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常听人说美国人崇尚DIY,就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小到组装电脑,大到修个家具,尽量不求人,后来这种精神衍生出DIY文化,我理解其主要内涵就是独立二字。来到美国后,我切身感受到,DIY文化似乎已经成了美国人的性格,从小娃娃到老年人的身上都能看到DIY文化的影子。
我的外孙女凯瑟琳出生在美国,两岁的时候上了幼儿园。入园后的第二天早上离开家门时,她姥姥照例习惯地要帮她穿外衣,没想到凯瑟琳自己拿起外衣,对姥姥说:“我会了,自己来!”接着,就把解开扣的外衣往前面一摆,然后将两只手伸进两只袖子,很麻利地往后一套,将外套穿上了。
几个大人对孩子的进步大加赞扬,可这只是个开始。从那以后,外孙女陆续学会了自己穿内衣,坐车自己扣安全带,吃饭也不用别人帮忙了;2岁半时,终于扔掉了尿不湿,自己可以独立大小便了。每当她学会一样本领,当别人再帮助她时,她就会说“我会了,自己来” 。
她姥姥不免有些失落,觉得自己这么快就“失业”了,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我女儿告诉老伴,美国孩子上幼儿园后,第一课就是学习“自己的事就要学会自己干”,这也就是美国的DIY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事实上,美国孩子从小是以独立的个体被教育长大的,他们不是父母的财产,也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完全平等独立的存在,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小时候主要是生活上的事DIY,到了高中这个阶段,孩子就开始寻求经济独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在打工餐馆的故事当初在国内传为佳话,但在美国,这事可能算不上新闻,因为太普通了,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假期打工。有挣钱买车、挣油费的;有为大学学费做准备的;哪怕没有远大理想,也挣点零花钱。美国人到了16岁左右,如果还不够经济独立,是很没有面子的。同学之间一起上个餐馆,如果有人抢着付錢,同桌的人和这家伙的交情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因为这等于说别人没有独立精神。
美籍华人钱永健博士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候,国内首次报道的标题是“钱学森堂侄和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公众由此才知道“两钱”之间的血缘关系,更有敏锐的记者找到钱学森的家人,希望挖出更多的佳话来,但被钱家告知,情况属实,但两家并没有多少来往,这让媒体大感意外。这就是一次观念碰撞,中国人认为家族有这种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美国人则认为叔叔再厉害,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的女婿在美国一家有名的大公司工作。今年,公司继续扩大规模,接连几次面向社会招聘员工,一个岗位常常是几十人、几百人竞争。女婿是负责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电话初试官。
有一天晚上,女婿和一位应试者聊了不到5分钟便高兴地挂上了电话。我一打听,原来这位电话初试者是女婿原来的好同事,以女婿对他的了解,他负责这份工作绰绰有余。
面试官是熟人,又评价这么高,想来这位老同事一定顺利过初试。第二天,我特意向女婿打听那位同事的应试结果。谁知,女婿告诉我,那位老同事已经先行向公司人事部提出电话初始回避,人事部又为他重新安排了新的电话初试官。
那位同事对他说:“我能行!”后来,那位同事果然自己通过层层筛选,从近百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可心的工作。
美国老年人退休之后,身体强壮又有一技之长的,大多选择当义工。真正安度晚年的,一般也会选择乘坐飞机、房车或游艇四处旅游。凡事DIY,不给别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子女,这可以说是他们的信条。
一个朋友的父母,80多岁了,住在另一个城市。我问:为什么不让父母住得近些呢?这样多少有个照应。他回答说,老人不同意。因为在他们看来,独立一失,那就意味着真老了,没有价值了。
这样的老人我也遇到过一对。
今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我和老伴陪女儿带着外孙女到西雅图一家医院去体检。刚坐下不久,候诊室的门就打开了,一位看上去有80多岁的老爷子推着轮椅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老爷子走路有些跛脚,一步一晃。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太太,看上去也有80岁左右了,脸上满是褶皱,嘴角倒是笑盈盈的。
看他们出行辛苦,女儿忍不住问道:“你们是自己来医院的吗?”老爷子略一停顿,然后笑着对我女儿说:“我们的孩子们也来了!”女儿下意识地前后看了几眼,不见一人,老太太笑呵呵地插话,“他们就在你的眼前呀!”女儿真有些莫名其妙了。老太太见状,笑着指着老爷子说道:“这就是我的儿子呀!”老爷子也指着老太太说:“这就是我的女儿呀!”我和老伴与女儿全都大笑起来。
聊起来才知道,这对老人的子女,都很孝顺,但他们不愿和任何一个孩子一起生活,“我们还没老到要靠别人,再说我们自己就是对方的子女嘛,就是岁数大些,加起来165岁。”老爷子笑眯眯地说,“女儿这次本来不打算来体检,当然她是心疼我,不过我告诉她咱们还要再活165岁,她才跟我来体检的!”老太太也说“是的、是的”,边说边把头靠在老爷子的肩头,那幸福的神情,仿佛仍在热恋中。
老爷子推着老伴走出门外自己的车前,想把老伴抱进去。我紧随其后,示意要帮忙,他一边向我摇手一边向我说着“谢谢,这样的事我还能做”。
