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写作发现解码写作套路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情况,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可归结为:视角发现—框架搭建—事例选择—理论提升—修改完稿.其中,视角发现是关键.那么,如何思考现象、构思问题、寻找切入,逐步积累成文?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平时,感于心,善于寻,了解写作发现之途径;勤于思,乐于理,知道写作发现之策略;实于真,重于行,明确写作发现之原则,从而在不断积累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写作发现的敏锐度,以更好地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升.
其他文献
提到“中国故事”,大多数人可能无从讲起.毕竟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若一一讲起,恐怕要讲到海枯石烂.不必说那经久不衰的四大名著,不必说那源远流长的国粹京剧,也不必说那刚劲有力的中国武术,单是行云流水的笔墨,就足以我娓娓道来的了.对于我来说,生活就是一篇最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rn在我的家乡,有一片斑驳的老墙,以自己的残躯承载着上百年的历史.村中的行道由各组石阶组成,蜿蜒延伸而四通八达.拾级而上,石阶两旁长着苔藓或蕨类植物,没有狗吠鸡鸣,宁静而不寂静.走在泥土堆积成的道路上,还时不时能闻到粪便的气味.记忆中一
期刊
故事是有力量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温暖氛围;可以化难为易,吸引学生注意;也可以升华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故事引入课堂教学,要注意故事类型及其呈现方式,还要注意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诸多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化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不同理论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动态演进过程.其科学性阐释的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中国化,时代性阐释的是中国化成什么,实践性阐释的是怎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承接与耦合过程.
主题单元复习是一种创新复习策略.在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点、线、面、体”的环节结合,“点点”突破,“线线”勾连,“面面”俱到,“体系”构建,将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有效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而言,需要结合课程性质与课程内容,而非生搬硬套、面面俱到.文化自信则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关键切入点.以革命文化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逻辑理路:文化自信在纲要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逻辑起点;革命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渊源关联促发了逻辑生成;注重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实践养成、构建协调保障机制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诉求构成了逻辑目标.
思政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经常让缺乏生活经历的学生产生各种学习障碍和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实施微研究式学习活动,通过面对面的家常式交流,化解课程原理难点、熟知最新时政热点、解读扰人的生活现象、实现学科学习的融合.这种微研究式学习活动是思政学习的组成部分,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是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的统一.
马克思生命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学批判理论,它不是批判或否定“人学”存在的重要意义或价值,而是对以往不成熟的人学生命思想进行批判和超越,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蔑视人的非人生命现象进行抨击和反抗,试图找到拯救人之生命的基本途径.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时代产物,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法治知识学习,提升学生法治素养.透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修订变化,以专题式教学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展开丰富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主题学习通过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自主建构知识,这一过程关注学生发展、重视素养培育.为了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资源意识,从多角度开发课堂教学资源以促进主题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和素养提升.因此,在主题学习视域下要深度开发学生资源,促进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创新转化教材资源,推动教学从教好教材到用好教材;精心选取时政资源,使教学从能力提升进阶到素养培育.
在数字化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为思政教育数字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但是信息洪流也对思政教育专业化提出了现实要求,这就需要实现思政教育数字化与专业化融合.专业化与数字化是目的 与工具的关系,专业化为数字化指明发展方向,数字化为专业化提供技术支持.二者融合能够实现思政教育在理念上的精准、实践上的高效、评价上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