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的关系分析
  (一) 美国贸易赤字的长期考察
  从有记载的关于美国贸易收支的完整数据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不存在贸易收支逆差。20世纪70年代美国才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且贸易逆差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几年之内就由十多亿美元发展到几百亿美元。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额12亿美元,到1978年逆差额增长到298亿美元,是整个7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的顶点。1979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减少到226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美国的贸易逆差比70年代有了更快速度的扩张。1983年美国贸易逆差由1982年的272亿美元迅速扩大到678亿美元,1984年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到1985年增长到1219亿美元。此后几年,美国贸易逆差的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没有扭转逆差这一基本格局。1986—1988年美国贸易逆差都仍然维持在1000亿美元的规模之上,到1989年贸易逆差规模才下降至低于1000亿美元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美国贸易收支本来有一个较好的开始,然而这种贸易收支改善的状况没有得到维持。1991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仅为769亿美元,但是到1993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重新回到1000亿美元以上。1996年美国总贸易逆差再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1998年增长到1661亿美元,到1999年又急剧扩大2651亿美元。十年中,美国总贸易逆差增长了6倍。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更加显著的加速度扩张。2000年美国贸易逆差突破4000亿美元,2003年贸易逆差增长到接近5000亿美元的水平,2004年突破6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7000亿美元,2006年又达到历史最高的7533亿美元。2007和2008年,美国贸易逆差虽然分别减少为7003亿美元和6811亿美元,但仍然是历史上第三个和第四个贸易逆差规模最大的年份。(1960—2008年,美国贸易收支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
  (二) 美元汇率变动的长期考察
  在20世纪70年代的十年中,美元汇率整体呈下降的态势。1970年1月,美国实际有效汇率为137.95。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汇率急剧下降。1972年底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跌到只有123.45,1973年2月又下跌至117.89,1978年10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仅为91.67。到1979年12月,实际有效汇率也只有98.82。
  20世纪80年代,美元汇率变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80—1985年的汇率上涨阶段,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从1980年1月的98.24上升至1985年10月的131.39;二是1985—1989年的汇率下降阶段,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从1985年11月的125.62下降至1989年12月的97.73。虽然中间有小范围的浮动,但基本变化可概括为这两个阶段。美元汇率的这一显著变化是由于1985年8月25日“广场协议”的签订,美国试图以逼迫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手段来改善其国内巨额的贸易赤字。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由于“广场协议”的影响美元一路急剧贬值。1990年1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为97.28,到1995年5月下跌到仅剩下89.57,但是美元的这一长期且大幅的贬值并没有改善其国内贸易逆差。鉴于此,1995年克林顿政府接受财长鲁宾的建议,开始实施“强势美元政策”,美元汇率开始新一轮上涨。1997年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至100.86,此后虽有波动,也基本维持在100左右。到2000年1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至112.89。
  进入21世纪,美元的汇率变动经历了由上涨到下降的过程。布什政府上台的前三年,对克林顿政府“强势美元政策”并没有进行调整,因此美元汇率仍在惯性上涨。到2002年1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仍有112.19。但是从2003年开始,一方面美国政府不断施压人民币、日元和欧元等货币对美元升值;另一方面在美联储连续下调美元利率和“双赤字”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元开始持续贬值。2002年至2004年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约19.2%。从2004年11月起,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就一直在100之下运行;2005年7月到2006年7月,又涨到在100左右浮动。但是到2008年3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下降到接近历史最低水平的89.46。(图2所示)
  (三) 相互关系分析
  在对美国贸易逆差的长期变动以及美元汇率变动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美国的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
  首先,美国贸易逆差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美元汇率并不是上涨而是急速下降。如果说美元汇率的变动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那么美元汇率的变化不应该是下降而是上涨。其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广场协议”的签订及“弱势美元政策”的实施,都导致了美元大幅度且长期的贬值。如果美国贸易赤字真的与美元汇率有关,那么美元的这些贬值应该能够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然而实际上,美元每一轮的贬值都没有遏止美国贸易赤字的扩张,相反贸易赤字仍然在增长。再次,1978—1985年和1995—2001年间,美元经过了两次相对长时期的升值,如果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有关,则这两轮的美元升值应该会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的显著增长,但是,由以上分析可知,贸易赤字并没有显著恶化,其变动仍然维持在基本态势。最后,从整体来看,美元汇率呈下降趋势,而美国贸易逆差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这说明,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根源并不像美国国内宣扬的美元汇率的高估,相反,美国的贸易赤字是伴随着美元汇率的下降而扩大的。
  ■三、 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分析
  (一)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指的是,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中美国所处的逆差状态。中美自1979年建交后的30年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0多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020.8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中方统计,由1993年美国对中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62.7亿美元,到2007年上升到1633.2亿美元,12年间增长了17.5倍。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起美方对中方有逆差3亿美元,到2007年上升到2356亿美元,增长了783倍。2000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到2003年,中国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23%。同时,随着双边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中美贸易逆差还在继续扩大。
  2005年3月,美国参议院向国会提交了专门针对人民币问题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美方一些人士认为,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是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只要人民币升值了,中美贸易逆差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在加速扩大。根据美方统计数据,1994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接近300亿美元的水平;1998年超过500亿美元;2002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再突破2000亿美元;2007年更是达到了2563亿美元。美中贸易逆差额整体上呈惯性快速增长。(1994—2007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如下图3所示)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伴随着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下降,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一直在上升。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缓解反而还会加剧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状况。美国国内将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根本就没有道理,同时,人民币升值也无助于解决美中贸易失衡问题。
