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个家庭的“包妈妈”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对新生命的渴望,是人类最美好、最自然的情感。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生育是家庭圆满的象征,而生殖科医生承载着众多不孕不育家庭的渴望与梦想。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包俊华从事生殖医学已经17年,她见证了生殖中心从10个人的小队伍发展成40多人的大团队。如今,生殖中心的年门诊量由2003年的9000多人次增长至7万人次,帮助了数以千计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圆了“父母梦”,也让数量更为庞大的受孕患者在治疗中得到抚慰。
  作为区内外著名的生殖专家,包俊华当初踏入生殖医学领域可以说是阴差阳错。“我当时其实一心想当产科医生”,包俊华笑着说。从学校毕业进入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包俊华一直在产科工作。这个专业很合她的心意,因为她喜欢孩子,享受迎接新生命到来时的那种喜悦,她一度认为自己能在产科一直工作下去。但是在攻读完硕士学位第2年,36岁的包俊华接到医院通知:到生殖医学中心担任主任。
  包俊华有些不情愿,但院领导坦诚地对她说,生殖中心需要进行整改通过国家评审,否则全院为生殖医学付出的多年努力会付之东流,宁夏那些渴望通过生殖辅助技术拥有孩子的不孕症患者只能到外地求医了。
  包俊华最终接受“重任”。她带领中心的10名同事,健全生殖临床、实验室等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完善男科及男科实验室的建设,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他们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认真梳理每一个关键节点,找准对策。功夫不负有心人,1年后的2008年8月12日,银川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顺利通过卫生部试运行转正式运行评审,宁夏生殖医学的发展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产科医生转为生殖医生,包俊华发现生殖医学带给她的是更大的成就感、幸福感。一名38岁的外地女性,卵巢功能很弱,结婚多年怀不上孩子,之前做过4次试管婴儿都没成功,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她求助到生殖中心。面对这样的“老大难”,包俊华首先做的是给她打气,“摆正心态,我们再试一次”。取卵时,包俊华只得到了一个可用的卵子,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但神奇的是,这枚珍贵的卵子竟然存活下来,顺利成长为一个健康的胎儿。孩子出生后,包俊华和孩子的妈妈一样激动,“这就是生殖医学的意义,因为来之不易,每一个试管婴儿出生带给医生的喜悦和成就感都会翻倍。”17年来,包俊华就这样不断接受着一个个生命的“挑战”。
  与其他科室相比,在生殖医学中心门诊,每名患者的平均接诊时间要长很多,因为要仔细了解患者的脾气性格,才能给他们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为病灶特殊,就诊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因隐私询问、反复就诊未果而带来的焦躁情绪,包俊华要求不论护士还是医生,对患者要有极大的尊重和耐心,要用足够的时间详细问诊,得到患者充分的信任。当然,还有对患者的包容,“在面对每一位患者的时候,会尽可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她们,以一种平等的关系发自内心地与患者沟通”,也正是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态度,很多广州、武汉的患者也会慕名来找包俊华。
  现在,除了日常的面诊、手术外,包俊华还将一部分精力放在申请惠民项目上,她牵头成立了宁夏不孕不育医联体、在全区建立规范的不孕不育三级诊疗体系、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减少对患者的医源性损伤,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2020年4月2日,2个渴望孕育新生命的经济困难家庭,在银川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得到了治疗药品的公益捐赠。这也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关爱家庭 生育健康”大型公益项目在宁夏的首次落地。包俊华和团队以实际行动帮助了更多困难家庭圆梦。
  从银川市医药卫生“先进个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到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第二批“塞上名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路走来,包俊华满载荣誉,这背后是她对事业的敬畏与热爱,是辛勞付出与兢兢治业。荣誉对包俊华来说,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希望能成为对团队以及团队中的年轻人的一种激励”,大家一起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对于未来,她心里装的还是患者:希望国家可以完善报销政策,将这一部分患者纳入医保体系。
  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已实施30多年,不断发展前行的宁夏生殖医学靠的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生殖医学从业者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他们用双手创造新生命,让每个家庭重燃爱与希望,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无可比拟的幸福。
其他文献
