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当”的介词、连词用法形成讨论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使用广泛,含义多样,而且经过不断地使用,最终由最初单一的动词词性,演变出介词、连词、副词等众多用法。本文立足于“当”最初诞生并使用频繁的先秦时期(主要是西周和春秋时期),以具体语料作为研究材料,从语法化角度讨论其介词、连词用法产生的演变机制。
  关键词:当;语法化;介词;连词
  一、“当”语法化的研究
  尽管“当”的语料众多,但研究文献却十分稀少,且大部分都是将其看作助动词进行研究,如段业辉的《中古汉语助动词句法结构论》、孙冬妮的《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等,但上述论著均未涉及“当”的语法化过程。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当”的介词、连词用法产生机制,之所以截取其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先秦时代)进行研究,一是因为这是“当”频繁产生新词性的时期,在其介词、连词用法诞生初期较容易看出演变规律;二是因为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将同一时期所有文献中的用例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对象数量巨大且笔者水平有限,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先秦时期中的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语料进行研究。
  二、“当”的介词用法及形成
  据现有文献记载,“当”产生介词用法是在西周时期,主要有如下两种用法:①引进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在”;②引进事物的对象,相当于“对、面对”。
  首先讨论第一种用法。“当”作介词表“在”的含义,最初是由其动词用法表“是在、处于”之义演变而来。且看动词用法的例子:
  (1)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周易》)
  (2)遇大车当道而覆,立而辟之。(《国语·晋语》)
  例(1)中“当”处于时间名词“殷之末世”“文王与纣之事”之前,作动词,表示“处于”的含义,这也是“在”在现有文献中作动词表“处于”的最早用例,用于时间名词之前。例(2)中“当道而覆”表示“在路中颠覆”,用于处所名词之前。这一系列的动词用法,都是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出现。
  接下来看“当”作介词表“在”含义的例子:
  (3)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墨子》)
  (4)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国语·郑语》)
  (5)当今吾不能与晋争。(《左传·襄公九年》)
  以上三例以例(5)最为典型,该例产生时间较晚,表示其完全演变产生介词的用法。其作动词的用例基本格式为“当+时间名词(空间名词、情况名词)”,整个格式作谓语。但到了例(5)中,句中的谓语是“争”,“当”不再处于中心位置,而是与“今”构成短语作状语,起修饰作用,此时“当”成为介宾结构中典型的介词,由动词向介词的演变完成。
  接下来讨论第二种用法。“当”作介词表“对着”的含义,最初是由其动词用法表“面对”之义演变而来。且看动词和介词用法的例子:
  (6)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左传·文公四年》)
  (7)既歌而入,当户而坐。(《礼记·檀弓上》)
  例(6)中“当”是句子的中心语,意思是“对着”,此例与例(7)有较强的对应性。例(7)中“当户”是介词结构,修饰中心语“坐”,这一演变表示出“当+对象”由中心语位置逐渐弱化成为中心语的修饰成分,通常这一介宾结构的修饰成分处于中心语之前。
  三、“当”的连词用法及形成
  据现有文献记载,“当”产生连词用法是在春秋时期,有两种用法,其一是表假设,其二是表承接,此处由于语料所限仅讨论第一种用法。
  “当”作连词表假设的用法如下所示:
  (8)故当若天降寒势不节。雪霜雨路不时。(《墨子》)
  (9)故当若之二物者。王公大人。示知以尚贤使能为政也。(《墨子》)
  (10)故君子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墨子》)
  (11)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墨子》)
  先看前三个例子。“若”是一个在《墨子》中频繁使用的词,意为“如果”,而“当若”这个结构在《墨子》中的用例多达八个,证明“当”“若”两字可粘连使用,整体一起表达“假设”的含义。而在同一篇文献中“当”亦可单独作为连词使用,很可能是受到“若”的影响,粘连了其“假设”的含义,同时也产生连词的用法。
  除了粘连的影响,还跟其句法结构和做介词的语义有关。如上文所示,“当”作为介词时后接时间名词,表示“在”的含义,那当后面的时间变成一件具体的时间或事件时,“当”就成为连词,表示“在……时”。随着“当”不断被使用,“当”后的事件逐渐泛化成不是一件具体真实的事件,那么此时“当”就有了假设的意义。例(11)中“当”后面的“其于此”就是一种虚拟的情况,此时“当”独立作为连词使用,表示假设。
  综上所述,“当”表假设的连词用法产生,一是受到相連的“若”的含义粘连,二是与自身使用句法结构和词义的演变有关。
  四、总结
  据上文分析,“当”的介词用法产生于春秋时期,有“在”和“面对”两种用法,其中表“在”义的用法是由其表“处于”义的动词用法演变而来,后面接时间名词,而表“面对”义的用法是由其表“面对”一的动词演变而来,后面接面对的对象。“当”的介词演变机制主要是使用过程中句法结构的变化,“当+对象”的结构由最初的中心语位置弱化为修饰语位置,最终成为介宾结构起修饰限定的作用。
  而“当”的连词用法产生于春秋时期,其表假设的用法产生,原因是“当”受到搭配使用的“若”的含义影响,也和自身使用句法结构和词义演变有关。
  参考文献
  [1]龙向平.“当”字副词、介词、连词用法的形成——“当”字语法化及其演变机制浅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2(05).
