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险当成投资是最大的谬误

来源 :私人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涨了,基金升了,无论是开户股民还是基民都创造了历史纪录,而保险,作为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却出现了萎缩的迹象,分红保单因收益不高遭遇退保潮,甚至还出现退保买股票等极端事例。面对投资者的这种心态,保险公司高层将如何解答?作为一般民众,该如何更合理地购买保险?值此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成立3周年之际,本刊对话该公司总经理、著名保险专家高昭文先生。
  高昭文: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数学院精算统计系硕士毕业。曾任职于美国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安泰(荷兰)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1998年加入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曾先后担任精算企划部经理,投资部经理精算企划部总经理、资深副总经理等职位。
  
  保险不是投资品而是消费品
  
  《私人理财》:当前,股票和基金投资收益颇高,很多人将手中的资金都投入了股票和基金,不少保险产品还出现了退保潮。有业内人士认为,投资市场上的高收益,将会在短期内影响到居民对保险的投入,请问您对此问题的看法?
  高昭文:确实有很多人看重保险的投资回报,这样的观念偏差是因为民众对保险功能不了解所造成的。他们都错误地将保险当作一种投资看待,并且用与其他投资项目相比较,哪里有钱赚便往哪里投,这种逐利而为的做法是对保险的最大误解。
  事实上,保险是不能算回报率的。因为它本身就不是投资产品,而是一种消费。因为人人都有可能出意外,而保险正是为人们在出现意外以后,提供一份保障,这种保障人人都需要,这跟赚多少钱没有任何关系。我们都知道人都要吃饭的,不可能为了赚钱,连饭都不吃,保险也是,不管你赚了多少钱,当意外来的时候,总是需要有一份保障,以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保障,就是保险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作为一种消费品,保险的收益肯定不如其他投资产品,拿保险与其他投资产品收益相比较,以决定是否买保险,根本就是一种谬误,但这种谬误却始终存在,并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
  《私人理财》: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保险产生这样的误解呢?
  高昭文:造成人们购买保险只重投资回报,不重保障的行为,是与内地保险市场发展时间太短有关。
  西方国家的保险业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当保险观念在消费者当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才出现具有投资作用的保险产品。而保险在中国出现只有短短的20年,当中国人还不知道保险为何物时,市场上便出现了具备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并有许多代理人进行大肆渲染保险的投资收益,从而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其实人们将保险错当投资工具,比他们不知道保险还要糟,因为当他们发现保险不能满足他们的投资愿望时,便会抛弃保险,转而投向另一种有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这种行为,这对保险本身而言伤害极大。
  究其根源,是因为保险业与世界接轨太快所造成的。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市场发展要与世界接轨,但这需要时间来过渡。保险业在出现的时间太短,发展又太快,这就很容易出现重大偏差,将保险当作投资,就是保险为快速发展,而发生的一个极大的失误。而这些失误又给整个保险业本身造了成极大的危害。与世界接轨得太快,如果基本方向没有把握好,则有可能会演变成出轨或越轨。这需要我们和广大消费者努力并及时加以改正的。
  
  保险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私人理财》:除了误将保险当作投资以外,您认为人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还存在那些误区?
  高昭文:我从台湾来,感到内地人明显缺乏保险意识。内地人参与保险无论是密度还是深度,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像广州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保险发展也跟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在内地有很多人没有保险方面的意识。就这方面,对保险公司来说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加强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另外一种误区则存在与保险代理人之中。很多保险代理人希望保险公司能够提供一种走遍天下都能吃得开的保险产品,这个产品可以好到适合所有地方和所有行业的人。但,对于投保人而言,保险产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特点,所需要的保险产品也是千差万别,代理人必须根据客户不同的特点和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做,以提供最适合客户的保险产品。指望能用一个产品满足所有的客户,这是不可能的。
  《私人理财》:如今人们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而保险又是重要的理财产品之一,那不同经济层次的个人该如何正确利用保险来理财呢?
  高昭文:人人都需要保险。购买保险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目前仍有不少人认为,保险是一种富人的消费,或者是当衣食无忧时才需要考虑的消费,我认为恰恰相反,越是穷人越需要买保险,他们可以通过保险防范风险,从而打好理财的基础。因为穷人抗风险能力极差,当意外来临的时候,没有多余的资金应付风险来临后的支出,这个时候,保险对于一个钱不是很多的人或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收入较低的不同人群,购买保险还是有区别的。譬如,对于刚出社会不久,没有太多积蓄的人来说,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像意外险和定期保险这类收费低保障高的产品。而对于已经组建家庭的人而言,家庭是需要有一定储蓄的,在购买保险可以考虑一些以储蓄型的保险,如健康险、重疾险等。当然,意外险也必不可少,因为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意外险每年只需要支付150元左右,在意外发生时,就可以获得20万高额的保障,是一种典型的低保费高保障的消费型保险。所以,无论是那类人群购买保险,意外险都是必须的。
  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保险同样非常重要。他们在购买一切所需的保险保障时,可以适当考虑购买具有一定投资收益的保险。此外,年金保险也应当考虑,因为购买年金保险可以使这些高收入者在退休后,仍可以维持高品质的生活。尤其是年纪在45岁以上的人,适当购买年金保险提前规划晚年生活,非常必要。
  
