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年增长率超过100%的导航电子地图市场万分红火,但是,标准缺失、恶性竞争等现状又不断冲击着这个产业……
旷日持久的“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终于一锤定音。
记者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获悉,备受瞩目的瑞图万方公司诉凯立德公司《335城市》地图侵犯其知识产权一案于7月24日正式终审结案,被告方凯立德败诉。随即,原被告双方均向本报确认了该消息。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在调查中,凯立德公司的内部人员向记者反映:凯利德已经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瑞图万方涉嫌抄袭凯立德更早的2006年3月版产品,该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如今,在GPS市场急速扩张的带动下,导航电子地图行业正在经历着痛苦的蜕变:一方面,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快速膨胀,以年增长率超过100%的速度成长;另一方面,导航电子地图市场无行业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山寨”地图鱼目混杂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如何规范已成为当务之急。
暗斗升级为明争
2007年4月,瑞图万方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凯立德《335城市》地图涉嫌抄袭其2006年4月版地图,长达1年多的诉讼序幕从此拉开。正当舆论热烈讨论孰是孰非的当头,2007年7月,又一大导航电子地图商四维图新加入了诉讼的行列,同样以侵犯电子地图产品版权为由将凯立德告上法庭。
今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瑞图万方状告凯立德一案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凯立德,以及销售装载有涉案侵权作品的导航仪的北京中微恒业商贸中心立即停止出版、销售和使用侵权的“凯立德全国导航电子地图(335城市)”,并在媒体上公开刊登赔礼道歉声明,赔偿原告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及承担原告诉讼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年7月11日,与长地万方(瑞图万方公司关联的子公司)、凯立德一样,同样手握国家测绘局甲级测绘资质的四维图新也曾将凯立德送上了被告席,理由同样是导航电子地图涉嫌侵权。采访时,凯立德认为:侵权案实质上是名誉之争,案件会对企业形象造成危害,但由于电子地图每年都要更新2~4次,瑞图万方起诉的是凯立德2006年的产品,而现在的产品是2007、2008款,因而,这一事件对销售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
一系列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凯立德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然而,就在“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终审结果出台之前,事件就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凯立德市场部廖先生向记者证实,凯立德已于2007年7月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瑞图万方和长地万方侵犯凯立德著作权,案件目前正在审理之中。
如此一来,原被告双方的角色大逆转,让原本备受关注的导航第一案显得更为曲折。廖先生表示,凯立德已经起诉瑞图万方的产品抄袭了其更早的产品(243城市版)地图,原因是发现瑞图万方的“道道通”相关产品与之有几处雷同。
廖先生向记者表示,瑞图万方公司在各种场合有意夸大事实,试图造成凯立德已经被“停止生产、禁止销售”的假象。他告诉记者:“迫于种种压力,我们要出来面对公众,告诉大家,凯立德目前一切生产销售情况良好,各项产品均在正常销售。”
为此,记者致电瑞图万方公司,该公司市场部卢德华表示:“事实上,好帮手等一些大品牌在2007年相继停止使用凯立德地图,目前市场上少量的产品还有,都是清理库存的需要。”而当问及停用原因时,卢德华表示:“大品牌注重长远发展与品牌形象,你可以看到,四维图新和瑞图万方是把凯立德和客户一起告的,硬件上预装没有授权的地图,一样属于侵权行为。”
同时,卢德华还披露了凯利德起诉瑞图万方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互相起诉来搅乱视听。他们认为,地图都是地理信息的反映,你可以说我抄你的,我也可以说你抄我的,所以他们在深圳起诉我们。不过这意义不大,在审查‘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时,北京法院已经证明我们地图出来时间比他们早。”
已经败诉的被告同时还担纲原告的身份,这让逐渐清晰的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侵权之争”显得扑朔迷离。
除上述两家之外,包括灵图、四维图新等在内的厂商也难以独善其身。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导航电子地图市场排名靠前的品牌之间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除了由于侵权引发的诉讼之外,相互之间的口水战和竞争并不少见。
2007年至今,在网络上不断爆出灵图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保护等信息,还有人自称是灵图被裁员工,自爆灵图大量裁员。而今年6月5日,灵图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完全否认了这一传言,称其为“虚假消息”,始作俑者正是其竞争对手。
瑞图万方起诉凯立德的案件之后,网络上出现消息称瑞图万方此次用于证据保全的1000万元现金,是从广东盈腾担保公司借来的,而瑞图万方否认了这一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导航电子市场正在经历成长之痛。这体现了整个市场虽大,但远未成熟的现状。
电子地图与山寨GPS
作为电子地图的最主要载体,GPS导航仪的市场走向左右着电子地图市场的发展。而目前电子地图市场的竞争,与GPS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
