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多年来在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中颇多涉及住房公积金制度,自从知晓安徽工业大学王先柱教授于2014年中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14JZD028),就一直关注这个课题的研究进展,也不断在国内外多个知名学术期刊上看到这个课题团队发表的高质量成果,从中受益很多,为此特别期待看到这个课题的最终成果。近期得知该课题的最终成果不仅顺利通过课题结题评审,还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以《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为题出版,很是期盼。
在收到作者惠赠的样书后,一口气读完,该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前沿性让我叹服。全书共计62万字,分为8篇、23章,依次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公开规范与改革路径。该书体系架构完整,逻辑思路清晰,并有诸多新颖创见。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研究者,对于该成果的出版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想借此机会谈谈阅读该书及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1991年在上海市试点实施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上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金融体系构建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中国住房制度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正是依据这一政策精神,教育部设立了“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也成为这本书的来源。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特别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作了专门说明,要求“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这说明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仍在路上,同时意义重大。
《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对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有诸多指导参考作用。概括而言,该书的突出贡献和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系统回答了有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疑难问题。长期以来,无论是实务工作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都存在着一些疑惑。这些疑惑包括:(1)政府支持居民住房的融资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和各国做法差异性及其可借鉴性;(2)强制性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理论依据和机理是什么;(3)在目前阶段,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功能定位是什么,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是什么。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已经解决住房问题的职工继续缴存的意义何在,对于買不起房或不想买房的缴存职工又意义何在,或住房公积金制度对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他们又能从中如何受益;(4)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的属性该怎么确定;(5)住房公积金以城市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利弊在哪里,是否需要及如何改革;(6)住房公积金的现行决策管理体制机制,是否需要改革,管理中心的属性与功能是否需要改革;(7)住房公积金资金的安全及保值增值如何得到保障。为了回答好上述问题,在承接课题的几年中,课题组成员先后采取了专家座谈会、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稳步推进课题研究。为了集思广益,课题组还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听取各位专家意见和建议,获取住建部门领导和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专家的精准指导,从而逐步厘清了上述疑惑。这些研究成果在本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课题组对上述问题的详细解答对当前政策实践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是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研究视角具有多元性。王先柱教授课题组在2015年和2016年先后组织并实施了两次实地专项问卷调查,深入多个省份和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课题组还使用了相关统计数据和一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数据库。基于此,该书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将住房理论与政策实践深度融合,增强了论述的深度。与此同时,该书不仅从客观层面深入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与作用机制等,而且还从主观层面充分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众态度和社会评价,将以增进民生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寓于科学研究之中,有助于更加科学全面地对住房公积金制度作出评价,也拓宽了研究视野,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三是重点回答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出路。对于如何进一步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该书对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系统性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结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政策改革取向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基于书中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具体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多种可能方案,并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需要重点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即公平公开和规范高效。前者强调的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在覆盖面上持续扩大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新市民群体,后者则强调的是住房公积金需要持续优化使用及监管机制等。而且,该书也明确指出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应成为未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方向。
总结来说,该书为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能够为下一步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在满足全体人民对更高水平宜居安居要求的过程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正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对诸多新挑战新任务。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新时代中的功能定位与体制机制设计,需要一方面加紧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在改革试点创新的基层实践中获得反馈和汲取经验启示,形成良性互动,从而逐步完善。很期盼王先柱教授团队及国内其他研究者未来继续深化理论研究,紧密跟踪各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最新实践,取得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完善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在收到作者惠赠的样书后,一口气读完,该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前沿性让我叹服。全书共计62万字,分为8篇、23章,依次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公开规范与改革路径。该书体系架构完整,逻辑思路清晰,并有诸多新颖创见。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研究者,对于该成果的出版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想借此机会谈谈阅读该书及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1991年在上海市试点实施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上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金融体系构建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中国住房制度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正是依据这一政策精神,教育部设立了“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也成为这本书的来源。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特别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作了专门说明,要求“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这说明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仍在路上,同时意义重大。
《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对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有诸多指导参考作用。概括而言,该书的突出贡献和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系统回答了有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疑难问题。长期以来,无论是实务工作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都存在着一些疑惑。这些疑惑包括:(1)政府支持居民住房的融资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和各国做法差异性及其可借鉴性;(2)强制性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理论依据和机理是什么;(3)在目前阶段,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功能定位是什么,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是什么。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已经解决住房问题的职工继续缴存的意义何在,对于買不起房或不想买房的缴存职工又意义何在,或住房公积金制度对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他们又能从中如何受益;(4)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的属性该怎么确定;(5)住房公积金以城市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利弊在哪里,是否需要及如何改革;(6)住房公积金的现行决策管理体制机制,是否需要改革,管理中心的属性与功能是否需要改革;(7)住房公积金资金的安全及保值增值如何得到保障。为了回答好上述问题,在承接课题的几年中,课题组成员先后采取了专家座谈会、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稳步推进课题研究。为了集思广益,课题组还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听取各位专家意见和建议,获取住建部门领导和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专家的精准指导,从而逐步厘清了上述疑惑。这些研究成果在本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课题组对上述问题的详细解答对当前政策实践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是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研究视角具有多元性。王先柱教授课题组在2015年和2016年先后组织并实施了两次实地专项问卷调查,深入多个省份和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课题组还使用了相关统计数据和一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数据库。基于此,该书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将住房理论与政策实践深度融合,增强了论述的深度。与此同时,该书不仅从客观层面深入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与作用机制等,而且还从主观层面充分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众态度和社会评价,将以增进民生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寓于科学研究之中,有助于更加科学全面地对住房公积金制度作出评价,也拓宽了研究视野,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三是重点回答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出路。对于如何进一步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该书对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系统性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结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政策改革取向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基于书中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具体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多种可能方案,并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需要重点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即公平公开和规范高效。前者强调的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在覆盖面上持续扩大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新市民群体,后者则强调的是住房公积金需要持续优化使用及监管机制等。而且,该书也明确指出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应成为未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方向。
总结来说,该书为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能够为下一步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在满足全体人民对更高水平宜居安居要求的过程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正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对诸多新挑战新任务。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新时代中的功能定位与体制机制设计,需要一方面加紧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在改革试点创新的基层实践中获得反馈和汲取经验启示,形成良性互动,从而逐步完善。很期盼王先柱教授团队及国内其他研究者未来继续深化理论研究,紧密跟踪各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最新实践,取得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完善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