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视网膜脱离模型大鼠早期感光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视网膜脱离(RD)模型大鼠早期视网膜自噬的调控及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51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RD造模,另取24只大鼠作为PBS注射组。造模组采用右眼视网膜下注射0.5%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制作RD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RD模型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造模后连续给予3 mg/kg依达拉奉腹腔内注射,每天2次,PBS注射组和R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造模后1、3、7 d处死动物并取材。收集眼内液并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自噬相关基因4(Atg4)、微管相关蛋白质1轻链3(LC3)蛋白表达。全眼球石蜡切片TUNEL染色分析感光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所有RD模型眼视网膜脱离范围均>60%。不同时间点各组眼内液中MDA含量和T-SOD活性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F分组=385.513,P<0.01;F时间=13.021,P<0.01.T-SOD:F分组=48.865,P<0.01;F时间=7.700,P=0.003);与PBS注射组相比,造模后1、3、7 d RD模型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眼内液MDA含量显著升高,T-SOD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D模型组比较,造模后1、3、7 d依达拉奉治疗组MDA含量显著降低,T-SOD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BS注射组相比,RD模型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造模后1、3、7 d视网膜中SOD2和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造模后1、3 d视网膜中Atg4、LC3B-Ⅱ/LC3B-Ⅰ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D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造模后1、3、7 d视网膜中SOD2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造模后1、3 d视网膜中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造模后3 d视网膜中Atg4、LC3B-Ⅱ/LC3B-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BS注射组各时间点未见明显阳性染色细胞,RD模型组造模后1、3和7 d均可见感光细胞TUNEL阳性染色细胞,视网膜caspase-3水平较PBS注射组显著升高,依达拉奉治疗组造模后1、3、7 d感光细胞凋亡指数及视网膜caspase-3水平均较RD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每天2次腹腔内注射能明显提高RD大鼠视网膜的抗氧化能力,调控视网膜自噬,减轻RD早期感光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256排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直肠癌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在术前均接受MSCT与MRI检查,其后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与MRI术前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结果。结果病理学结果:T1~2期12例、T3期25例、T4期23例,MSCT与病理学对照比较诊断正确情况:T1~2期11例、T3期21例、T4期19例;MRI与病理学对照比较诊断正确情况:T1~2期1
肿瘤介入治疗在影像学设备引导下,利用精密器械对患者局部病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1]。肿瘤介入科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较大等特点,较高专业素质的护理人员方可为患者提共满意的服务[2]。而实习期护士专业理论及实践操作理论欠缺,对护理的重点把握不足[3],因此,良好的护理带教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以往带教方式多为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4,5],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带教,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率[6]。基于此,本次研究拟对肿瘤介入科实习护士采取小组
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以“尚德精术培育卓越人才,中西并重共筑健康中国”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于2021年5月16日在天津圆满闭幕。该大赛旨在深入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打造高水平临床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本次研究把大赛培训模拟试题与本校非参赛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下文简称“传统实践教学”)考核的试题相比较,发现后者的命题内容、深度、广度等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也暴露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深入反思,并探索进一步提高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Nasal endoscope,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NVC)揭盖术对NV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N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 d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
目的:探究腰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分别采用传统后路经伤椎固定复位术以及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X线观测术前、术后3m、术后6m、术后12m椎体形态,如椎体前壁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wall height,AVBH)、椎体后凸角度(
目的:探究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高龄胃癌胃切除术后患者疗效。方法:99选取我科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125例高龄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63例给予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3d相比两组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EN)、CD8+均降低,CD3+、CD4+、CD4+/CD8+均上升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这一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受重视。骨质疏松患者因骨量降低,强度不足而发生骨折,以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多见[1]。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即表现为腰背部剧痛,甚至出现脊髓受压症状,极大降低患者生活水平,且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主要依靠微创手术治疗缓解。基于临床对PKP中如何优化骨水泥弥散形态的探讨,本次研究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是否进行目标椎体负压灌洗为研究因素,来观察分析其对骨水泥分布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两种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89例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所用通气模式不同分为HFOV组(n=47)和SIMV组(n=42)。比较两组肺泡复张时间、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1 d
脑卒中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或出血性,其中85%的脑卒中是缺血性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一线药物,阿替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属于二代溶栓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同时发挥增强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溶解颅内血栓等作用,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本次研究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联合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5例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以及实验组(n=43)。两组患者均接受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肿瘤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耗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