记者在中关村一带GPS导航仪市场走访时了解到,目前GPS产品的价格参差不齐,一款同样配置、同样档次的GPS,有高达6000多元的售价,也有便宜的产品仅售800元。
据了解,正版的GPS导航仪的价格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嵌入式GPS的价格则在3000元左右(3000元的价格是指原来车上带有DVD显示屏的,如果要重新安装显示屏,价格会相当高)。
中关村E世界一位专营GPS等手持设备的店长称,“低于1000元的GPS实用性与可靠性基本就没有什么保证了。”该夏姓店长向记者表示,使用正版地图的厂家都要向地图厂家支出昂贵的费用。并且这些厂家会要求消费者定期到售后维修点升级,每次升级费在200元至300元不等。而使用未授权地图的厂家,由于地图都是自己集成的,不提供升级,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地图费用。
夏店长向记者透露,作为GPS核心部分的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量是判断GPS质量的关键。她表示:“目前市场有一些GPS,都是用DIY的方式而成的,这些GPS大多数会用一些MP4作为硬件,采用的地图也是未经授权的。这样的GPS没有后续服务,地图无法及时升级,甚至很多GPS买回去因为未授权地图的原因而无法使用。”
同樣在中关村,另外一位经营GPS的摊主向记者透露:“GPS的技术门槛低,容易做。谁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千元以下的GPS肯定不会带有正版地图,许多低价GPS来货时都是‘裸机’,根本没有地图,到货之后自己安装集成地图之后进行销售,所以才能卖出超低价格。”
来自银行联合信息中心旗下资讯公司出具的报告表示,由于GPS设备本身的硬件技术含量并不高,其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导航软件和地图资源,因此,后者就成为各生产企业抢夺的重点。而电子导航地图是技术、劳动、资金密集产业。从事电子导航地图的成本非常高,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测绘队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市场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导航软件生产竞争显得十分激烈。
《公约》新气象
伴随GPS与移动手机相互渗透,前者借助于移动手机的爆发增长,其市场也将出现快速扩容。据iSuppli预测,随着GPS掌上手机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中国国内GPS手机2011年的销售量将达到1650万部,比2007年的140万部增长10倍以上。
产品市场如此巨大,必然吸引众多商家的参与。在2003年,国内生产GPS的企业仅有宇达电通公司一家,而现在全国竟有300多家企业在同时生产。与生产企业疯狂增长相伴,GPS销量也是急速上升,业内均十分看好近几年产品的销售情况,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从2006到2009年,中国GPS市场年销量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接近100亿元。
在这个前提下,今年5月份,我国首部导航定位行业的自律公约——《中国导航定位行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出台,值得注意的是,该公约首次将“知识产权”和“行业形象”列为重点的保护对象,违反公约者将成为众矢之的。
记者了解到,该公约是GPS及导航电子地图领域首个有约束效力的行业公约。在上述两个领域,《公约》的问世无疑带来一缕清风——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公约》无疑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除了政府和协会对行业规范度非常重视之外,许多规范的硬件厂商对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健康度也很关注。华旗负责爱国者GPS车载的项目经理郭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我们在关注这些变化,从长远来讲,地图商家最终会越来越少,真正发展壮大的一定是洞悉市场变化,把握市场需求的厂家,这种情况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明朗。”
同时对于非授权地图的危害,他也坦言:“我们非常关注地图数据来源,使用起来是否易用,更新速度与双方配合力度,GPS产品分为软硬件两部分,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挠,所以保障品质是我们先决条件。”
链接:中国导航定位行业自律公约(摘要)
●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支持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反对采用一切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市场竞争。
●遵守国家相关技术和管理标准,严格产品质量控制,坚持质量第一,取信于民的方针。
●提倡同业间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反对损害行业形象和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行为。
●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以任何方式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与合法权益。
●要强化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反对以任何形式和方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协会各成员单位间发生争议时,争议各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争取以协商的方式解决,也可请求公约执行机构进行调解,自觉维护行业团结,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公约成员单位违反本公约,造成不良影响,经查证属实的,由公约执行机构视不同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情节和后果极为严重者,经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也可取消会员资格。
