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能量的聚集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消费社会中,审美已经从精神层面裂变成碎片,物化成为消费品。马尔库塞基于发达工业社会提出了自己的新感性理论,目的是解放感性,使审美成为文化驱动力,从而改造社会。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新感性理论,探索感性解放对于审美能量的聚集和提高公众艺术鉴赏力的关系,尤其重要。
  关键词: 新感性理论 消费社会 审美能量 文化内驱力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作为一种感觉活动,越来越被物化成为一种消费品。当今影响公众的那些新的艺术美形态,如反艺术、反审美、审美的商品化、审美的无意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全球化审美、后情感等,层出不穷,艺术的力量正在被消解,美感的来源也随之从精神的层面裂变成为碎片,跌落到物质层面。这就使得关注如何重建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的问题成为必然。有学者指出:“公众提升艺术鉴赏力对艺术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目标。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公众的艺术鉴赏力正是艺术之可赏质得以确认的重要的主体要素和条件。”①从这一点来说,如何提高公众的艺术鉴赏力或者说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基点。此时,我们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个过程令人感到欣喜。
  一、从发达工业社会到消费社会
  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主要是基于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他将这种发达工业社会称为“单向度社会”,主要理论体现在他于1964年首先以英文出版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其中,马尔库塞明确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社会控制所强求的正是对于过度的生产和消费的压倒一切的需要;对于实际上已不再必要的使人麻木的工作的需要;对于维持欺骗性自由的需要,这些自由是垄断价格中的自由竞争,审查制度下的自由出版,以及商标和圈套之间的自由选择。”②在这里马尔库塞的理论是建立在发达工业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批判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对人的压抑,提出了和“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这是“机械复制时代”③的产物,更强调“同一性”带来的毁灭性灾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法国学者让·波德里亚提出的消费社会理论震惊世界。这里提出的消费社会与发达工业社会有很大区别。消费主义比工业资本主义拥有更多的诱惑性和欺骗性。消费时代承诺了其根本无法给予的普遍的“幸福”和通过消费达到的“自由”的享受,从而使“幸福自由”本身被消费化了,物化成为商品。“消费不再是为了刺激再生产,而是在名牌政治化和时尚崇尚克隆中呈现当代崇洋心态——商品拜物教和西方中心观念”。④因此,消费时代的消费主义观念比工业时代的理性抑制形式更加耗尽了当代人的精神内容和信仰形式的全部资源,使当代人的整体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异。
  从发达工业社会到消费社会的历程中,其内在的标志性的变化有以下两种。
  1.从人的异化到人的物化。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思想成为劳动对象“人”的标志性特点。在马尔库塞的理论中,“单向度的人”就是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的代名词。当“单向度的社会”将理性的压抑作用于人,“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们生活中的超越性因素进行技术征服和政治征服的特征,在本能领域内也表现了出来:使人屈服并削弱抗议的合理性的满足”。⑤因此,这种受压抑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消逝了。同时,这种理性灌输给公众的“幸福意识”形成一种顺从主义,拒绝联想。由此出现了理性=真理=现实的肯定性单向度的思维。“技术使整个的人变成了一部机器——肉体和灵魂——都变成了一部机器,或者甚至只是机器的一部分,在技术的面纱的背后,显现出了现实:全面的奴役,人的尊严在作预先规定的自由时的沦丧。”⑥
  虽然“物化”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时,但是在消费社会中,人自身成为一种“消费品”,人被“物化”,即商品化的特征真正彻底暴露出来,包括精神和身体两方面的物化。“消费就是一切”和“一切为了消费”的消费时代来临。媒介反复叙事,时尚成为符号,公众不断膨胀自己的欲望,加入到听从广告消费的物质大军之中,“更多地占有、更多地消费、更多地享受”成为消费社会中虚假的人生指南,甚至消费活动本身也成为人获得自由的精神假象。这样,人们就丧失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复杂的社会存在关系,而成为商品拜物教的信徒。同时,“身体”也成了最美的消费品,例如模特、偶像带来的经济效益,使身体真正成为一种资本,充满了对身体的自恋投入、戏剧性认知。
  当下,人延续了尊严的沦丧,更将其掩藏入华丽的商品之后;人延续了受压抑的本能,更将其发泄到无边的消费当中。人从技术的奴隶转变为商品的奴隶。
  2.从文化工业到文化碎片。
  文化工业是制造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拜物教的一个最强大的工具。这是阿多诺在大众文化研究中探索现代社会宗教形式的一个重要结论。文化工业的基础是千百万人都参与了文化的再生产过程,而且无论如何都需要用统一的需求来满足统一的产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制定出了生产的标准,进而使消费者接受这些标准,从而形成一种现代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这不仅体现在电影、广播和杂志等工具上,而且体现在政治、体现在现代生活的审美意识等领域。对此,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效果、修饰以及技术细节获得了凌驾于作品本身的优势地位,尽管他们曾经表达过某种观念,但是后来却与观念一起消融了。”⑦在此,阿多诺揭示了制度化和同一性逻辑的理性主义对主体“人”的征服。“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⑧
  在消费时代,文化已经开始脱离同一性的逻辑,朝着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文化成为商品,目的是用来消费。消费社会拒绝非商品的进入。“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它绝不可能让那些真正象征性或说教性的过程发生作用,因为那将会损害这一仪式意义所在的集体参与——这种参与只有通过一种礼拜仪式、一套被精心抽空了意义内容的符号形式编码才能得以实现”。⑨无论是电视讲坛、畅销书还是电影工业,都成为商品化的代言。因此,艺术或审美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坠落在物的层面,逐渐裂变成为碎片。公众的话语形式越来越走向费解、令人“震惊”,从而产生被消费的快感。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消费社会将“打破”和“消解”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后现代语境中审视新感性的解放
