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机抵达首都机场已经是2016年3月19日的凌晨1点,6个小时后,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涛坐进环球财讯中心9层会议室,见证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倡议发起的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的成立。
“两网融合”协作体是由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资源化利用相关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组成的非盈利组织,属于行业协作机构,旨在探索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同机制与模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两融趋势
据统计,2014年环卫系统清运了1.79亿吨垃圾;再生资源回收体量也达到2.45亿吨,其中有约6000万吨的回收品来自于生活源。住建部城建司市容市政管理处处长杨宏毅说:“无论是从产业模式还是从业人员的特点看,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环卫垃圾清运系统有非常大的相似性。然而两者网络的体量并未融合。”
面对垃圾,环卫系统主要从事减量处理,因此希望体量越少越好;而再生回收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资源化利用,反而希望垃圾越多越好。随着高值废品回收价格的下降等原因,以往的可回收利用废品大量涌入环卫系统末端,给环卫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杨宏毅表示,环卫系统的优势在末端处理,从“十一五”到现在,处理方式不断地优化,处理水平也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此外在前端的咨询设计、供货、运行等环节也已经拥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产业队伍。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优势在于前端,例如上千万人的回收队伍、相对高效的废品集散地。前者公益性强、后者市场化强,二者融合不仅能减少重复作业的人员浪费,更有可能最大化提高垃圾的使用率,减少末端处理压力。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陆东森表示,未来在大中型城市,政府不但要负责规划布置,同时还需要推动企业积极进行两网融合。据了解,现在有的回收企业以及终端综合处理利用企业已经开始向回收网络布局,中再生、格林美、桑德环境都有这种趋势。
陆东森说:“传统的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向回收体系布局,不仅能消化中高值垃圾,随着技术的推进,中低值部分垃圾的利用技术也会日趋成熟。如今再生回收体系和环卫体系的融合,即‘两网融合’已经在发生,而且将是一种趋势。”
模式探索
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节能环保处处长李嘉建介绍,近年来一些地方也对两网协同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目前“两网融合”主要有两种对接方式,一种是两网协同合作,即在不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下,两网在垃圾分类回收、运转、处理和设施建设等环节实施对接。如北京房山区将垃圾分类督导员与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合二为一,实现了两网源头对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广州市借助回收企业力量,在主要节点进行对接,加强回收,实现了垃圾减量。
另一种方式是两网融合发展,将两网的归口由一个部门管理。2010年,鞍山市有关部门与回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企业治理并承担同区垃圾的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政府在减轻负担的同时,企业也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得了不错的利润。
李嘉建说:“商务部抓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推动试点城市,初步建立起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回收利用基地三位一体的回收体系。这套体系的特点是有偿回收、市场化运作,企业主要以价值较高、回收较容易的品种作为回收对象,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为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住建部积极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广州、杭州等一些城市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统计,80%以上试点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李嘉建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清运体系,虽然在行政上属于不同的部门,但在实际运作中是可以相互支持的。”
2012年,由商务部、住建部等22个部门牵头,设立了废旧商品回收体系联席机制。将两网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推进。2014年住建部会同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的通知》,将再生资源回收作为创建生活垃圾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了两网协同发展。
责任延伸制
陆东森表示,为了促使两网融合的发展,发改委目前正在设计推行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加快生产者和终端回收者的商业战略合作关系的达成。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指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王维平对《中国名牌》说,“这种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落实,对于垃圾的减量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剂良方。”
陆东森说:“如果国家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企业就有动力与终端的回收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也可自行投资,进行战略性的回收。如此一来,企业就能把其销售网络的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回收网络。”
以北京环卫集团为例,这家单位如今变成一个企业主体,不仅参与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运作,还积极与回收行业进行合作。
“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促使企业将自己报废产品进行回收,这将是一个趋势。如此一来,除却高值回收外,中低值回收也成为可能。”陆东森说,“责任延伸制促使再生资源业态重组、企业重组,并通过商业的模式,资本的力量,和风细雨地推进改革。”
除此之外,“互联网+”体系也将催生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合作业态和运作方式。这些会对两网融合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陆东森说:“按中央要求,我们正在起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个制度确立了几个重大的政策管理事项,重要制度的推进和运行方式,我相信这个制度出台以后,对促进两网融合,会有一个动力性的制度安排。”