旷日持久的“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终于一锤定音。
记者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获悉,备受瞩目的瑞图万方公司诉凯立德公司《335城市》地图侵犯其知识产权一案于7月24日正式终审结案,被告方凯立德败诉。随即,原被告双方均向本报确认了该消息。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在调查中,凯立德公司的内部人员向记者反映:凯利德已经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瑞图万方涉嫌抄袭凯立德更早的2006年3月版产品,该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如今,在GPS市场急速扩张的带动下,导航电子地图行业正在经历着痛苦的蜕变:一方面,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快速膨胀,以年增长率超过100%的速度成长;另一方面,导航电子地图市场无行业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山寨”地图鱼目混杂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如何规范已成为当务之急。
暗斗升级为明争
2007年4月,瑞图万方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凯立德《335城市》地图涉嫌抄袭其2006年4月版地图,长达1年多的诉讼序幕从此拉开。正当舆论热烈讨论孰是孰非的当头,2007年7月,又一大导航电子地图商四维图新加入了诉讼的行列,同样以侵犯电子地图产品版权为由将凯立德告上法庭。
今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瑞图万方状告凯立德一案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凯立德,以及销售装载有涉案侵权作品的导航仪的北京中微恒业商贸中心立即停止出版、销售和使用侵权的“凯立德全国导航电子地图(335城市)”,并在媒体上公开刊登赔礼道歉声明,赔偿原告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及承担原告诉讼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年7月11日,与长地万方(瑞图万方公司关联的子公司)、凯立德一样,同样手握国家测绘局甲级测绘资质的四维图新也曾将凯立德送上了被告席,理由同样是导航电子地图涉嫌侵权。采访时,凯立德认为:侵权案实质上是名誉之争,案件会对企业形象造成危害,但由于电子地图每年都要更新2~4次,瑞图万方起诉的是凯立德2006年的产品,而现在的产品是2007、2008款,因而,这一事件对销售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
一系列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凯立德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然而,就在“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终审结果出台之前,事件就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凯立德市场部廖先生向记者证实,凯立德已于2007年7月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瑞图万方和长地万方侵犯凯立德著作权,案件目前正在审理之中。
如此一来,原被告双方的角色大逆转,让原本备受关注的导航第一案显得更为曲折。廖先生表示,凯立德已经起诉瑞图万方的产品抄袭了其更早的产品(243城市版)地图,原因是发现瑞图万方的“道道通”相关产品与之有几处雷同。
廖先生向记者表示,瑞图万方公司在各种场合有意夸大事实,试图造成凯立德已经被“停止生产、禁止销售”的假象。他告诉记者:“迫于种种压力,我们要出来面对公众,告诉大家,凯立德目前一切生产销售情况良好,各项产品均在正常销售。”
为此,记者致电瑞图万方公司,该公司市场部卢德华表示:“事实上,好帮手等一些大品牌在2007年相继停止使用凯立德地图,目前市场上少量的产品还有,都是清理库存的需要。”而当问及停用原因时,卢德华表示:“大品牌注重长远发展与品牌形象,你可以看到,四维图新和瑞图万方是把凯立德和客户一起告的,硬件上预装没有授权的地图,一样属于侵权行为。”
同时,卢德华还披露了凯利德起诉瑞图万方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互相起诉来搅乱视听。他们认为,地图都是地理信息的反映,你可以说我抄你的,我也可以说你抄我的,所以他们在深圳起诉我们。不过这意义不大,在审查‘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时,北京法院已经证明我们地图出来时间比他们早。”
已经败诉的被告同时还担纲原告的身份,这让逐渐清晰的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侵权之争”显得扑朔迷离。
除上述两家之外,包括灵图、四维图新等在内的厂商也难以独善其身。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导航电子地图市场排名靠前的品牌之间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除了由于侵权引发的诉讼之外,相互之间的口水战和竞争并不少见。
2007年至今,在网络上不断爆出灵图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保护等信息,还有人自称是灵图被裁员工,自爆灵图大量裁员。而今年6月5日,灵图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完全否认了这一传言,称其为“虚假消息”,始作俑者正是其竞争对手。
瑞图万方起诉凯立德的案件之后,网络上出现消息称瑞图万方此次用于证据保全的1000万元现金,是从广东盈腾担保公司借来的,而瑞图万方否认了这一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导航电子市场正在经历成长之痛。这体现了整个市场虽大,但远未成熟的现状。
电子地图与山寨GPS
作为电子地图的最主要载体,GPS导航仪的市场走向左右着电子地图市场的发展。而目前电子地图市场的竞争,与GPS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
记者在中关村一带GPS导航仪市场走访时了解到,目前GPS产品的价格参差不齐,一款同样配置、同样档次的GPS,有高达6000多元的售价,也有便宜的产品仅售800元。
