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福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好当地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中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校 三全育人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机制,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中国红色文化百年历史,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华彩篇章,让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红色文化具有高尚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教育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指出:“结合福建实际精心组织实施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发展行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行动,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作品、进网络、进社区、进家庭”。闽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闽属高校,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把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到“三全育人”中,对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育人在高校的现状
  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当中,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在进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有些高校结合地域红色资源优势和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在课程教材创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目前,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仍然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1、受历史和区域的影响,各个地方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重视不够,以至于高校利用红色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也有所差异。2、红色课程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由于红色文化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如果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和灵活性,因此如何创新教育形式,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红色文化育人,让红色文化充满“情意”,提高教育的实效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3、红色文化育人形式单一。以思政课程育人为主,缺乏实践课程环节,学生缺乏实践体验感,导致教育不够深入。
  二、闽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挖掘和学习闽地红色文化的育人内涵,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积极打造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体系。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学生红色思想素养
  1、建设一支经验型、知识型和红色文化创作型相结合的高素质红色文化育人教师队伍。对标省级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有志于研究和传播福建红色文化的教师队伍,充分挖掘福建红色文化元素,将福建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中。
  2、开设红色育人课程,创新教学方法。课程育人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思政育人的主阵地。以闽地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为学生开设红色音乐以及文学、影视作品等红色文化选修课程;充分挖掘福建地域紅色文化教育资源,编写出版红色文化读本作为校本教材。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才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提升红色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实施中,重视美感构造与审美分析,并有效地扩充实践内容,例如红五月合唱比赛等活动,做到有内容、有展示的互动课程效果。
  3、提升红色文化的研究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设置红色文化专项课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撰写高质量红色文化研究学术论文和教材。
  (二)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学生思想阵地
  1、结合暑期“三下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产业与第二课堂、专业实践相结合。近年来,学院结合暑期“三下乡”开展系列“追寻闽地红色根脉”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的笔触、镜头、照片、视频,采写并记录那荡气回肠、如歌如泣的革命故事。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弘扬和继承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闽地红色文化。每年组织一次红色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优秀成果评选大会,拨出一定的经费,对获得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的同学进行表彰,并精选一批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进行汇编和展览,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的热情。
  2、举办原创、经典红色音乐会,增强红色文化认同感。近年来,学院利用闽西红色文化资源,与永定中央交通线纪念馆和宁化电视台开展共建活动,开展“追寻闽西红色根脉”红色文传承活动。最近两年以“改革开放 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主题,开展红色音乐献礼活动,活动选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原创和传唱至今的主题歌或插曲,请师生在舞台上演绎,通过这种形式挖掘红色音乐背后荡气回肠的真实印记和时代精神,再现真实故事背后的情感力量,开展身临其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刻了解闽地红色文化历史,感受革命先烈坚贞不屈、报效国家的优秀品质,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3、推进校企合作,共建福建省红色文化产业基地。与福建网龙普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依托VR、AR、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共建红色文创产业基地,联合学校相关教师制作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福建省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展示和体验效果;共同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等各级各类特色项目、课题,共建红色文化主题园区,扩大福建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影响力。
  (三)进行红色艺术创作和宣传,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1.成立红色经典艺术创作工作室。结合专业优势,学院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红色经典艺术创作工作室,围绕“追寻闽地红色根脉 创意激活红色资源”,以古田会议、绝命后卫师、红色交通员等革命历史事件、人物为创作素材,组织师生广泛开展红色主题艺术创作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定期举办红色艺术作品展。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如“七一”前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建国70周年,举办红色艺术作品展。通过作品的展览让大学生在追寻红色记忆的同时,切身地体会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敢闯新路、追求民主团结的精神内核和共产党人不畏牺牲、为国捐躯的优秀政治品质。
  3、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将师生创作的作品悬挂在学生宿舍走廊和办公室、教室走廊,打造红色文化校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让广大青年学生感知红色文化,并在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
  三、结语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挖掘闽地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把红色文化融入到“三全育人”的路径,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敢于奉献和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姚亚平. 传承红色基因 滋养精神家园 [N]. 人民日报, 2015-02-15(02).
  [2]张晓东.“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7).
  [3]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
  作者简介:江锦兴(1982-),男,福建江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語文教师开展教学任务时区分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在进行自读课文教学时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定位。部编本可以协助教师界定和教授自读课文,从编写的角度分析课文的价值,让广大师生更好的分析课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从部编本初中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自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用部编本解决自读课文教授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部编本;自读课文;初中语文  一、前言  部编本初中语文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把干部职工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心理干预对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择上述时段在我方医院收治的120例四肢创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认知心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继而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于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CD-RIS
期刊
摘要:过去的数十年中,学者们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华裔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尝试解开自华裔群体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他们的种种困惑。电影《喜福会》中的二代华裔女儿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身份协商,从反抗,到反思,到最后的和解与重建,最终女儿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忘本”,不能不理性地意味排斥、抵触自己的根文化身份,而应该积极地探索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保持与母亲之间的文化身份联系,并将这种文化身份继续传承下去。正如众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工会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织机构,在协调企业与职工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如何在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工作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有效缓解职工压力,抒发其不良心情,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工会政工工作;人文关怀  企业
期刊
摘要:分析我国抗癌药市场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阐明中国政府为减轻癌症患者负担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进口抗癌药;现状问题;价格;政策;国家战略  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把癌症病人和进口抗癌药纳入公众视线,引发了社会大讨论,并触发了国家政策的大的调整。那么,进口抗癌药是个什么状况,国家近两年为降低抗癌药的价格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1抗癌药的国内研发不足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各类癌症病例以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情况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研究了关于养老问题的认知问题,以探索出更适合当前我國国情的养老模式,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妥善解决我国养老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养老方式  前言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龄化
期刊
摘要:意境说是王国维先生文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本篇文章主要是讨论意境说的内涵,西方的思想流派对于王国维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境界;来源;对比;影响  一、“境界”的内涵  “境界”一词,从佛教用语转到王国維的文学批评用语的概念含义已经有了转变,但是对于“感受”的重视这一点上,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例如在《人间词话》六则中写道: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从
期刊
摘要:电影作为国家文化输出的核心驱动力理应得到关注,近年来中国IP电影热是国内电影商业创作模式成熟的表现,但是仍与好莱坞商业电影存在显著差距。本篇对比漫威系列电影,试图探索中国电影IP叠加的全球化策略。  关键词:中国电影;IP叠加;全球化;策略  一、复原中华神话世系,搭建东方虚拟宇宙  漫威电影是美国IP电影多场域融合共振的成功代表,漫威电影的IP叠加内容承接自漫画,每个角色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关
期刊
摘要:虽然国内图书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差异化扣分工,但在图书编辑和出版的整个过程中,有必要协调编辑和编辑出版物的过程。我很健康。目前,图书文化和出版业项目的类型和相关领域不断增加,作为出版业的核心地位之一,图书编辑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行业资质也在不断变化。你。并且,每种能力的评估成为评估编辑熟悉编辑工作的能力的指标。  关键词:图书编辑职业;编辑基本素质;图书行业探究  一、新环境下对图书编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