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了解银行的相关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但是光学习了书本知识,很多同学对于银行业务还只能是一知半解。通过笔者过去银行的工作经验,结合近年来带学生参加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的实践发现通过比赛的实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对于银行各类业务的认知也更加深入。因此,对“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首先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最后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尝试“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提出相应实施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以赛促学;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70
1引言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业务,之后各家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加入金融领域,来与银行争夺客户资源。而在银行体系内部,各家银行也在不断地争夺客户资源,时不时就爆发“揽储大战”、“理财之争”。在内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既致力于改革传统业务的服务渠道,又在金融产品和工具上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业务操作的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以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是高职类金融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日益迭代,这门课程所囊括的基本理论与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在授课过程中因为课时量的限制和缺乏辅助教学手段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很多知识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特别是操作性、实务性强的银行业务,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2《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现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学生加强课上与课后的互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
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文理科兼具。因为各地教育质量不同,所以使得学生的基础也不相同,不过大部分学生基础都比较薄弱。另外很多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有些同学甚至主观上放弃学习,导致在上课时低头玩手机或者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有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火朝天的,但是与之互动的学生寥寥无几。一学期下来,导致教师上课缺乏激情,只能靠布置作業、点名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学生更是被动地应付了事,对于课程内容,很多学生考完就忘,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2.2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相脱节
目前,各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材琳琅满目。但是实际深究内容时发现,不管是从2014年编的教材,甚至到2018年出版的教材,目录都大同小异,内容也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都还是在讲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中间类业务,有些教学案例都已经非常陈旧。对于当今互联网环境下的银行在产品和服务渠道上的创新,很少有教材提到。教材内容与现实的银行经营环境与内容严重脱节,使得很多学生学完课程后,对于银行业务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存贷业务,对于直销银行、供应链金融等金融创新产品,根本闻所未闻,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2.3教学考核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虽然现在教学的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多,但是要真正灵活应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比如本校如今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学,让每位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授课,在“学习通”上可以进行学生签到、布置作业、讨论互动及随堂测验等。但是部分教师只是将“学习通”作为签到和布置作业的工具,教学模式只是形式上的转变,教学考核也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利用“学习通”拓展教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外延,在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考核,不关注过程考核。
3“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
技能竞赛能推进专业“教、学、考、做、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是持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学校而言,参加技能竞赛能促进学校、行业和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提升对技能训练的认识,推进技能训练方法的改进,全面提升高职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指导教师而言,参加技能竞赛能为师生之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提供其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教师相互交流与学习,能改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升职业教学水平。对参赛学生而言,技能竞赛的内容基本是对接行业企业的最新需求,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了解行业的用人标准,增强其职业能力。笔者以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为例,阐述实践比赛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
3.1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高度仿真银行职业情境,通过仿真银行软件将银行职业规范、银行业务和银行流程等要素融于一身。学生通过参赛能仿真处理完整和真实的对私银行业务、对公银行业务、代理类银行业务及理财类银行业务等处理程序。这些业务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中大部分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对于银行业务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能通过参加比赛真正理解这些业务的实质内涵,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兴趣。
3.2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训练学生熟练运用银行业务的相关软件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包括“银行从业知识”竞赛、“银行基本技能”竞赛、“银行业务能力”竞赛、银行服务情景展示等项目,如图1所示。
其中 “银行业务能力”竞赛就高度仿真银行柜台业务,学生通过参赛能熟练运用银行业务的相关软件,“银行基本技能”竞赛是考验学生在点钞、小键盘录入等手工方面的银行基本功,学生通过参赛既能熟练运用银行业务的相关软件,又能成为“手工高手”,这为他们以后去银行就业增加了竞争力。 3.3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是以银行业为背景,基于银行对私柜员、对公柜员、产品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等核心岗位工作内容设计。通过四个分赛项,主要考核学生的银行基本业务处理能力、综合理财规划能力、银行基本技能以及银行产品营销和沟通技巧等,这些能力都是在银行业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参加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提高教师的应用型教学能力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既包括理论性较强的“银行从业知识”竞赛,又包括实践性较强的“银行业务能力”竞赛。这就需要指导教师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行业实践操作经验。在带比赛的过程中,一方面,笔者结合过去在银行工作的经验及课程专业知识来指导学生参赛,把要教的内容巧妙融合到竞赛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笔者通过钻研赛题,了解银行的新业务、新动向,然后将这些知识反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银行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也提高了应用型教学能力,真正做到 “以赛促教”。
