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灵宝道情皮影艺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的生存状况却异常艰难,传承保护亟待解决。笔者认为,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构建文化投入机制;强化组织引导,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强化市场意识,培育知名品牌,逐步提高文化遗产产品的竞争力,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必将引导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道情 皮影艺术 传承 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灵宝市因其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深受道教音乐曲牌的影响,皮影艺术与当地曲艺道情说唱密切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道情皮影”。2006年,“灵宝道情皮影”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戏剧研究院还为其发出了“保护民族遗产,弘扬中华精神”的强烈呼声。笔者通过走访灵宝皮影老艺人、查阅资料、走入社会、进入校园调研等方式,对灵宝道情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生存方式、遗产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探寻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希望能对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观光皮影的艺术资源逐渐被旅游景点充分开发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豫西大峡谷、函谷关等景区有专门设在景点内为观光游客表演的灵宝道情皮影,观光皮影是影戏与民俗旅游结合的产物。但是,目前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种种原因生活艰辛,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客观上说,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灵宝道情皮影却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
  1 延续困难
  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致使道情皮影依附的农耕文化和文化空间出现危机,长期伴随三门峡地区人民生活的文化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传统古老的记忆在逐渐淡化,道情皮影这种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困难。
  2 观众锐减
  电影和电视等现代传媒在农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使得灵宝道情皮影的活动场地和观众群呈萎缩趋势;再加上艺人的经济收入无法与其他行业的演员相比较,所以灵宝道情皮影传承问题令人担忧。
  3 流失严重
  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在“文革”期间曾流失了一大部分资料,加之现存的两位老艺人在演出和对外交流过程中,保护不善,丢失了一些古旧皮影,目前各项保护措施和基金暂时还没有到位,致使有价值的皮影流失严重。
  4 传承特殊性强,面临失传
  道情皮影本身的传承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唱腔上的以字行腔、艺人各具特色;乐器演奏效果的配合完全靠艺人的感觉,无法形成专业化;剧目的声调、配器和演唱均记在艺人脑子里,没有形成可保存的剧本;演员的表演大多是自成特色和体系,没有专业的表演规律,所有的传承和保护只能通过“一师带一徒”和“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其自由发展,失传的可能性很大。
  5 缺乏保护
  目前灵宝市尚未从根本上确立道情皮影艺术保护和传承的专业人员,也未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环境。
  二 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现状的成因分析
  无可否认,灵宝道情皮影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本身也带有商业目的,艺人需要以此谋生。但这种商业目的并没有达到操纵甚至扭曲皮影艺术形态的程度。灵宝道情皮影多样化的复杂生存态势,是我们在抢救、保护、传承、发展这一文化遗产时必须参照的依据和出发点。
  1 地方政府和一些历任主要领导观念认识偏颇是造成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工作滞后的首要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属性决定了它的价值本质——是对地方文化和文明的一种承载反映,其自身并不会产出多么客观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什么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政府及曾任的主要领导,对投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是很热衷,不愿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
  2 资金严重短缺是制约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瓶颈”环节。灵宝市现有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初级保护阶段,保护水平极低,只是满足于一般性拥有,保护主体往往局限于个体式或家族式的相对封闭状态。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该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筹措渠道极为单一,传承人自我积累和社会吸纳能力状况直接制约着保护资金来源和规模。据笔者调查,目前三门峡市被列入专项保护的11项三门峡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95%都因缺乏资金而使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尤其是尹庄镇西车村道情皮影,由于长期缺乏资金,传承人年事已高,生活十分拮据,无奈之下,已将大批明代道情皮影卖给了奥地利、法国等国外客商,导致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道具流失海外。
  3 技艺传承途径“梗阻”成为灵宝皮影濒临灭绝的突出问题。灵宝道情皮影由于原有传承人相继过逝,生前未将精湛技艺及时传给新的继承者,致使优秀文化遗产被自然遗失。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当前形势的影响,眼下这方面的精湛技艺还未系统传授给新的继承对象。这种状况如若得不到根本性改变,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可能失传。
  4 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导致灵宝道情皮影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后劲严重不足。据笔者调查,河南灵宝市现有列入专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基本都是处在极为松散式或自生自灭的个体化发展状态,缺乏相对集约化的组织形式,保护目的的多元性、保护方式的功利性、保护途径的人为性和保护手段的盲目性,直接制约着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一定区域和阶段,经常会出现传承人或保护项目之间互相缺位或争夺资源等现象。如该市的三门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城关镇牛庄村道情皮影主要传承人陈继山已于2006年病故,主要艺人陈亚军也已82岁高龄,目前演出已不能单独进行,必须与尹庄镇西车村的道情皮影联合方可开展。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代文化因素的冲击,灵宝皮影文化遗产项目尚未与市场接轨,缺乏市场开发、市场运作、市场经营的经验和实力,致使文化技术优势转为市场知名产品的能力还很羸弱。   5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长效投入机制缺位是造成灵宝道情皮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滞后的体制软肋。为了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这对加快基层先进文化建设步伐和提升文化发展“软实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许多县市一级地方政府,大多数主要领导都乐意搞一些高投入,看得见,见效快的具有标志性影响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光添彩。而对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投入数量大、技术要求高、效益显现周期长的文化项目,大多不能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不要说将这笔经费列入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就是即使“挤破头皮”争取一点,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数量十分有限,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在灵宝道情皮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长效投入机制缺位现象十分严重,仍是当前制约此项工作持续发展的体制软肋。
