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五度”,实现语文课堂“三级跳”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0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效果可包括三层含义:即教学准备时的预设效果、教学进行中的生成效果、教学活动结束后的(迁移)效果。要真正做到语文课堂的高效就必须实现这三层意义上的“三级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在下面“五度”上做好文章。
  
  一、角度——预设时切入课堂的巧妙程度
  
  设计巧妙的课堂导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或心理定势形成反差,而后通过教学组织者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发挥,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知识的殿堂。
  笔者在执教《诗经》两首时,导入部分: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经·终风》有关俗谓“打喷嚏则为有人思念”这一说法的出处:“终风有口,不日有口。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学生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原本这一说出自诗经,学生恍然大悟。此时,教师出示《诗经》简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少部分是贵族作品。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且多运用双声叠韵、重章复唱、偶句用韵等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两首有名的诗篇。
  这个导入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为后面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作了铺垫,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角度独特。课堂教学的导入预设如能强化这种切入的巧妙程度,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跨出了顺利的第一步。
  
  二、密度——课堂教学知识传授学生活动的密集程度
  
  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预设、生成之间永远不可能画等号。一堂课预设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预设通过哪些活动才能实现的确很重要,预设得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如果设计活动过多,教师就会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的“目的”,而如果设计密度太小,并长此以往,“老牛拖慢车”,“高效”也无从落实。
  笔者在教学《诗经》两首时,第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 “一读知大意”——通过放录音跟读,对照注释读,整体齐读等环节,让学生感知《关雎》大意;2 “二读明思想”
  有学生分组讨论抒情主人公感情、集体反馈、根据理解再读等环节:3 “三读品情味”——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声”“情”“文”“义”等四个方面赏析本诗,理解古人为何把它(《关雎》)冠于三百篇之首。
  
  三、深度——对教学内容独到的领悟程度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文章内容和表达“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首先要吃透文本,对文本的理解必须比学生更深、更新。正所谓“诗咏新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兼葭》的教学,我在让学生和前一篇《关雎》进行对比阅读、整体感知,初步赏析其艺术特色后,将我自己对该诗内容理解以疑问形式抛向学生:“很多人都说这首诗是爱情诗,但老师却觉得完全可理解为是一首抒写诗人理想志向的诗,郭沫若的《炉中煤》是借对‘年轻的女郎’的眷恋来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本课中的‘伊人’就一定是一情人(恋人)吗?我们是否也可以像理解郭老那首诗一样理解本诗呢?”抛出问题后,立即引导学生根据时代背景、《诗经》特征等因素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师的“一石”(对教材的独到理解)激起了“千重浪”(学生对文章产生各种新颖独到的理解)。
  
  四、力度——学生情感的共鸣程度及参与热情度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听众和观众,这就是艺术。”教学艺术也应追求这种效果。新课标对我们触动最大的就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目标而且是长远目标,甚至是最新的目标。
  教学活动如果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参与热情、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这本身就是高效的一种体现,即完美地实现了“教学、效果”中第二层含义。学《诗经》时,笔者导入环节的设计、研讨环节的设计、拓展理解环节的设计,甚至课堂结束的设计(播放邓丽君演唱的,由《蒹葭》改编谱曲的歌曲《在水一方》),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让学生感受了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
  密度、深度,力度的恰当把握,有力地跳出了课堂高效的第二步。
  
  五、远度——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度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渔”,而知“采”,而知“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效。
  笔者就前面所举《诗经》教学案例,第一课时用“一读知大意”“二读明思想”“三读品情味”三个板块,以《关雎》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课的《蒹葭》教学则要求学生要仿照老师第一课时的做法进行比较阅读,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并通过教师的辅导实现知识、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迁移。
  席勒说过:“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内容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和平衡里才可找到。”的确,强化“五度”,不仅符合思维规律,而且适应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做到这些,我们就一定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级跳”。
其他文献
一、对浮选硼镁石捕收剂的考察浮选工艺过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和获得预期的结果,和选用捕收剂的选择性和它的捕收能力直接相关,而每一种捕收剂的性能发挥又都要求有一定的介质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用于口腔清洁,将其应用于牙膏中能够清新口气、增白牙齿、去除牙菌斑、促进牙齿再矿化,保护牙釉质。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掺HA牙膏抗牙本质过敏的效果良好,对高浓度的铬离子的去除作用比较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采矿、冶金、制革等工业排放的重金属废水越来越多。来自矿区、工厂、生活区的污水中含有的多种重金属离子,造成了地表、地下水质的污染
一、文化缺省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超额翻译、欠额翻译和误译。    1 超额翻译  超额翻译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由于增加的信息在原文中并不存在或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很容易被误导。例如,在翻译中式菜肴名称时,正确的翻译不仅能让外国友人亲口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
职业能力包括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胜任社会经济各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专业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承压能力、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几种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就高职财会专业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笔者的想法。    一、财会
目的:   舌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生存率和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早期表现多不被患者重视,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舌癌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缺乏早期无
曾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叫“罗森伯格试验”,讲的是心理研究员提供了一份学生名单,把它交给校方,并说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名单中的学生都是天才,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许多。  其实,提供的这份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研究员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对名单上所有学生要抱着坚定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份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和喜悦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撰写的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根据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党校的科研能力主要是促进教学的能力,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为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服务的能力。加强基层党校的科研能力建设,要善于优化科研结构,调整组织形式,
2004年9月22日,全国戏曲电视剧研讨会在浙江绍兴举行。浙江广电集团副总裁程蔚东主持开幕式。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著名文艺理论家、评论家李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课堂,既是教学的空间场所,又是教学的时间单位。它要求教师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主导的艺术在于充分调动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有效激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检,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