4“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能提高教师的应用型教学能力。特别是在近年来国务院取消了多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的证书中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金融理财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保代表人资格、保险公司精算专业人员资格、保险销售(含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在职业资格证书缩减背景下,通过“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在不考证的情况下,也能大幅提升高职类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以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为例,阐述“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
4.1技能竞賽常态化,吸引更多学生参加比赛
首先,教师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第一次课中介绍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的参赛说明、选拔方式、获奖级别,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同时,根据获奖级别给予学生适当加分,在省、市、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评选及入党推优中予以优先考虑,优先推荐升学就业。这些奖励政策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积极开展院级、校级的校内选拔赛,使全体学生都有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赛,激励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拔优秀种子选手进入集训队训练,备战省赛。同时,对接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建立金融基本技能的学生社团,每社团设两名学生负责人,吸纳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形成梯队式组合,形成传帮带的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2指导竞赛团队化,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备赛
指导技能竞赛的教师应形成指导团队,吸纳更多的教师参与备赛,不仅能使得大家都能通过指导竞赛了解银行的新业务、新动向,提高提高应用型教学能力,然后将这些知识反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银行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而且也能有效地减轻单个教师的整体工作量,大家进行有效分工,提高团队指导效果。
4.3校企合作协同化,吸引更多专家指导比赛
通过技能比赛,积极搭建学校与银行的合作平台。首先,邀请银行业专家作为校内选拔赛或省赛的评委,让行内专家了解到高职学生在银行基本技能、业务处理、银行产品营销等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并且能提升参赛学生的就业机会。其次,在平时备赛过程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将银行业的实战经验和用人需求传递给学生和指导教师团队,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冬萍,经管类统计学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探讨——以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CRA)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2).
[2]龙凤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初探——以“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为例[J].当代会计,2017,(07).
[3]陈道志,支芬和,常胜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
[4]钟绍辉,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1).
[5]宋晓玲,信息技术环境下商业银行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02).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以赛促学;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70
1引言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业务,之后各家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加入金融领域,来与银行争夺客户资源。而在银行体系内部,各家银行也在不断地争夺客户资源,时不时就爆发“揽储大战”、“理财之争”。在内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既致力于改革传统业务的服务渠道,又在金融产品和工具上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业务操作的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以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是高职类金融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日益迭代,这门课程所囊括的基本理论与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在授课过程中因为课时量的限制和缺乏辅助教学手段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很多知识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特别是操作性、实务性强的银行业务,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2《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现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学生加强课上与课后的互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
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文理科兼具。因为各地教育质量不同,所以使得学生的基础也不相同,不过大部分学生基础都比较薄弱。另外很多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有些同学甚至主观上放弃学习,导致在上课时低头玩手机或者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有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火朝天的,但是与之互动的学生寥寥无几。一学期下来,导致教师上课缺乏激情,只能靠布置作業、点名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学生更是被动地应付了事,对于课程内容,很多学生考完就忘,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2.2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相脱节
目前,各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材琳琅满目。但是实际深究内容时发现,不管是从2014年编的教材,甚至到2018年出版的教材,目录都大同小异,内容也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都还是在讲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中间类业务,有些教学案例都已经非常陈旧。对于当今互联网环境下的银行在产品和服务渠道上的创新,很少有教材提到。教材内容与现实的银行经营环境与内容严重脱节,使得很多学生学完课程后,对于银行业务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存贷业务,对于直销银行、供应链金融等金融创新产品,根本闻所未闻,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2.3教学考核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虽然现在教学的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多,但是要真正灵活应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比如本校如今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学,让每位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授课,在“学习通”上可以进行学生签到、布置作业、讨论互动及随堂测验等。但是部分教师只是将“学习通”作为签到和布置作业的工具,教学模式只是形式上的转变,教学考核也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利用“学习通”拓展教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外延,在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考核,不关注过程考核。
