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syyd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好,持效期长,施药后15d的防效为83.24%~92.33%,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建议使用浓度为2.25mg/kg,用药量为900kg/hm2
  关键词0.9%阿维菌素乳油;柑桔红蜘蛛;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6.661.2 3;S481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103-01
  
  柑桔红蜘蛛学名柑桔全爪螨,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是重庆市渝北区柑桔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以若螨、成螨群集在叶片、嫩枝、果皮上吸食汁液,使被害叶片正反面呈现白色小斑点,失去原有光泽,严重时全叶失绿变成灰白色,引起大量落叶,亦能危害果实及绿色枝梢,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笔者2008年7月进行了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0.9%阿维菌素乳油(由河南欣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对照药剂为1.8%阿维菌素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空白对照喷施清水。供试作物为柑桔(梨橙2号)。防治对象为柑桔红蜘蛛。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桥田村果园,柑桔树龄6年,密度为1 200株/hm2,长势较好。土壤中等肥力,微酸性,pH值为6.5。试验小区管理水平一致,柑桔红蜘蛛中等发生,发生较均匀。施药时阴天,气温24~28℃,平均26.5℃,相对湿度为64%。药后15d,气温20~31℃,平均25.5℃。施药24h无降雨,药后15d降雨量61mm。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0.9%阿维菌素乳油2.00 mg/kg(A)、2.25mg/kg(B)、2.57mg/kg(C);1.8%阿维菌素乳油2.00mg/kg(D);喷清水为空白对照(CK)。每个药剂处理及空白对照设4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共20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按照试验要求将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用药液量900kg/hm2,施药器械是利农牌HD400型背负式喷雾器,于7月10日上午进行均匀喷雾,叶正、反面均匀喷施,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
  1.4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在树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树梢,每个方位调查5片叶,共25片叶上的活螨,用手持放大镜观察叶面、叶背活螨的数量。在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药后5d、10d、15d各调查1次,共调查4次,分别调查虫口数,按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对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
  虫口减退率(%)=(pt0虫口数- pt1虫口数)/pt0虫口数×100
  防治效果(%)=[1-(CK0虫口数×pt1虫口数)/(CK1虫口数×pt0虫口数)]×100
  其中: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虫口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虫口数;CK0—对照区施药前虫口数;CK1—对照区施药后虫口数。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处理A、处理B、处理C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防治效果随剂量递增而增加;处理D的防效
  明显低于处理C的防效;其中处理B与处理D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在试验期间未发现供试药剂对柑桔和周围作物产生药害影响。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好,持效期长,且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施药后15d的防效为83.24%~92.33%,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从经济角度出发,建议使用0.9%阿维菌素乳油2.25mg/kg防治柑桔红蜘蛛,用液量900kg/hm2,采用喷雾方法,对叶正、反两面均匀喷雾。同时要注意选择风力在1级以下的阴天或晴天下午喷施。
  
  4参考文献
  [1] 吴小萍,曾志,吴新华,等.几种药剂对柑桔红蜘蛛的药效试验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9(1):158,137.
其他文献
摘要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探讨了GIS和RS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面的应用方向和模式,以及其应用过程和流程。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P391;TP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267-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进入社会化应用阶段,在土地利用、资
摘要 介绍了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组培苗栽培与管理、苗圃栽培与管理、反季节栽培与管理等内容,从而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43-01    红香椿1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而成,是香椿中的极品,菜、材兼用,鲜嫩的芽菜肥壮、品质优、营养价
摘要使用5%立丰灵防治水稻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7d,喷施5%立丰灵,对于水稻防倒伏、改善株型和增产效果较好,增产率6.17%~10.59%,经济效益显著,可示范推广。  关键词立丰灵;水稻倒伏;防效  中图分类号 S511;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35-02    随着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和高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晚造水稻倒伏现象
摘要介绍了2009年五河县小麦穗蚜重发特点,并分析了重发原因,指出应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小麦穗蚜;危害特点;重发原因;综防措施;安徽五河;2009年  中图分类号S435.122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74-01    麦蚜又名腻虫,为害小麦的蚜
摘要介绍了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南农98-7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料运筹、及时化控、加强田间管理、防虫治病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南农98-7;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83-01    南农98-7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 CpTI双价
摘要介绍了韭菜无公害优质化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与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内容,以期为韭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韭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11-01    陆川县珊罗镇田龙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全年适宜蔬菜露地生产。随着近年各地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建设,田龙村
摘要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通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在紫泥田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长、结实率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4.5kg/667m2,可使水稻产量达到629.57kg/667m2;最佳经济
摘要: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总结了川芎嗪在心血管等方面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和相关作用机制,并对川芎嗪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川芎嗪;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08-02    川芎嗪(四甲基吡嗪)是从伞形科植物川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它具有多种生物和药理活性[1],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重视,进
摘要阐述了2008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指出境外虫源迁入量大、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了对其大发生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安徽寿县;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1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71-0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cis medinalis G.
摘要阐述了一品红在异常温度下的各种表现及其改善方法,以期指导一品红的栽培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一品红;异常温度;表现;改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S162.5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36-01    近年来,一品红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销量的上升,一品红生产发展迅速。在我国华南地区栽培一品红,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冬季时有寒流袭击,加上设施的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