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如何过冬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目前人类已知的有100多万种,而实际数量可能还远不止这些。昆虫数量如此之多,所以温暖的夏季我们到处都能发现昆虫的身影,它们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爬来爬去。可是到了冬天,它们却似乎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我们很少看到它们。那么,寒冷的冬天它们都去哪了呢?没有羽毛也没有皮毛的它们,是如何挨过漫长的冬天迎来下一个春天的?
  昆虫种类繁多,因此它们抵御寒冷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谓各有各的妙招。虽然我们不可能将其一类类地详尽叙述,但我们却能大致将它们的“过冬技巧”归为几类:一类是“盖房”,即为了过冬而搭建栖身的地方,大多数以幼虫形态过冬的昆虫是这么做的,这种做法比较辛苦;一类是“找房”,即寻找温暖的地方来过冬,这是大多数以成虫状态过冬昆虫常用的“伎俩”,相对容易;而另一类则是制造防冻剂——要想在寒冷的冬天在户外蹦蹦跳跳,防冻剂是必须具备的。
  “盖房”过冬的昆虫都比较勤奋,蜂类是这一类的代表。例如,切叶蜂会把成叠的椭圆形叶子运到地下或者空心木头里面筑成一排排蜂房产卵过冬,而且蜂房里还备有用于过冬的花蜜或者花粉,“过冬装备”十分齐全。通常,造蜂房需要一千片左右的叶子,工程十分浩大,但辛苦是有回报的,在这样温暖的房中,它们可以安心过冬了。除了蜂类,蛾类的幼虫也是这类杰出的代表,它们能在冬天来临之前钻入地下,盖出一座座坚固的土房子,并且,它还会从嘴里吐出黏液来对墙壁进行粉刷,使小房子变得更加光滑和美观。
  “盖房”过冬的不少,“找房”过冬的也很多。双翅目中的蚊、蝇都是“找房”来过冬的,冬天将要来临的时候,它们就钻到石洞、菜窖、空房、畜舍等阴暗挡风的角落里躲藏起来度过冬天。
  一般地,有了“房”过冬的昆虫基本上就闭门不出了,这也是我们冬天很少看到它们的主要原因。不过,尽管冬天出来的昆虫少了,但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会躲起来,一些昆虫在冬天仍然很活跃。比方说,温度降到零下7℃,你仍然能看到雪跳蚤(雪跳蚤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无翅昆虫,并不是真正的跳蚤,不过它们能够在身体的帮助下像跳蚤一样跳得非常远)在雪堆上蹦蹦跳跳。因为雪跳蚤在冬天体内能产生防冻蛋白,所以它们并不畏惧寒冷的冬天。
  防冻剂是越冬必备品?没错,要知道,对生命具有真正威胁意义的不是低温,而是结冰。因为身体和细胞主要由水组成,所以结冰是致命的。结冰会破坏细胞内液体和细胞外液体的平衡,导致细胞萎缩,还会对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有了防冻剂,就有了内部保护,所以再冷点也无所谓了。此外,能够产生防冻蛋白的昆虫也不止雪跳蚤一种,阿拉斯加甲虫、飞蛾也能够制造防冻剂。而且,它们的防冻蛋白属于不同的类型。在防冻剂的帮助下,阿拉斯加甲虫不仅能安然过冬,甚至能在零下70℃的环境下存活下来。
  雪跳蚤有如此高强的抗寒本领,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也许,我们可以从雪跳蚤身上学到更多。如果未来人类也在昆虫的启示下获得这个能力,那么在南极这样寒冷的地方建立大都市就不再只是个传说了。
其他文献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所有人都在不断追求着“第一”的位置,根据“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原理,一路领先才是成功的正道,在商业领域,人们更是强调“市场领先法则”,简单来说,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早”。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那些一路领先的家伙,往往一不留神,就会成为落伍者。  领先者的停滞  在漫长的世界史上,中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有效的官僚制度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
期刊
癌魔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人类之所以会谈癌魔而色变,最主要原因就是它让人类是又恨又怕。那么癌魔是谁?它从哪里来?它为什么会让人类又恨又怕呢?  在19世纪初,德国医学家就给癌魔画了像——变态细胞,因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不一致,内部结构异常,排列也非常紊乱。后来,医学家进一步发现,变态细胞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指挥细胞生长的内部基因出毛病了,而出毛病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正常基因自身发生
期刊
从外部看,德国斯图加特市新建的市图书馆像一个奇异的魔方,图书馆平面呈44×44米的正方形,建筑的高度为40米,地下两层,地上9层。但当你进入建筑内部,会发现其设计简洁清晰。建筑的所有部分都采用纯净的白色,而室内陈设,如沙发和书籍的色彩则恰到好处地活跃了气氛,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未来空间。建筑师试图采用这样的颜色策略使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书籍和阅读上,不过,这美妙的设计也出人意料地让这座图书馆成为
期刊
不公平的“机器人三原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原则相矛盾。”以上是著名科幻作家,“机器人学之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这三个原则被后世无数的科幻小说及影视作品引用,被人们奉为经典。  这三个原则,乍一听似乎是三个平行的原则,但是我们仔细一看内容,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三个原则的优先级是逐次下
期刊
制造巨大而怪异的“镜子”、给地球制造“遮阳伞”、造一个收集阳光的装置……这些出人意料的创举都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天才工程师罗杰·安吉尔的杰作。  镜子怪人与天文望远镜  安吉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光学专家之一,1941年出生于英格兰。长大后,安吉尔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再次回到牛津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并顺利成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教授。  或许是因为哲学对宇宙万物的探索
期刊
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AK-47之父”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在走过了94年的漫长岁月后,于2013年12月23日晚间病逝。  “卡拉什尼科夫”,这是一个名字,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他设计完成的AK-47突击步枪在全世界流传数十年,在无数国家的防卫军队中,在各个恐怖分子的团伙中,到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AK-47中的A是指自动化,47是指这款步枪被发明的时间为1947年,而中间的K指的就是设计者的
期刊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可算得上是一对超级好基友了,一个在西方搅和到整个西方世界天昏地暗,一个在东方搅和到在东方的西方世界天昏地暗。可是,作为中国战场上的主要力量——中华民国政府,当年也曾和纳粹德国有过一段相当甜蜜的蜜月期,而且,德国还曾经帮着调和中日关系来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共同利益促使中德走近  那还是1918年的时候,德国人在一战中战败,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当然,这也包括了当时德国在
期刊
这座形似UFO的粉色图书馆像一个儿童乐园,这正是佩鲁甲图书馆的定位,建筑师希望通过鲜艳的色彩和不规则的陈设给人们一种家的感觉,让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里通过书籍、电子媒体度过愉快而充实的亲子时光。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地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因为像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居住的环境在宇宙中十分稀少——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迄今为止却仍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事实上,这个观点反过来也成立,即生命对地球而言同样不可或缺。假如失去生命,地球便不再是现在的地球了。生命曾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或许只有剥夺了地球上全部生命之后,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  那么,让我们来为地球设想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灭绝吧,轰轰烈烈的超新星爆发
期刊
斯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哲学家、前总统参选人何塞·斯巴斯孔塞洛斯。进入图书馆大厅,一座巨型鲸鱼骨骼雕塑立刻把你带入南美惯有的诡异氛围中,多层悬空的玻璃图书室像空中楼阁一样,而且玻璃图书室参差不齐地向外伸出,仿佛身处异度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