  马尔库塞提出“新感性”理论是基于发达工业时代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主要论述了这种压抑状态产生的过程,并提出了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作用。他说:“艺术的合理性及其‘谋划’存在并确定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能力,可以因而设想为有世界的科学技术改造来给予证明,并在那之中发挥作用。这样,艺术将不再是确立机构的婢女,不再是美化其事业和不幸的技巧,相反,它将成为摧毁那一事业和不幸的技巧。”⑩
  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马尔库塞明确提出了如果要重新恢复人的这种感性的本能,艺术无疑就是一条必经之路。“在爱欲的实现中,从对一个人的肉体的爱到对其他人肉体的爱,再到对美得作品和消遣的爱,最后到对美得只是得爱,乃是一个完整的上升路线。通向高级文化之路要经过一个真正的同性恋阶段”。{11}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说,这是生物的内驱力成为了文化的内驱力。“艺术的真理就是通过自己与理性的和解,去解放感性,也就是说艺术的真理是感性的解放,其途径是使之与理性调和。艺术向占支配原则的理性原则发起挑战,在展现感性的秩序时,它激发出被禁忌的逻辑—即与压抑的逻辑相对的满足的逻辑”。{12}这种被解放的感性,正是马尔库塞所谓的“新感性”。
  在《审美之维》中,马尔库塞明确提出“新感性”是重构艺术的本能性基础,认为资产阶级的异化是一种全社会性质的异化,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已经过时,现在一场新的革命已经来临。这场革命不同于以往的暴力革命,是一场本能革命或者说是感觉革命。革命主体必须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基础和本能结构的改造着手。而要完成这种改造,根本途径就是拯救人的爱欲、想象、激情、灵性、直觉等感性的维度。人类只有在感情上、审美情趣上建立起与传统的感性完全不同新的感性,才能在理智上建立新的世界观。
  这里的新感性,是相对于旧感性而言的。所谓旧感性就是一种受理性抑制的感性,一种丧失自由的感性,而新感性则是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造就的、彻底摆脱了旧感性的完全自由的感性,是人的原始本能得以解放的感性。它在解放的过程中产生的,“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13}新感性是一种非攻击性的、爱欲的和感受的潜能。它克服了一切不自由,促成了“生活标准”的进一步发展,“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所以,马尔库塞新感性是一种政治因素,它废除有害于人性的东西,促进了“在保护生命和造福生命中去自由地发现并实现人和事物的可能性;并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充分调动起形式和质料的潜能”。{14}
  感性得到解放,得到升华。马尔库塞在审美的维度中看到了反升华和反艺术的当代艺术,在其否定性中可以预见到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生产力和艺术创造力能融为一体,形成自由的艺术和自由的工艺学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现代文化的扭曲、裂变、滑稽、震惊和反升华的特点,不正构成了艺术实践活动根本的推动力吗?从这一点看来,后现代的审美并非在消费和娱乐中走向灭亡,反而会因个体的颠覆力量,因新感性的解放储存强大的审美能量。
  三、审美能量——打碎意义的完整性
  对于审美能量一直以来都未曾有准确的定义,在我看来,审美能量在对艺术作品感性的认识中产生,由情绪累积反作用于对作品的认识,从而打碎原先作品意义的完整性。
  审美能量首先必须通过感性的解放而产生,而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恰如其分地论证了感性的解放和升华过程。关于这一点上文中有详细的论述。这种能量是由审美活动的主体人发出的,通过与艺术作品的面对面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惊奇、震撼等一系列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在人的内心发酵,和人原始积累的认知材料相联系之后,孕育成为审美能量。例如公众在看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时,首先会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巧合的情节,激情的描写,使读者内心产生审美愉悦或者说是审美震惊。这种感觉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情绪,弥漫在读者心间,一直持续到读完作品,了解了故事结果之后仍然挥之不去。这是感性的力量所致,因为读者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是因为他感觉到了故事想表达的部分含义。不论他感觉到的含义是否是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在这里,艺术作品已经因为感性的体验而生成了。
  然而,这种情绪又怎能被称为审美能量呢?读者阅读了作品之后,内在的情绪会产生一种内驱力,驱使自己去寻找未解之谜。为什么她们会在布拉格相遇?为什么她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情绪产生的内驱力使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断加深。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想象力的自由在(纯粹的和应用的)科学中身不由己地发挥着作用;而在是个、虚构文学和艺术中,它有其自律性的作用。想象的力量在工具主义理性发号施令,与为了实现这种理性而对感觉经验大加摧残这两者之间,被压抑着。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总体框架中,想象才可以自由地成为实践的东西,即对现实加以变形。”{15}想象力可以被看做是情绪产生的内驱力,从这一点来说,情绪的积累将反作用于对作品的认识。
  此时,不同的读者产生的情绪基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深度认识,这就造就了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解读。推而广之,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将面临不同的感受者、理解者、认识者,由此产生的审美能量将不再对作品的初始意义进行坚持,而是将意义割裂、瓦解。这种颠覆和再认识的力量会因公众感性的解放而显现生机。消费社会虽然在进行“打破”和“消解”,但感性所产生的审美能量同样可以借助积极的一面,即审美不再是固有意义的重复,而将重新生成创造性的力量。由此,生物的内驱力便能真正地转化为文化的内驱力。
  
  注释:
  ①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当代文坛,2009,(04).
