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刘邦的语言浅论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板桥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选自其中的《鸿门宴》人物语言洗练、传神,富有个性化。虽然是以刻画悲剧英雄项羽的形象为重,显现其勇而少谋、沽名钓誉、妇人之仁的性格,但是其对手刘邦的人物性格也很鲜明。下面,笔者结合《鸿门宴》的内容,对刘邦的语言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语言背后的深意。
  一、“为之奈何”,同中有异
  《鸿门宴》中,刘邦说了三次“为之奈何”。虽然用语相同,但是却表现了刘邦不同的精神状态与性格。
  第一次,心高气傲、自矜功伐的项羽听到密报,勃然大怒,公然撕毁“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果断发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于是,张良向刘邦汇报这一毁灭性的消息时,刘邦大惊,几乎脱口而出:“为之奈何?”那么,这里是刘邦收到噩耗后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的体现——估计他在听取手下人建议“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情形。市井小民出身的刘邦显然谋略不足、考虑不周、谋划不妥。可见,此处“为之奈何”表明了刘邦惊恐、无奈,又虚心求教的性格特点。
  第二次,张良作为高明的谋士先是向刘邦探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继而又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此处有一心理描写,即“沛公默然”,然后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明白人面前不说假话,也是向张良表明窘境与无计可施。如此,其急切想让张良献计的心理便表现出来。此次说“为之奈何”,虽还表现刘邦的缺少良谋,但是他信任张良,仰仗张良的心态显露无遗,还显现其虚心问计和诚心请教的性格。
  第三次,是刘邦借如厕理由,想逃离是非之地的时候对樊哙等人的发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此时刘邦虽然实力没有项羽强大,但是他也是一方的主将、首领,如果如此没有骨气、没有颜面地逃走,那么一方面他是丢尽礼数与面子,另一方面也是丢弃手下、不顾张良等生死的不义之举,还落得个贪生怕死的恶名。其实刘邦的无赖与贪生怕死是有典可稽的,如史载其早年身无分文却“绐,贺万钱”;后面与项羽作战,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以烹之为要挟,刘邦却无赖气十足地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还有一次,在与项羽战斗失败逃跑过程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三次将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而不顾,等等。再有他的“今者出,未辞也”的说辞已经表明:我要离开这里,却还没有告辞。这已经表明他下定决心开溜了。因此,他是让别人帮他找借口、找理由,为其贪生怕死、狼狈逃离寻找冠冕堂皇的说辞。这样,就可看出刘邦的狡诈与诡计多端。
  从这三次“为之奈何”,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虽无大智谋却知人善任、虚心纳下,自私自利、一心为己,又奸诈多端、道貌岸然的性格。
  二、看似随意,别具深意
  文中还有几处语言描写也很有深意。
  在张良告知刘邦项羽将要攻打他,并指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方法之后,刘邦随即问:“君安与项伯有故?”这句话意思是你(张良)怎么与项伯有老交情的。如果项伯和张良没有过命之交,项伯传递的消息可能就不准确,可能是项羽一方玩的阴谋。可见,刘邦在大惊无计可施而张良出了计策之后,很快镇定下来,表现出经过大风大浪的刘邦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而这一看似随意的发问,也表现刘邦具有多疑与小心谨慎的性格,或者说是奸诈的特点。当然,有人认为,刘邦在倚为左右手的谋臣张良面前也要考查一下张良到底与项伯是什么关系,表明刘邦对张良的不信任。这也是有一定理由的,文中张良自己有话:“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可见,此时张良是客从刘邦,刘邦提防着他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句话与后文的刘邦的言行又是照应的,刘邦此后用“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等拉拢项伯,也进一步突出了刘邦的奸诈、圆滑与世故的性格。
  在鸿门,刘邦见到项羽的一番说辞也很能表现刘邦的性格。他先从两人的关系说起,两人都是一心反秦的盟军战友;然后说自己没有料到能够先进入咸阳,表明自己实力不行,是运气好才先进入咸阳,还表明了自己没有想和项羽争高下、争地盘的意思。这些话隐瞒了事实真相,是为了迎合项羽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的性格,突出了刘邦能言善辩、看风使舵的性格。而最后说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看上去是牢骚话,是一句向项羽讨好卖乖而随意说的话,表面上他是在麻痹项羽,实际是刺探藏在自己阵营的奸细到底是谁,如此足见刘邦是工于心计的。果然,坦率轻信、盲目自大的项羽竟相信了刘邦如簧巧舌的诡辩,还毁掉了自己在刘邦阵营的眼线。
  刘熙载说:“太史公文,疏与密皆诣其极。”意思是说司马迁行文有时惜墨如金,有时又浓墨重彩。《鸿门宴》中刘邦说的话可谓是惜墨如金。言为心声,刘邦的话语表明了刘邦的性格和品质。透过《鸿门宴》中刘邦的语言,可以得出刘邦有着短谋少智、虚心求教、心机深沉、随机应变、巧舌如簧、狡诈多端等性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226125)
其他文献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国有农场作为农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推动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正值农垦改革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在国
新课改对高中小说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和分析小说的组织结构和文学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气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以上情况,对小说教学做出调整和完善,分析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小说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小说教学多依赖语文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当前,一些教师在小说教学课堂上多以自己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小说阅读
【教学目标】1.赏析词中的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探究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2.诵读感悟辛词的豪放风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审美情趣。
传统的常规备课讲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主要针对的是某单元的某篇文章,重点在教师如何去“教”,体现的是“教师中心”;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
南宋陈善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人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人,乃尽读
突突突突……她开着手扶拖拉机过来了,熟练地将拖拉机倒进指定位置,快速地将一捆捆甘蔗卸下来堆好,然后一边拍打身上的尘土,一边笑眯眯地走来——谁看得出,这是一位已经退休6
10kV配电线路建设后评价指的是对已经完成的施工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找出其不足,总结经验,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景的熏陶,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近年来关于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研究、讨论较少,更多的探究是在教学论领域进行的。这使得对于如何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并针对文言文课堂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及方法,至今仍没有清晰有效的解决办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针对目前文言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言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
我有一双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一片富饶、和谐、美丽的土地吸引着我,让我驻足,她的名字叫江苏农垦滨淮农场。记得上初中时,整个村里仅有的几台黑白电视,成为我了解村庄以外大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于学生更好地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体会中国古典文化是十分有帮助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的设置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素养、检验学习效果、理解课文、拓展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新课改教育政策与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内容、构成等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把握课改前后高中文言文课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