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与世界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碳达峰
其他文献
【关键词】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实事求是 方略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61/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3.01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而至,其关键在于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为此赞赏道:“精准减贫方略
摘 要:本文罗列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收的90多个属性词,并对其中若干属性词收录之得失进行了分析。基于这些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词典属性词收录的几项原则,即慎重增加标示属性词义项、属性词收录要充分依据语料、属性词收录要体现系统性。  关键词:属性词;新增收属性词;收录原则;语料验证;系统性方法  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收的属性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现汉》或第6版)新增收
摘 要: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所描述的自由女性的尴尬处境、自由女性人格的分裂与整合,以及她们不懈的精神追求都显而易见。本文在文本基础上,结合心理学和西方自由思想传统的影响,尝试做出原因解释。  关键词:自由女性;分裂;整合;精神求索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19岁时就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绝不让自己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最终她也实践了这样一个宣言,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度过了精彩的一
摘 要:当代诗一直处于以下的困境——如何处理当下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及其内在冲突的张力。为了找到解决的线索,当代诗人在不懈地探求——什么样的诗歌语言能够唤起人的“共通感觉”,从而给予一首诗以现实的质感?本文主要试图通过郑小琼和蓝蓝的文本来探讨她们的诗歌语言所具有的肉感与质感,并且试图阐明它们在表达思维状态或日常哲理时所发挥的作用。郑小琼的诗以富于肉感的表现刺激思维,蓝蓝的诗则给哲理添加了质感,两者
摘 要:鲁迅是以打倒“孔家店”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但又被誉为“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对孔子和儒家有批评也有赞誉,他的思想继承了儒家关心国家人民的情怀和处事“诚”的态度。通过分析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批评,以及《十四年的“读经”》和《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等经典的反儒文章,本文设法揭示鲁迅对儒家的批评,实际上集中在“后之君子”将“诚”转变成诈伪,以及后来权势者树立儒家以巩固自己权力,而“聪
【关键词】人类文明 马克思主义 大变局 西方霸权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4.01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人类文明阶段更替  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各界都在议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因此,需要认真而切实地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经济社会演变之趋
摘 要:本文讨论清末民初的文学文化社团——南社的主要成员,尤其是柳亚子、高旭等人,如何通过大众媒体,开创批评空间的各种努力。他们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开创公共领域,深刻意识到公共领域的壁垒并试图克服。在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和社会事件面前,以各种批评文章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介入政治和文化变革。而南社在1910年代的一系列变化,也突出地表现出了公共领域的分化与“公共性”的蜕变。  关键词:南社;批评;报刊;
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了河南大学文学院杨亮博士笺释的《袁桷集校注》。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为元代文坛领袖。这部书分为六册,被列入了影响广泛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全书220万字,是元代别集整理工作的一个新的学术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袁桷集校注》主要分为校勘、标点、注释、附录四个部分,归纳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一、底本选择允当,文献搜集完备。选用了学术价值较高的元刊本为底本,以宜
摘 要:同光体闽派代表诗人郑孝胥,论诗艺在同光体诗人中可以排到第一位。但因为他晚年出任伪满洲国总理,成为民族罪人,故后人在对他诗歌作评价时,总是会受到他出处大节有亏的影响。本文以郑孝胥一向最自负的重九诗为切入点,在注意到郑孝胥是一位功名之士、渴望有所作为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他的重九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另外,郑孝胥还有夜起的习惯,坚持长达近30年,且多付之吟咏。这些诗歌在艺术上的特色与得失,都和他
摘 要:本文通过解读中国现代诗人冯至《十四行集》中献给歌德的十四行诗,试图说明冯至的“星象宇宙”不仅弥漫着真实的、微不足道的事物和周遭“渺小”的人物,而且还暗指其诗歌的整体框架是从本土的或外来的文学(如歌德、里尔克为代表的德语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世界中摘取的“众星”汇合,冯至的早期诗歌创作旨在推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复兴”。  关键词:《十四行集》;星象宇宙;宇宙之爱;精神复兴  在论及冯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