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陕北 山歌漫漫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进陕北,聆听陕北发生的动人心弦的音乐故事,近距离感受陕北音乐文化的无限魅力与陕北人民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爱音乐的人文情怀,张振涛教授在《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一书中以“现代性”理念和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描述陕北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历史与现代结合的陕北民族音乐画卷。
  【关键词】陕北;民族音乐志;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陕北高原黄沙漫漫的土坡上,在这个民族融合与区域文化碰撞的积聚之地,陕北民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彰显了与其他地区民歌截然不同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品格。在现状描述与历史回眸的视野交汇中,陕北民歌历经了四次兴盛的发展之后,打破了旧有社会的传统和束缚,开辟了陕北民歌的新时代。张振涛教授以纵贯其中三个时期的个人亲历,包括20世纪50年代到“文革”的陕北民歌,80年代流行音乐的“西北风”,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民歌的风行,以及追踪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族音乐之变化发展而撰成此书——《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以下简称《陕北民族音乐志》,2015年1月,文化艺术出版社),此书出版即引起业界的持续关注。
  《陕北民族音乐志》运用了民族音乐志的理论方法,通过八个章节的层级結构,对该区域民族音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呈现。体例标题短小精悍、概括精准,不仅突出了陕北音乐中不同的乐种、仪式、习俗等相关方面的文化特质,内容上更是把“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宏大命题融入具体的个案显现中,集中体现了张振涛教授丰富的考察经历与宝贵的实践经验。此书研究视角新颖,不仅关注了陕北音乐本身,而且还将读者置身于民俗活动现场进行观察,通过陕北民俗活动能更进一步了解到其中的音乐事项,书中文字酣畅,图片震撼,集合信息丰富,从中深切体会到作者理性而专注的研究之路,笔者一经阅读,即被强烈吸引,并久久徜徉其中,笔者愿以本文分享收获。
  一、口述史中的音乐解读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从书中内容看出插入大量音乐家口述的个人观点及他们对音乐价值的评判与辩论,凸显了口述性强,并具有突出的思辨性逻辑的特点。例如第四章——白云山庙会叙述中,笔者从张明贵、张至山、郭礼昆的口述史中了解到他们作为老、中、青三代道士的从业经历,折射出20世纪白云山道乐的变迁。通过张振涛教授口述史材料的呈现,能让笔者亲历现场深刻感受到白云山道乐的变迁过程;在第六章丧葬仪式叙述中,从两位“阴事”的口述中笔者能感受到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甘苦,虽然职业“卑贱”,但他们依然从容面对,通过一件件为老百姓服务的善行,灵魂得以救赎。通过张振涛教授考察葬仪,让人体会民间的价值观已把儒家至孝的核心理念转化为“敬”,同时也引起了笔者对民间丧葬现场的欢快气氛与儒家经典的哀伤背道而驰的思考,仪式的智慧在于化悲为喜,化哀为敬,操办丧礼就是体现孝道的一种方式,继承传统,因此,音乐在这里体现的价值是一种孝道。
  此外,对于张振涛教授自身而言,在他整理口述史材料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微观视角发掘变迁依据与线索。笔者认为张教授在书中运用大量口述史资料,一是丰富此书的内容,突出结构的完整性,提供更有价值的客观依据;二是音乐的价值皆取决于人,通过记录并对比不同音乐家口中的陕北音乐,才能从不同视角不同高度研究音乐本体以及它所展现的价值。
  二、“故事”与学理之交融
  在张振涛教授十余年有关乐种研究的“三部曲”中,《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是其中的第三部曲,其它两部曲是《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2002年)、《吹破平静-晋北鼓吹乐的传统与变迁》(2009年)。围绕这“三部曲”,作者认为脚踏乡野,就不会迷失方向,集中体现了我国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当代发展。此外,《陕北民族音乐志》的写作思维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定式,重构了新思路,采用音乐民族志的写作手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中通过叙述真实、打动人心的故事,同时结合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方法,讲述有如在米脂县上演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三家乐班的音乐故事:“尚幼的常文清敢于挑战后辈人吹唢呐,凭着骨子里的韧劲在当时扬眉吐气,而他也代表着一群翻身待解放的底层阶级,不甘受辱渴望受到尊敬;李家班最杰出的唢呐传承人李岐山凭借先天的音乐细胞,带着质朴与真诚的学习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他从草根走向精英的励志传奇故事”,同时这些打动人心的励志故事也反映了国家与民间、现代媒体与传统传播之间的关系,并融入历史主体的文化建构中。
  张教授的独特写作一是展现了陕北音乐的历史发展轨迹,将音乐与历史结合;二是将微观的地方个案研究与整个宏观的人文叙述相结合,强调文化之网的重要性。通过乐班、吹手、丧葬仪式的故事性叙述,呈现出不一样的音乐视域。该书总结中作者认为:“田野考察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让学者在母题叙事中找到验证文化共感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田野是自省,是在记录仪式、叙述乡村时必然要求的自省。这不是研究范式,却是书写学科母题并以相应态度对待学科的根本转向。”他认为,只有在田野考察中端正态度,正视本土,才能真正做到回归本体,同时这也是民族音乐学科的基本要求。由此,笔者认为以一个故事发展线索融入学科理念,深入浅出,成为了该书的一大“亮点”,读者可从中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在观念上不断更新自身的学术方法和拓宽研究视角。
  三、“陕北音乐百科”的广角视界
  通览全书,《陕北民族音乐志》堪称陕北音乐研究的集大成者,一本如此厚重的专著,不仅承载着浩大的信息,而且还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调研经历,以及执着的探究精神。全书介绍了陕北音乐的历史、白云山庙会、仪式音乐、说书、秧歌、婚礼及各种乐器等,其中种类之多、形式之多样、内涵之丰富,可谓“陕北音乐百科全书”。   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变迁,在新观念的不断引导下,“老歌新唱,老调重弹”不断被赋予陕北音乐新的时代性元素。而此书也正如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一幅生动、鲜活的陕北音乐画卷:“横贯街衢、五颜六色的秧歌队;箫鼓追随、大吹大擂的鼓乐队;再加上难得一见、席地而跪、令人动容的信众;几乎消失于农业文明之外的集体仪式,让人感到工业时代塑造的独立个体之林再也难以重构的动人心魄的盛况。”
  众所周知,学术价值不可估量,读者就像沉浸在一片书海,通过书中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对陕北音乐做系统的学理性分析,促使学科关注的新视角层出不穷,从群体到个人,从精英到草根。通读此书,对笔者来说学习阶段还有许多专业知识有待激发和提高,需要笔者站在更高的层次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空间,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思想,这样才会在研究民族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总结