据了解,正版的GPS导航仪的价格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嵌入式GPS的价格则在3000元左右(3000元的价格是指原来车上带有DVD显示屏的,如果要重新安装显示屏,价格会相当高)。
中关村E世界一位专营GPS等手持设备的店长称,“低于1000元的GPS实用性与可靠性基本就没有什么保证了。”该夏姓店长向记者表示,使用正版地图的厂家都要向地图厂家支出昂贵的费用。并且这些厂家会要求消费者定期到售后维修点升级,每次升级费在200元至300元不等。而使用未授权地图的厂家,由于地图都是自己集成的,不提供升级,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地图费用。
夏店长向记者透露,作为GPS核心部分的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量是判断GPS质量的关键。她表示:“目前市场有一些GPS,都是用DIY的方式而成的,这些GPS大多数会用一些MP4作为硬件,采用的地图也是未经授权的。这样的GPS没有后续服务,地图无法及时升级,甚至很多GPS买回去因为未授权地图的原因而无法使用。”
同樣在中关村,另外一位经营GPS的摊主向记者透露:“GPS的技术门槛低,容易做。谁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千元以下的GPS肯定不会带有正版地图,许多低价GPS来货时都是‘裸机’,根本没有地图,到货之后自己安装集成地图之后进行销售,所以才能卖出超低价格。”
来自银行联合信息中心旗下资讯公司出具的报告表示,由于GPS设备本身的硬件技术含量并不高,其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导航软件和地图资源,因此,后者就成为各生产企业抢夺的重点。而电子导航地图是技术、劳动、资金密集产业。从事电子导航地图的成本非常高,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测绘队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市场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导航软件生产竞争显得十分激烈。
《公约》新气象
伴随GPS与移动手机相互渗透,前者借助于移动手机的爆发增长,其市场也将出现快速扩容。据iSuppli预测,随着GPS掌上手机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中国国内GPS手机2011年的销售量将达到1650万部,比2007年的140万部增长10倍以上。
产品市场如此巨大,必然吸引众多商家的参与。在2003年,国内生产GPS的企业仅有宇达电通公司一家,而现在全国竟有300多家企业在同时生产。与生产企业疯狂增长相伴,GPS销量也是急速上升,业内均十分看好近几年产品的销售情况,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从2006到2009年,中国GPS市场年销量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接近100亿元。
在这个前提下,今年5月份,我国首部导航定位行业的自律公约——《中国导航定位行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出台,值得注意的是,该公约首次将“知识产权”和“行业形象”列为重点的保护对象,违反公约者将成为众矢之的。
记者了解到,该公约是GPS及导航电子地图领域首个有约束效力的行业公约。在上述两个领域,《公约》的问世无疑带来一缕清风——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公约》无疑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除了政府和协会对行业规范度非常重视之外,许多规范的硬件厂商对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健康度也很关注。华旗负责爱国者GPS车载的项目经理郭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我们在关注这些变化,从长远来讲,地图商家最终会越来越少,真正发展壮大的一定是洞悉市场变化,把握市场需求的厂家,这种情况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明朗。”
同时对于非授权地图的危害,他也坦言:“我们非常关注地图数据来源,使用起来是否易用,更新速度与双方配合力度,GPS产品分为软硬件两部分,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挠,所以保障品质是我们先决条件。”
链接:中国导航定位行业自律公约(摘要)
●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支持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反对采用一切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市场竞争。
●遵守国家相关技术和管理标准,严格产品质量控制,坚持质量第一,取信于民的方针。
●提倡同业间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反对损害行业形象和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行为。
●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以任何方式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与合法权益。
●要强化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反对以任何形式和方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协会各成员单位间发生争议时,争议各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争取以协商的方式解决,也可请求公约执行机构进行调解,自觉维护行业团结,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公约成员单位违反本公约,造成不良影响,经查证属实的,由公约执行机构视不同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情节和后果极为严重者,经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也可取消会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