  理财,首先考虑保障问题
  
  《私人理财》:作为保险公司的高管,请您谈一下自己对理财看法。同时我们也想知道,您每年用于保险的金额是多少?
  高昭文:我在理财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保障。因为我认为,风险控制在理财过程中,始终要摆在第一位的,只有当风险都处于控制中,才会去考虑作其他方面的投资和消费。而保险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保障功能,它使我们在风险来临前,就已经将这些风险给屏蔽掉了。正以为此,我不仅为自己购买了足够的保险,还为我的家人购买了所有一切必须保障的保险。
  此外,我其他方面的投资就是购买基金了。虽然现在内地股市很火,但个人的投资能力是无法与专业机构相比的,而且我的工作非常繁忙,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研究投资方面的事宜,而购买基金等于是将钱交给专业人士管理,自己不用花时间去钻研,对于像我这样没时间的人来说,购买基金是最好的选择。
  在购买基金时,我会选择定期定投的方式,这相当于每月定期存入一笔钱,之后坐享收益就可以了。
  至于我每年投入的保费有多少,很抱歉,我从来没有算过。
  因为我认为购买保险,保费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最重要的是,保额有多少,因为保额表明了购买的保险能给我多大的保障。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个人所需的保额是多少。
  此外,根据科学的算法,一个人的保额应该是个人年收入的10倍以上,这样才有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当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足够的资金去承受。
其他文献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一,并且扮演心理指导先行者的角色,由于他们自身的工作性质,既要作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又要作好"学生日常管理者",偶尔在工作中会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要约收购法律制度的缺陷、不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导致上市公司股份协议收购大量发生的原因,应进一步完善协议收购程序、义务规范。
[摘要]中学阶段是人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在中学阶段所不容忽视的。因此,每位中学教师都应当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环境和沟通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作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沟通;思想教育
[摘要]班主任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的一线管理服务工作,在多校区办学情况下,其工作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加。深入分析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下学生班级工作的特点,思考如何增强班主任工作实效性对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班主任工作;实效性
作为一名山村信息技术教师,我深知,山村学生们感知计算机相关知识是少之又少的,对他(她)们来说,信息技术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让陌生的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可以拉近信息技术与山村学生们的距离和隔阂,让我的学生真正感知五彩缤纷、变化多端的信息技术。    一、情境创设能拉近信息技术与学生们的距离    1、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营造
中国银行(601988)在2007年里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多少惊喜,但天资优良的中国银行,目前却是银行股中估值最低,股价最低的个股。随着股揸期货的即将推出和奥运的临近,这只被人遗忘的金
布坎南在其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把参与政治过程的当事人看作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把政府决策活动的前提当作公共物品供给成本最小化和税收收益最大化的活动。事实上,这就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运用公共权力谋求个人私利最大化的过程。所以。在公共实践过程中,公共权力追求倾向于效率,其结果就会偏离公平正义的底线。    一、公共权力的来源及其特征    什么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从字面上讲就是“公共
估值、业绩和信心是决定市场方向的三大因素,正常情况下,信心的基石依然是业绩和估值,所以未来市场的走向主要还是要看业绩和估值。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当2008年动态市盈率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