  《陕北民族音乐志》可谓浩瀚书海中的“精品之作、大成之作”,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学习。从每章的小结中也能折射出这本书的亮点:一是,无论是研究视角、叙事方式、细节展示都是严谨细致的,传达给读者的是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陕北音乐,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时代特征确定了其学术研究的重要影响,即使叙述中语言朴实,但并无枯燥之意,反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好奇感和新鲜感;二是,通过口述史的写作方法,提供真实的史实资料,体会到作者于采访工作中的学术坚守与精神执着,在民族音乐学术研究中,大多学者是以“音乐民族志”的“社会—个体”为核心,而作者则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进行探索和实践,寻找一个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之峰,走向民族志的文化深描。三是,该书将真实故事与学科理念相融合,作者以他多年的田野经验,持续跟进研究,积极突破音乐人类学的传统学术思想,开辟民族音乐志研究呈现的新思路。张振涛教授笔下的《声漫山门》不仅展示了陕北民间音乐举足轻重的自身价值,并推动了陕北地区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赋予了新时代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内涵,而且还为读者们研究民族音乐志时提供参考,让民族音乐学的学生们在面对自己研究对象时,能够保持清醒,知道区域音乐文化显示的历史积层之深浅。
  当然,书中也还存有期待之处:笔者认为《陕北民族音乐志》这本书不仅向我们介绍广泛的陕北音乐知识,更多地向我们展现出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给陕北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尤其是陕北民歌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其音乐风格刚性十足,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它在陕西文化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张振涛亲历田野考察的现场还原,使笔者如亲临现场,尤其在谈及“当面对陕北吹手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时”,期待张振涛教授能为陕北音乐的传承再做些什么?对于未来的陕北音乐发展方向再推动些什么?期待张振涛教授以更精妙的结构,更丰富、全面的内容,多重的学科研究方法,为读者打开“陕北音乐”更多维的广角视界……
  参考文献:
  [1]辛雪峰.从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陕北民歌中的情感内涵[J].西安音乐學报,2008(6):25.
  [2]王洋.少数民族音乐志的撰写体例与方法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5):25.
  [3]张振涛.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J].中国音乐学,2012(10):15.
  [4]李宝杰.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3):1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对敦煌壁画临摹、研究、学习的体验,浅谈敦煌研究院80多年以来,几代美术工作者总结出的三种敦煌壁画临摹方法与特色。并以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整理临摹为例,详细解读整理临摹的过程方法及其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敦煌艺术;视界;传统壁画;整理临摹;壁画再现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192-03  【本文著录格
【摘要】中国传统元素积淀着民族智慧,以独特的形式美感被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带给大众视觉和情感上的认同。在我国大力提倡文化创意化发展的背景下,众多高校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在基地中的实践推出众多文创作品,展示校园文化的特色。本文在校内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再创造,提出合理的开发和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传统元素;文创产品  
【摘要】民歌改编成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无疑是民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民歌原有的风格,易于传播,易被接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从符合时代的改编与保持歌曲的本质以及紧抓民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马桥民歌;改编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各具风格和地方色彩,是我国民族民
【摘要】石屏彝族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其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传承中依然面临着严重失传危机,亟待保护。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构建海菜腔旅游文化生态系统、建立保障机制等对策,以加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空间不断得到拓展,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从传统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到投影仪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借助网络教学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探索的勇气,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利用多媒
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瑰宝,在经济大环境及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非遗开始面临着人才缺失、经费缺少、市场缺乏等困境。在社会导向视角下,以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为例,通过探究其线性发展路径及态势,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维角度探讨其创新传承的方式方法,得出非遗传承在原生内核、建设路径、发展理念三个方面创造性、创新性、凝聚性的特点,继而推动国内非遗的传承发展,有助于为人类文化遗产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的人们在数千年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中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些民族舞蹈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深受广大舞蹈爱好者喜爱。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民族舞蹈的编排和创新工作之上。然而,由于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有较大的区别,在编排过程中必须遵守民族舞蹈的基本原则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舞蹈编排的方
【摘要】笔者认为并非所有舞蹈演员都能演绎好一部舞剧,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一定能演好舞剧,一个舞剧演员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锻炼,必然完成不了舞剧的表演。演员们在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的情况下,30岁以后站在舞剧舞台上刚刚好,这个“30”不是必须“30”,而是演员们若想将人物表现得更为深刻,则需建立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当下对舞剧演员的培养及发展现状为着眼点,浅析舞剧演员
【摘要】本文阐述了宁夏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收藏现状,以及我馆在开发和利用宁夏地方文献方面所做出的成绩,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充分利用宁夏地方文献资源,为宁夏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  【关键词】宁夏地方文献;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文献是记载、反映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它包括各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