3“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
技能竞赛能推进专业“教、学、考、做、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是持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学校而言,参加技能竞赛能促进学校、行业和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提升对技能训练的认识,推进技能训练方法的改进,全面提升高职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指导教师而言,参加技能竞赛能为师生之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提供其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教师相互交流与学习,能改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升职业教学水平。对参赛学生而言,技能竞赛的内容基本是对接行业企业的最新需求,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了解行业的用人标准,增强其职业能力。笔者以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为例,阐述实践比赛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
3.1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高度仿真银行职业情境,通过仿真银行软件将银行职业规范、银行业务和银行流程等要素融于一身。学生通过参赛能仿真处理完整和真实的对私银行业务、对公银行业务、代理类银行业务及理财类银行业务等处理程序。这些业务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中大部分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对于银行业务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能通过参加比赛真正理解这些业务的实质内涵,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兴趣。
3.2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训练学生熟练运用银行业务的相关软件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包括“银行从业知识”竞赛、“银行基本技能”竞赛、“银行业务能力”竞赛、银行服务情景展示等项目,如图1所示。
其中 “银行业务能力”竞赛就高度仿真银行柜台业务,学生通过参赛能熟练运用银行业务的相关软件,“银行基本技能”竞赛是考验学生在点钞、小键盘录入等手工方面的银行基本功,学生通过参赛既能熟练运用银行业务的相关软件,又能成为“手工高手”,这为他们以后去银行就业增加了竞争力。 3.3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是以银行业为背景,基于银行对私柜员、对公柜员、产品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等核心岗位工作内容设计。通过四个分赛项,主要考核学生的银行基本业务处理能力、综合理财规划能力、银行基本技能以及银行产品营销和沟通技巧等,这些能力都是在银行业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参加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能提高教师的应用型教学能力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既包括理论性较强的“银行从业知识”竞赛,又包括实践性较强的“银行业务能力”竞赛。这就需要指导教师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行业实践操作经验。在带比赛的过程中,一方面,笔者结合过去在银行工作的经验及课程专业知识来指导学生参赛,把要教的内容巧妙融合到竞赛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笔者通过钻研赛题,了解银行的新业务、新动向,然后将这些知识反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银行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也提高了应用型教学能力,真正做到 “以赛促教”。
4“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能提高教师的应用型教学能力。特别是在近年来国务院取消了多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的证书中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金融理财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保代表人资格、保险公司精算专业人员资格、保险销售(含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在职业资格证书缩减背景下,通过“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在不考证的情况下,也能大幅提升高职类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以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为例,阐述“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
4.1技能竞賽常态化,吸引更多学生参加比赛
首先,教师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第一次课中介绍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的参赛说明、选拔方式、获奖级别,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同时,根据获奖级别给予学生适当加分,在省、市、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评选及入党推优中予以优先考虑,优先推荐升学就业。这些奖励政策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积极开展院级、校级的校内选拔赛,使全体学生都有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赛,激励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拔优秀种子选手进入集训队训练,备战省赛。同时,对接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建立金融基本技能的学生社团,每社团设两名学生负责人,吸纳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形成梯队式组合,形成传帮带的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2指导竞赛团队化,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备赛
指导技能竞赛的教师应形成指导团队,吸纳更多的教师参与备赛,不仅能使得大家都能通过指导竞赛了解银行的新业务、新动向,提高提高应用型教学能力,然后将这些知识反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银行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而且也能有效地减轻单个教师的整体工作量,大家进行有效分工,提高团队指导效果。
4.3校企合作协同化,吸引更多专家指导比赛
通过技能比赛,积极搭建学校与银行的合作平台。首先,邀请银行业专家作为校内选拔赛或省赛的评委,让行内专家了解到高职学生在银行基本技能、业务处理、银行产品营销等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并且能提升参赛学生的就业机会。其次,在平时备赛过程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将银行业的实战经验和用人需求传递给学生和指导教师团队,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冬萍,经管类统计学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探讨——以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CRA)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2).
[2]龙凤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初探——以“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为例[J].当代会计,2017,(07).
[3]陈道志,支芬和,常胜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
[4]钟绍辉,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1).
[5]宋晓玲,信息技术环境下商业银行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