  [2]CCL语料库检索系统[DB/OL].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gudai
  [3]段业辉.中古汉语助动词句法结构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52-158+160.
  [4]孙冬妮.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
其他文献
《班主任的真情与智慧》这本图书共分为四辑,看完之后我被它里面的案例和如何帮扶那些迷失方向的学生,拨正人生航向的教育方法所吸引,深深被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无尽的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和时刻和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到他们呢?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问题学生”他占比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并不算多,但哪怕有一个两个对于班主任来说都是一种考验。班主任教育的好可以拨正“问题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结构、情感、景物、主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郁达夫作品《迟桂花》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以贯穿作品的“迟桂花”为线索开展分析,将“迟桂花”的特点与小说行文结构及思想内容相结合,呈现出作品中自然美与人性美交融统一的美好意蕴。  小说中郁先生受老朋友翁则生的邀请前来参加婚礼,在这个过程中为翁家山的美景所吸引,并因翁则生妹妹翁莲天真可爱、善良纯洁的淳朴天性和真挚感情而深受触动。较郁达夫早期代表作
期刊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朝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流传千古,穿越时空隧道,于作家王安忆笔下吴侬软语的上海弄堂里重新谱写。弄堂女儿王琦瑶在旧上海四十年的时代变迁中做了一场繁华奢靡的梦,梦里有闺阁和流言,男人和女人,梦想和破灭,自命不凡和自甘堕落……没有宏大的格局,而是截取了旧上海一隅,以一个女人的悲剧来写一座城市的悲剧,看似热闹繁华,却空荡荡地回响着一曲长恨哀歌。  本书第一章极力渲染旧
期刊
摘 要:哲学是什么?哲学对于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哲学与宗教、艺术一样,源自于人类的精神探索与追求,因为其意义的深邃、问题的思辨而显得比较“形而上”,哲学离普通人的生活实际显得比较遥远。本文探讨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如何走进现实生活,如何让哲学在人生当中生发应用的意义和影响,让人的生命与生活更趋和谐、圆满。  关键词:哲学;生活;现实;意义  很多学生从开始上哲学课时起,哲学之于
期刊
摘 要:要实行班级管理,首先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我认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的秘诀就是“爱”。班主任教师要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接纳学生,要以真诚的爱叩开学生的心扉,要用自己的爱心激励后进生,用自己的德行引导后进生,促其自觉转化。  关键词:班主任;师爱;后进生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育人中班主任是至关重
期刊
一、微课的特征  近年来,微课的应用受到热捧,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开始关注、研究微课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这里所说的微课是指用于帮助学生学习的不超过10分钟的短视频。  相对于传统教学,微课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短小精悍。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了注意力十分钟法则,认为人的注意力在学习最开始的十分钟是最集中的,也是效率最高的,之后就会出现明显倦怠。微课的设计正是遵循这一法则。微课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阐述了目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同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时俱进,将校园媒体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结合起来,利用便捷性,借助PU等手机软件,制定体系化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紧抓多样性,多种校园媒体平台并用,打造特色思政教育品牌、依托虚拟性,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发挥校园媒体思政教育时效性,将校园媒体充分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之中。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期刊
摘 要: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是构成文本的基础。本研究使用Wordsmith 8.0、CLAWS等语料研究软件及Excel等统计方法对近五年全国卷I阅读理解文本词汇进行整理、处理、分析和统计,通过研究总结了其文本词汇的形符、类符、词汇类型及词汇特点:考纲内词汇重复率高,高频词多为功能词,从属连词及情态动词对文本难度的增加有直接作用。因此,对词汇教学的启示有:总结高考高频词汇表,重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怎么样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网上交友新时空”框题相关内容,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谈谈笔者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内容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研究透教材章节的具体内容,并合理
期刊
摘 要:舞蹈美育是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深化应用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通过舞蹈教育的推广普及,在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国民的整体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舞蹈美育;素质教育;教育价值;全面发展  舞蹈美育是素质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内容,不仅具有德智体美综合能力培养的功能,还需要核心素养培养的功能,是其他艺术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教学形式。在素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