  (二)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与美元兑日元汇率
  美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以1965年为分水岭,1965年以前美国是日本的贸易顺差国,1965年之后变为其逆差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高速增长,日本逐渐成为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1984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为368亿美元,1985年增长到462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逆差规模的比重达40%。这就是1985年“广场协议”的基本背景。
  1985年8月“广场协议”签订之时,1美元只能兑换约250日元。“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美元快速下跌到只能兑换200日元左右,三个月美元对日元跌幅达20%。到1987年1美元只能兑换144.27日元。不到三年的时间,日元对美元升值将近一倍。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弱势美元政策”的实施,日元的升值期长达十年之久。到1995年4月美元兑日元汇率达到1美元兑换约80日元的最低值。此后三年,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上升。1998年1美元兑换130.40日元,2000—2002年美元兑日元又出现一个上升期,到2002年3月出现峰值,1美元兑换约134日元。2004—2007年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换110—120日元之间变动。
   “广场协议”签订的目的是,通过日元升值改善美国长期存在的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然而1985年以来,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的格局从来没有改变过。1985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462亿美元,1989年扩大至563亿美元。此后几年有所回落,但近几年又快速反弹2006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增长到885亿美元。
  美国一直想通过日元的升值来改善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状况,但是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尽管在“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进行了长时期且大幅度的升值,美国仍然没有扭转其贸易逆差的格局。究其原因是,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与美元兑日元汇率无关。
  (三) 美国对欧元区国家的贸易逆差与欧元兑美元汇率
  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一直都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与美国的双边贸易规模一直很大。尽管欧盟成立后区内贸易代替了很多区外贸易,但他们与美国的贸易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美欧贸易还是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为方便分析,将1999年—2006年美国与欧洲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收支差额变动及欧元兑美元汇率制成表格形式,如下表1所示。
  如果美国的对外贸易收支差额与美元汇率有关,那么对于使用同一货币、汇率相同的国家的而言,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结论:一是美国对同一汇率下不同国家的双边贸易收支差额的性质应该一致;二是美国对同一汇率下不同国家的双边贸易收支是同向变动并且变动幅度大体趋于一致。但是从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到这两个结论一直都是不成立的。首先,美国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双边贸易长期逆差,并且逆差额很大,但对荷兰、比利时却又长期呈现双边贸易顺差,且顺差差额也不小。其次,从1999年到2006年美国对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双边贸易逆差都扩大了一倍左右,但对爱尔兰的双边贸易逆差扩大了四倍多,对葡萄牙的逆差扩大了八倍,对奥地利的贸易逆差更是扩大了25倍多;美国对荷兰的双边贸易顺差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但对比利时的贸易顺差增幅达到100%。这就说明,在同一货币、相同汇率的条件下,美国对欧元区不同国家的双边贸易不仅性质完全不同,而且双边贸易的变化方向、变化幅度也都是不相同的。
  在欧元区国家使用同一货币、对美元汇率相同的情况下,美国对欧元区不同国家仍表现出巨大的贸易收支差异,这些事实都无法从汇率变动中找到答案。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欧元兑美元汇率变动无法解释美国对欧元区不同国家的双边贸易差额之间的差异。
  ■四、 结论和建议
  第一,无论是分析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元汇率变动的整体走势,还是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及欧元区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来进行研究,都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
  第二,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不是人民币的低估。由历史经验也可知,当年美国迫使日元大幅度升值以缓解美日贸易逆差,结果日元升值幅度超过100%,但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并未得到改变。
  第三,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相反,根据现有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负相关,人民币升值会扩大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第四,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国货币快速升值最严重的影响并不是贸易收支失衡,而是资产价格的急剧积累,由此产生泡沫经济及泡沫的破裂,从而造成一国经济不可挽回的停滞甚至是倒退。因此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我们不应仅关注它对出口的影响,而更应该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向松祚:《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晓雷:《基于贸易收支数据的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元汇率相互关系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第12期
  [3]颜佩仪:《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元实际有效汇率》[J],《南方金融》,2008年第11期
  [4]金萍:《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双顺差”格局》[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责任编辑:梁天梅)
其他文献
【正】 八年来,我以写作教师的身份,先后在七个班上任教,除了在课堂讲授中渗入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内容以外,还利用课后辅导的机会,和一些学生结成了“忘年交”,引
滨海新区引外商投资势头强劲。今年前五个月.新区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2家.实际使用外资3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6.52%。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越来越现代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還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着眼于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内部控制问题,介绍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会计电子档案的保管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管理    随着计算机在企事业会计核算系统中应用的普及,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
【正】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理论框架,是以资产评估、利益分享和经营责任为核心内容。它通过企业资产的社会评估,划清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产边界,为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企业
本文对接触铁矿烧结粉尘的212名工人(接尘组)和102名机械加工工人(对照组)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调查,同时对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及游离SiO2含量作了
对乙酸生产现场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当空气中乙酸平均浓度为26.7mg/m~3(TWA23.4mg/m~3)时,工人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和体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出我国MAC的建议值
【正】 变声期是指由童声变化为成人嗓音的这一特殊的发育时期,是每个青少年生长发育必然经过的一个生理变化过程。在这段时间内,由于身体内部神经系统,尤其是性腺激素的增长
5月11日,在中国红十字会募捐现场举行的捐款仪式上.中国韩国商会会长朴根太先生(CJ集团中国区总裁)代表韩国企业向青海玉树灾区捐款,总计金额21O.55万元人民币。其中CJ集团和锦湖韩
【正】 二月十一日、十二日市顾委主任孟筱澎,市人大常委主任谢滋群等市顾委、市人大常委委员五十多人分别视察江汉大学。委员们分别听取了王千弓校长关于学校六年来的工作汇
Libnids(Library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jsystem)是一个用于网络入侵检测开发的专业编程接口,它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框架,基于Libnids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