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当前国内经济现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质的飞跃。针对当前国内经济现状,如何调和增长和发展的这对矛盾,提出了降低投资增加消费、完善促进服务业、注重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注重节能减排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投资消费内需GDP 矛盾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经济发展了;高速增长了,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一定的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我们一般讲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生产的增加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工业化起飞的初始阶段,甚至有可能出现悖于经济发展的宗旨的现象。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
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标准,它被定义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它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那么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的进步也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由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组成。近年来,我国的GDP不断增长,而增长的构成主要来自出口和投资,受国际化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发达国际出现经济衰退,对外需求骤减,严重影响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增速,随着中央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投资热潮接踵而至,投资拉动GDP增长占到了三分之二,部分行业因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造成了能源和资金的浪费,国家调控政策的后滞,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从而产生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现象。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需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投资,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进一步改善;积极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政策,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而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恰好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不断完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陆续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节能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社会领域的改革,努力营造出让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的和谐社会。
三是注重科技创新,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形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三项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我国科技创新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0米,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四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我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出台并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行业实施了上万个技术改造项目,使一大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启动实施,新能源发展步伐加快。
五是注重节能减排,目前国内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始终低于全部工业增速,循环经济试点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共伴生矿约70%得到了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达到60%。节能灯具等一大批高效节能产品得到推广使用,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GDP的增长不等于国家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提升和社会再生产的扩大要靠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立在投资基础上的增长是低效和不稳定的,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注重改善民生、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刘伟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 2002(5)
[2]孙静《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关键词:投资消费内需GDP 矛盾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经济发展了;高速增长了,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一定的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我们一般讲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生产的增加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工业化起飞的初始阶段,甚至有可能出现悖于经济发展的宗旨的现象。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
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标准,它被定义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它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那么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的进步也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由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组成。近年来,我国的GDP不断增长,而增长的构成主要来自出口和投资,受国际化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发达国际出现经济衰退,对外需求骤减,严重影响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增速,随着中央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投资热潮接踵而至,投资拉动GDP增长占到了三分之二,部分行业因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造成了能源和资金的浪费,国家调控政策的后滞,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从而产生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现象。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需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投资,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进一步改善;积极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政策,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而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恰好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不断完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陆续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节能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社会领域的改革,努力营造出让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的和谐社会。
三是注重科技创新,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形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三项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我国科技创新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0米,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四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我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出台并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行业实施了上万个技术改造项目,使一大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启动实施,新能源发展步伐加快。
五是注重节能减排,目前国内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始终低于全部工业增速,循环经济试点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共伴生矿约70%得到了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达到60%。节能灯具等一大批高效节能产品得到推广使用,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GDP的增长不等于国家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提升和社会再生产的扩大要靠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立在投资基础上的增长是低效和不稳定的,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注重改善民生、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刘伟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 2002(5)
[2]孙静《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