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程序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并以实验《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的部分数据为例,通过原始的处理方法和新方法的比较,了解C语言的方便和快捷。
关键词:杨氏模量 C语言 物理实验 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N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b)-0006-01
C语言是一种成功的系统描述语言,在国际上广泛流行。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计算公司都成功的开发了不同版本的C语言,很多优秀的应用程序也都使用C语言开发的,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目前使用C语言来处理实验数据的文献比较少,传统的方法是用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它的缺点是每次计算都需要重新输入数据并重新计算,而C程序在编写好后可以多次重复的使用,只要输入数据即可。下面介绍此程序。
1 实验数据处理
金属丝直径d的测量;
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0.012mm;
螺旋测微计的仪器误差△ins=0.004mm;
如表1,2所示。
这里的程序主要是用于计算钢丝直径的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不确定度,程序如图1,2所示。
解释程序:n代表测量次数,s代表数据求和的标志,t代表测量的t因子,ua代表A类不确定度,ub代表B类不确定度,ux代表总的不确定度,y代表数据的修正前平均值,cd代表实验的初读数,y1代表修正后的平均值,x代表测量的一组数据。这样从图1、图2可以直接得出此次测量所需要计算的结果。
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评价
本实验的数据需处理的比较多,单纯的用计算器计算不仅时间花费的多,而且不一定很准确,因为各个数据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这里我采用了C语言编程的方法处理数据,在设计程序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所需要的不确定度等公式进行设计程序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例如利用数组把一连串的数据安排在一起,以便于数据的集中处理。再如利用循环语句,简化程序,达到连续计算的效果,大大节省了时间。C语言在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比较弱,但是计算功能强大,所以在以后的实验处理中可以利用C语言,提高效率,并且可以利用EXCEL或者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把软件扎实的应用于实验之中,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学科渗透,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钱峰,潘人培.大学物理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谭浩强.C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3] 马文蔚.大学物理教程(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张诚坚,何南忠.工程数学计算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关键词:杨氏模量 C语言 物理实验 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N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b)-0006-01
C语言是一种成功的系统描述语言,在国际上广泛流行。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计算公司都成功的开发了不同版本的C语言,很多优秀的应用程序也都使用C语言开发的,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目前使用C语言来处理实验数据的文献比较少,传统的方法是用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它的缺点是每次计算都需要重新输入数据并重新计算,而C程序在编写好后可以多次重复的使用,只要输入数据即可。下面介绍此程序。
1 实验数据处理
金属丝直径d的测量;
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0.012mm;
螺旋测微计的仪器误差△ins=0.004mm;
如表1,2所示。
这里的程序主要是用于计算钢丝直径的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不确定度,程序如图1,2所示。
解释程序:n代表测量次数,s代表数据求和的标志,t代表测量的t因子,ua代表A类不确定度,ub代表B类不确定度,ux代表总的不确定度,y代表数据的修正前平均值,cd代表实验的初读数,y1代表修正后的平均值,x代表测量的一组数据。这样从图1、图2可以直接得出此次测量所需要计算的结果。
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评价
本实验的数据需处理的比较多,单纯的用计算器计算不仅时间花费的多,而且不一定很准确,因为各个数据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这里我采用了C语言编程的方法处理数据,在设计程序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所需要的不确定度等公式进行设计程序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例如利用数组把一连串的数据安排在一起,以便于数据的集中处理。再如利用循环语句,简化程序,达到连续计算的效果,大大节省了时间。C语言在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比较弱,但是计算功能强大,所以在以后的实验处理中可以利用C语言,提高效率,并且可以利用EXCEL或者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把软件扎实的应用于实验之中,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学科渗透,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钱峰,潘人培.大学物理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谭浩强.C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3] 马文蔚.大学物理教程(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张诚坚,何南忠.工程数学计算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