  ②[美]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一版):8.这里的“自由”是一种反面的,带有欺骗性的自由,马尔库塞举例“自由选择主人,并没有使主人和奴隶归于消失。”
  ③[德]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提出这一观点.
  ④杨晓莲.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⑤[美]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一版):70.
  ⑥[美]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一版):90-94.
  ⑦潘于旭.从“物化”到“异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向的历史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135.
  ⑧[德]霍克海默,阿多诺著.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一版):135.
  ⑨[法]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消费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一版):105.
  ⑩[美]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一版):189.
  {11}[美]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一版):138.
  {12}[美]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109.
  {13}同上:98.
  {14}同上:102.
  {15}同上:103.
  
  参考文献:
  [1][美]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一版).
  [2][美]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一版).
  [3][美]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
  [4]潘于旭.从“物化”到“异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向的历史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
  [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著.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一版).
  [6][法]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消费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一版).
  [7]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J].当代文坛,2009,(04).
  [8][美]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一版).
  [10]杨晓莲.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1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第一版).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
摘 要: 广告教育开创25周年,国内学者对广告教育的研究日渐深入。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广告教育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关于此研究的相关情况:当代广告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广告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发展趋势;国际化、全球化以及新媒体技术对广告教育的影响;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根据这些研究方面,本文认为目前关于广告的创新及改革研究不够深入,如何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及挑战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话
摘 要: 《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关键词: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红楼梦》 《凡例》 作者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自1927年被胡适先生购得而为世人所见,至今已有80多年了。对于此书,
编者按:首先感谢房日晰先生对我刊的关心与爱护,我们欢迎读者像房先生一样对我刊发表的论文进行指谬或论争。    编辑同志:  您好!  近读贵刊刊载的万贺宾《叶梦得〈临江仙〉词简论》(《文教资料》2009年6月下旬刊《古代文学研究》),颇受教益。但其有两处硬伤,应当纠正。  第一,贺文云:“另外在句法上,叶梦得也略有改变,传统的《临江仙》词都是60字,10标点句。而在《与客湖上饮归》中词人却用58字
摘 要: 艾米丽·狄金森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在英美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新颖独特的诗歌视角,大胆创新的诗歌主题,不拘一格的诗歌写作手法,以及神秘的隐居生活都引起读者和大批评论家们的关注。在诗人的诗歌和她的一生中都充斥着生与死,有神论与“上帝已死”,对与爱情的向往和选择独身,以及引申出的得到与失去的二元对立的种种矛盾,所有这些对立都成为艾米丽用毕生思考的人生哲学,她将思考的结晶映射在诗
摘 要: 三年来,广东省财经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本文就近三年专业建设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广东省财经学校 专业建设 经验综述    近几年来,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从外部环境上看,职业教育似
摘 要: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译成汉语时,一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而很大一部分则无法用象声词来对应。在日译汉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为研究对象,以北京日研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所收集的三个中文译本的译文为例,将《雪国》当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汉语表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译时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 日语拟声
摘 要: 随着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缺陷日益明显,尤其是高职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欠缺。为了使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更加合理,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其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借鉴国外成功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各方面制度进行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 实践技能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此后各个领域纷纷借鉴其方法论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尤其是在电影学中,精神分析模式的应用风靡一时。法国学者拉康提出镜像阶段论,进一步丰富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成长中会经历从“理念我”到“镜像我”最后到“社会我”的过程……即从“实体界”到“想象界”再抵达“象征界”。[1]处于最初阶段的主体无法与镜子中的自己形成认同,他将镜像视为另一个与自
摘 要: 劳伦斯在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对马贩子的女儿梅布尔、她的兄弟们及青年医生弗格逊的眼神作了多处细致入微的描写。本文探讨了这一手法对表现人物心理,升华作品主题方面的意义,关注潜藏在人物内心和表露于人物之外的意识与无意识,表现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扼杀,以及自然流露的爱情冲动对生命的唤醒。  关键词: D.H.劳伦斯 《马贩子的女儿》 眼神 主题    在现代英国小说史上,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