李海涛对《中国名牌》表示,英尔科技也在两融模式的启迪下打开了思路,并且已经在深圳与政府试水该模式。“如果顺利的话,4月底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试点在深圳落地。”李海涛说。
“两网融合”协作体是由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资源化利用相关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组成的非盈利组织,属于行业协作机构,旨在探索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同机制与模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两融趋势
据统计,2014年环卫系统清运了1.79亿吨垃圾;再生资源回收体量也达到2.45亿吨,其中有约6000万吨的回收品来自于生活源。住建部城建司市容市政管理处处长杨宏毅说:“无论是从产业模式还是从业人员的特点看,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环卫垃圾清运系统有非常大的相似性。然而两者网络的体量并未融合。”
面对垃圾,环卫系统主要从事减量处理,因此希望体量越少越好;而再生回收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资源化利用,反而希望垃圾越多越好。随着高值废品回收价格的下降等原因,以往的可回收利用废品大量涌入环卫系统末端,给环卫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杨宏毅表示,环卫系统的优势在末端处理,从“十一五”到现在,处理方式不断地优化,处理水平也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此外在前端的咨询设计、供货、运行等环节也已经拥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产业队伍。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优势在于前端,例如上千万人的回收队伍、相对高效的废品集散地。前者公益性强、后者市场化强,二者融合不仅能减少重复作业的人员浪费,更有可能最大化提高垃圾的使用率,减少末端处理压力。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陆东森表示,未来在大中型城市,政府不但要负责规划布置,同时还需要推动企业积极进行两网融合。据了解,现在有的回收企业以及终端综合处理利用企业已经开始向回收网络布局,中再生、格林美、桑德环境都有这种趋势。
陆东森说:“传统的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向回收体系布局,不仅能消化中高值垃圾,随着技术的推进,中低值部分垃圾的利用技术也会日趋成熟。如今再生回收体系和环卫体系的融合,即‘两网融合’已经在发生,而且将是一种趋势。”
模式探索
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节能环保处处长李嘉建介绍,近年来一些地方也对两网协同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目前“两网融合”主要有两种对接方式,一种是两网协同合作,即在不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下,两网在垃圾分类回收、运转、处理和设施建设等环节实施对接。如北京房山区将垃圾分类督导员与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合二为一,实现了两网源头对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广州市借助回收企业力量,在主要节点进行对接,加强回收,实现了垃圾减量。
另一种方式是两网融合发展,将两网的归口由一个部门管理。2010年,鞍山市有关部门与回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企业治理并承担同区垃圾的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政府在减轻负担的同时,企业也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得了不错的利润。
李嘉建说:“商务部抓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推动试点城市,初步建立起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回收利用基地三位一体的回收体系。这套体系的特点是有偿回收、市场化运作,企业主要以价值较高、回收较容易的品种作为回收对象,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为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住建部积极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广州、杭州等一些城市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统计,80%以上试点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李嘉建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清运体系,虽然在行政上属于不同的部门,但在实际运作中是可以相互支持的。”
2012年,由商务部、住建部等22个部门牵头,设立了废旧商品回收体系联席机制。将两网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推进。2014年住建部会同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的通知》,将再生资源回收作为创建生活垃圾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了两网协同发展。
责任延伸制
陆东森表示,为了促使两网融合的发展,发改委目前正在设计推行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加快生产者和终端回收者的商业战略合作关系的达成。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指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王维平对《中国名牌》说,“这种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落实,对于垃圾的减量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剂良方。”
陆东森说:“如果国家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企业就有动力与终端的回收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也可自行投资,进行战略性的回收。如此一来,企业就能把其销售网络的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回收网络。”
以北京环卫集团为例,这家单位如今变成一个企业主体,不仅参与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运作,还积极与回收行业进行合作。
“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促使企业将自己报废产品进行回收,这将是一个趋势。如此一来,除却高值回收外,中低值回收也成为可能。”陆东森说,“责任延伸制促使再生资源业态重组、企业重组,并通过商业的模式,资本的力量,和风细雨地推进改革。”
除此之外,“互联网+”体系也将催生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合作业态和运作方式。这些会对两网融合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陆东森说:“按中央要求,我们正在起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个制度确立了几个重大的政策管理事项,重要制度的推进和运行方式,我相信这个制度出台以后,对促进两网融合,会有一个动力性的制度安排。”
李海涛对《中国名牌》表示,英尔科技也在两融模式的启迪下打开了思路,并且已经在深圳与政府试水该模式。“如果顺利的话,4月底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试点在深圳落地。”李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