在美国,即使是助人为乐,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对老年人尤其要如此。反之,会使对方不舒服,甚至会误解你怀疑他的能力,这也是他们DIY文化精神的体现。我只好在一旁看着老爷子满头大汗地把老太太抱进车里。老太太则很享受这一刻,始终幸福地闭着眼睛。
我的外孙女凯瑟琳出生在美国,两岁的时候上了幼儿园。入园后的第二天早上离开家门时,她姥姥照例习惯地要帮她穿外衣,没想到凯瑟琳自己拿起外衣,对姥姥说:“我会了,自己来!”接着,就把解开扣的外衣往前面一摆,然后将两只手伸进两只袖子,很麻利地往后一套,将外套穿上了。
几个大人对孩子的进步大加赞扬,可这只是个开始。从那以后,外孙女陆续学会了自己穿内衣,坐车自己扣安全带,吃饭也不用别人帮忙了;2岁半时,终于扔掉了尿不湿,自己可以独立大小便了。每当她学会一样本领,当别人再帮助她时,她就会说“我会了,自己来” 。
她姥姥不免有些失落,觉得自己这么快就“失业”了,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我女儿告诉老伴,美国孩子上幼儿园后,第一课就是学习“自己的事就要学会自己干”,这也就是美国的DIY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事实上,美国孩子从小是以独立的个体被教育长大的,他们不是父母的财产,也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完全平等独立的存在,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小时候主要是生活上的事DIY,到了高中这个阶段,孩子就开始寻求经济独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在打工餐馆的故事当初在国内传为佳话,但在美国,这事可能算不上新闻,因为太普通了,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假期打工。有挣钱买车、挣油费的;有为大学学费做准备的;哪怕没有远大理想,也挣点零花钱。美国人到了16岁左右,如果还不够经济独立,是很没有面子的。同学之间一起上个餐馆,如果有人抢着付錢,同桌的人和这家伙的交情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因为这等于说别人没有独立精神。
美籍华人钱永健博士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候,国内首次报道的标题是“钱学森堂侄和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公众由此才知道“两钱”之间的血缘关系,更有敏锐的记者找到钱学森的家人,希望挖出更多的佳话来,但被钱家告知,情况属实,但两家并没有多少来往,这让媒体大感意外。这就是一次观念碰撞,中国人认为家族有这种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美国人则认为叔叔再厉害,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的女婿在美国一家有名的大公司工作。今年,公司继续扩大规模,接连几次面向社会招聘员工,一个岗位常常是几十人、几百人竞争。女婿是负责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电话初试官。
有一天晚上,女婿和一位应试者聊了不到5分钟便高兴地挂上了电话。我一打听,原来这位电话初试者是女婿原来的好同事,以女婿对他的了解,他负责这份工作绰绰有余。
面试官是熟人,又评价这么高,想来这位老同事一定顺利过初试。第二天,我特意向女婿打听那位同事的应试结果。谁知,女婿告诉我,那位老同事已经先行向公司人事部提出电话初始回避,人事部又为他重新安排了新的电话初试官。
那位同事对他说:“我能行!”后来,那位同事果然自己通过层层筛选,从近百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可心的工作。
美国老年人退休之后,身体强壮又有一技之长的,大多选择当义工。真正安度晚年的,一般也会选择乘坐飞机、房车或游艇四处旅游。凡事DIY,不给别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子女,这可以说是他们的信条。
一个朋友的父母,80多岁了,住在另一个城市。我问:为什么不让父母住得近些呢?这样多少有个照应。他回答说,老人不同意。因为在他们看来,独立一失,那就意味着真老了,没有价值了。
这样的老人我也遇到过一对。
今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我和老伴陪女儿带着外孙女到西雅图一家医院去体检。刚坐下不久,候诊室的门就打开了,一位看上去有80多岁的老爷子推着轮椅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老爷子走路有些跛脚,一步一晃。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太太,看上去也有80岁左右了,脸上满是褶皱,嘴角倒是笑盈盈的。
看他们出行辛苦,女儿忍不住问道:“你们是自己来医院的吗?”老爷子略一停顿,然后笑着对我女儿说:“我们的孩子们也来了!”女儿下意识地前后看了几眼,不见一人,老太太笑呵呵地插话,“他们就在你的眼前呀!”女儿真有些莫名其妙了。老太太见状,笑着指着老爷子说道:“这就是我的儿子呀!”老爷子也指着老太太说:“这就是我的女儿呀!”我和老伴与女儿全都大笑起来。
聊起来才知道,这对老人的子女,都很孝顺,但他们不愿和任何一个孩子一起生活,“我们还没老到要靠别人,再说我们自己就是对方的子女嘛,就是岁数大些,加起来165岁。”老爷子笑眯眯地说,“女儿这次本来不打算来体检,当然她是心疼我,不过我告诉她咱们还要再活165岁,她才跟我来体检的!”老太太也说“是的、是的”,边说边把头靠在老爷子的肩头,那幸福的神情,仿佛仍在热恋中。
老爷子推着老伴走出门外自己的车前,想把老伴抱进去。我紧随其后,示意要帮忙,他一边向我摇手一边向我说着“谢谢,这样的事我还能做”。
在美国,即使是助人为乐,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对老年人尤其要如此。反之,会使对方不舒服,甚至会误解你怀疑他的能力,这也是他们DIY文化精神的体现。我只好在一旁看着老爷子满头大汗地把老太太抱进车里。老太太则很享受这一刻,始终幸福地闭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