  三 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遗产保护与传承
  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全国各地“申遗”工作、保护工作的大力开展,灵宝市也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对灵宝道情皮影艺术资源进行挖掘和传承。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我们需要从当前影戏的生存状况出发,根据影戏自身的艺术特色,探讨、寻觅适合影戏的工作原则和相应策略。
  1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1986年,灵宝市文化局从民间征集收藏了皮影1000余件,部分精品对外展出。对杨尚昆等皮影老艺人进行奖励和补助,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从事皮影演出和传承技艺。
  (2)2002年成立了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家协会,发展会员150名。
  (3)2003年成立了道情皮影传承保护领导小组。
  (4)2005年7月1日,灵宝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由灵宝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灵宝市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工作的暂行规定》。
  (5)2007年,在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整理出灵宝道情皮影剧目20余个、唱腔录制音像带100多盘,编撰文字10多万字。
  (6)2008年,皮影艺人索辛酉老人接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邀请,灵宝道情皮影首次进入学校,迈出了皮影艺术进课堂的第一步。
  2 传承与保护
  (1)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政绩意识,增强抓好灵宝皮影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对文化工作的认识,使其正确看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建设特色城市、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可以借鉴苏州、杭州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政府“购买”形式,进行公益性专项保护,将其作为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使其得以传承和延续。
  (2)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构建长效性、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要以政府为主导,突出文化的公益性、大众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政府预算,设立专门帐户,实行专款专用,用充足的财政资金投入来拯救和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通过积极引导,组织和动员社会的、民间的、群众个人的资金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形成有利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机制。
  (3)强化组织引导,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体系。地方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积极为此项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和资金保障。引导和组织各类传承人,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动员组织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思想,逐步提高他们共同携手,团结一致传承优秀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实施“公民素质提升工程”为主线,利用职业教育、学校第二课堂和基层文化站等阵地,将灵宝道情皮影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作为公民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步培养壮大传承队伍,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得以延续和发展。
  (4)强化市场意识,催生培育知名品牌,逐步提高灵宝道情皮影文化遗产产品的竞争力。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必须综合继承自己原有的优秀艺术成份,再吸收其他优秀艺术成份,才能在保持自己个性特色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才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原有艺术精华的创新才是灵宝道情皮影能够继续在当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则。强化引导,组织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培育知名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市场经营,增加非遗收入。要注重市场调研,增加信息来源,加强合作交流,积极研究非遗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技术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的步伐。创新经营方式,优化环节,拉长链条,提高非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2006年,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公布,让从事民间传统艺术的艺人们有了从业的热情和希望,同时也掀起了一番各地依托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的兴趣和计划。灵宝道情皮影因历史久远、造型独特、观众喜爱以及与豫西地域特色相吻合的艺术特色,已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要在传承方式以及开拓文化市场上多思考、多实践。只有将灵宝道情皮影这种艺术形式精雕细刻,做成精品,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艺术资源、拓宽产业化路径,才能使灵宝道情皮影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吴忠良:《中国皮影》,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
  [2] 孙建军:《中国民间皮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3] 罗斌:《中国文化艺术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4] 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5] 韩溪:《与时俱进的唐山皮影》,《大舞台》,2005年第6期。
  [6] 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李晓红,女,1973—,河南灵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工作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学好用好《实践论》,尤其是学习贯穿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把学习成效
民族团结是保证我国边疆稳定的前提,同时民族团结也是形成“五个认同”意识的强大推力。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以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认
小学科学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其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就探究活动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这一伦理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以至于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还带着伦理的烙印。中国古代的伦理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伦理,它是以家庭伦理为本
全省已收集丝瓜地方品种材料43份,我们于1987年对其植物学性状和农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对其自然分布规律作了一些探索。1 品种类型及分布 丝瓜有普通丝瓜和有棱丝
加强情景教学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文章就对在核心素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