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作文分层指导的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知识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采取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优秀生“喂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笔者在此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几个组进行差异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一、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分层提要求
  叶圣陶先生在《和老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郭沫若先生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他们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作文的基本功重在积累。
  小学阶段是记忆与储备知识的黄金时期,对作文教学来说,抓好积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性别比例等,笔者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好词佳句,积累语文素材,并提出不同的积累要求:A层每周阅读量不少于4000字,B层每周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C层每周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要求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感悟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这些要求都是希望学生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扩大阅读量,丰富积累,为作文做好铺垫。
  除了课外阅读,笔者还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作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人、景、事、物,其次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见闻,整理好生活素材,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分层定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指导。”分层确定作文目标,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基础的作文要求,这些要求恰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发展水平过渡,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信心,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如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五”要求以《××的自述》为题,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我为学生制定了不同的目标:A层:能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仿照例文学会自述的形式,语句较通顺,字数在350字左右。B层:能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仿照例文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得具体,语言流畅,写好后愿意与别人交流,字数在400字左右。C层:围绕“××的自述”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字数在450字左右。学生有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作文素养。
  三、巧用方法,灵活多变,分层批改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作文完成以后,教师也要分层批改学生的作文,抓住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1.面批,有的放矢。叶圣陶先生曾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实践证明,教师采用面批的方法,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学习伙伴,与学生交流,能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对话氛围,创设自由对话的“心灵场”。 批改时,教师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A层学生的指导上。这样评改给了学生再提高的机会,评改过程伴随着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有针对性的,是高效的,习作课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照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评改的过程中,选择一到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评改能达到以一带全、以点带面的教学目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收获。
  2.互批,提高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组合,互相交换习作,也可以在保障组内良性竞争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互改互评,并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互动反馈。如教师可采用学优生与学困生相结合的方式评改习作《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一个学生叙述了他的同桌用武力制服了一个低年级淘气的学生的事,他很佩服他的同桌的行为。与他互批的同学写道:“与同学相处,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护他们,用武力是不可取的。”在习作《我家乡的煎饼》中,小作者从煎饼的制作过程以及煎饼的色、香、味、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评改人这样写道:“你把煎饼的制作过程写得很清楚、具体,读了你的习作,我真想尝一尝你家乡的煎饼。”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调配得当,互评就能成为一种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强大动力。
  总之,作文分层教学能发挥学生习作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作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悉心的指导,从而提高作文的兴趣和信心,爱上作文,真正提高作文能力,进而奏响作文分层指导的凯歌。
其他文献
自教育部颁布《教学大纲(2000)》以来,各个高校英语专业能否真正按照《教学大纲(2000)》的要求来制定并完成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呢?能否正确解读其翻译课程培养目标的精髓呢?随着市场
结合截断Painlevé展式和Painlevé-Bcklund方程组的不同的解,构造了广义变系数KdV方程和(1+1)维KdV型方程的精确形波解,并给出了这两个方程的自Bcklund变换.这个方
通过对新型水力破岩装置——水炮发射特性作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脉冲水炮发射特性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得出水炮破岩效果与喷嘴直径、活塞初速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水炮的
本文所说的“点”、“线”,是借用数学上的术语。这里所描述的“点”是指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的主旨或编者的选文意图,它可能是文本中的一个关键词语、一句重要的话、一个概括性的自然小节,也可能是文本的标题等。“线”指的是教者根据自己所寻找的“点”拉出的“三维线”。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课堂绽放异彩。本文例举以下教学片段来说明。    一、寻找课文的关键词,牵出智慧线    【案例
合并后的高校面临着许多管理问题,而档案管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存在着档案收集整理有缺失、档案管理不规范、管理体制不理顺等一些问题.合并高校的档案管理要按照“机构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基于隐单元递增的相继逼近训练算法,利用N维奇偶问题数值实验来比较基于隐单元递增的相继逼近训练算法的BP网络与标准BP网络,结果表明,基于
自从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实行了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贸易与投资体制,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经济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融入全球经济
一、问题提出毋庸多言,在各种语文课型当中,复习课当属其中常遭老师们冷落的课型之一!由于不少老师对之重视不够。认识不深,所以在教学中,诸如“冷饭重炒”、“重复昨天的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加强朗读训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口语表达以及作文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最佳的朗读效果需要情感的投入。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呢?  一、精彩的导语,铺垫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导语,
提升词汇量是外语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丰富的词汇和正确的词汇搭配使用是英语写作顺利实施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词汇量提升策略、词汇内涵、词汇写作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