石嘴山因“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石嘴山之美在于以“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纽带,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在这里交融汇合、焕发勃勃生机。石嘴山之美在于平安吉祥,“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这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已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并入围全国最安全城市之列。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已成为石嘴山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是人民群众心中的靓丽风景。石嘴山之美离不开“石嘴山公安”在践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古诗词《孔雀东南飞》这样赞美女子的心灵手巧。  如果这是巧娘的“古代版”,那么,她们就是现代巧娘。  只是,现代巧娘“巧”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表达的“心意”也更宽阔。  这些现代巧娘,用精巧的心思、灵巧的双手,以及对文化的热爱、对传统的继承,在手工行业里“织”出一片锦绣。  近些年,为了发挥手工产业在助力妇女脱贫、吸纳妇女就业、促进妇女创业
期刊
近年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按照全域旅游引领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一山一河两湖”联动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大沙湖旅游区建设提质增效,文化旅游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市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397.7万人次、旅游收入2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8.2%。  文化旅游
期刊
闽宁镇是福建和宁夏对口协作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也是宁夏“八七”扶贫移民吊庄的重点工程及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重要安置区,是全国东西合作的示范镇。  1996年9月,党中央决定实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福建与宁夏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了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1996年11月,闽宁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福州举行,会议决定两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总结
期刊
这个纷繁忙碌的世界,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耕耘与创造。  五月的第一天,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國际劳动节”,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处角落的人们最共情的节日。  这一天,是为纪念劳动的光荣,是在颂扬每一位劳动者。  而你我,都为劳动者。  其实,不止这一天,劳动或劳动者都是永恒的话题。  那些身边的劳动者,无论脑力亦或体力;无论荣誉等身,亦或寂寂无名;无论事业有梦,亦或谋生当下,却殊途同归,在劳动中获得价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红翔新村、红瑞村、庙庙湖村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如期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仓禀实  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通过自主经营、创办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方式,统筹抓好
期刊
行走在六盘大地,我被一片片或黄、或橘红的花海所吸引,这花儿不是当地的观赏花,而是引进的一种中药材——万寿菊。每年9月,它们与本地道地的山菊花一起盛开,如同脱贫富裕起来的群众火红的日子,映红了山野,映紅了人们灿烂的笑脸,把层层的梯田点缀得如诗如画。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六盘山区的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万寿菊,过去这些在城市花园里少量种植的观赏花儿,因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被作为脱贫致富产业予以扶
期刊
同心县韦州镇旧庄村地处罗山东麓,是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子。2014年前,村里四成左右的农户是贫困户,从2014年开始,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向这里派驻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就此展开。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到对口村,是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措施。  扶贫驻村工作队目前有3人,师传岩是现任“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的同志们一到旧庄村首先做的“功课”是放低姿态,
期刊
早上4∶50时,银川市兴庆区石油城燕庆街,路灯明亮天却仍是漆黑一片,没有车辆和行人,路两侧居民楼也没有人家亮起灯光。  燕庆街上的中国邮政银川市东城分公司兰亭苑揽投部是亮着灯的,十几位揽投员在快速换上工装后,整理好各自的用具,等待5点整例行晨会的召开。  5∶15时,当天的第一班邮车到来,一天的忙碌就此开始了。  兰亭苑揽投部现有职工14人,主要担负53家企事业单位、26个住宅小区的3.2万户共约
期刊
“我们拿实力说话,有了话语权就能引领全国枸杞产业的发展,全国枸杞看宁夏。”语出者曹有龙,一位含金量颇高的“实力派”人物——国家(宁夏)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枸杞产业战略创新联盟首席专家、宁夏“枸杞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宁夏枸杞产业研发人才高地首席专家、全国劳模、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这句话也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曹有龙带领团队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