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发展等级之有个性色彩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指导
  一、多维度思考
  多角度思维,是从一个信息点出发,发挥联想,不时地换个角度去想,从而引出不同的结果。考生只要从一点出发,向四面八方发散开来,把所能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思想,即可“优”中选“新”,“可”中选“特”。“顺则凡,逆则仙”,考生的思路若能跳出常规,就能避免平庸,开创一片新天地。
  “多维度思考”对一篇文章能否写得深刻,能否增加得分有十分關键的作用。只有深入地多维思考,立意构思才可能有新意,有深度。那么,考生怎样进行多维思考呢?一可以由此及彼;二则可以由表及里;三也可以由个别到一般;四还可以综合思考。例如让我们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读后感,我们该如何提炼观点呢?①从齐王悬赏纳谏的角度: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②从邹忌窥镜的角度:人贵有自知之明;③从邹忌讽谏的角度:提意见要讲方法和技巧;④从妻、妾、客恭维赞美邹忌的角度: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考生只要提炼出以上几个点,深入挖掘,就会写出好文章来。
  二、多层次挖掘
  作文时要有突破重围的思想,挖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之意,让读者读完之后既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又发出“亏他想得出”之叹。具体应注意两点:
  1.正道直行——顺向开掘求深度。如“珍贵的都是免费的”这一文题,有考生进行了这样的立意:珍贵的(日月星辰和亲情友情)都是免费的,但无休止地享用最终会使它们枯竭,我们要为之付费(用真心来回报自然的恩赐,用真心回报人间的温情),方能永葆珍贵的免费!“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如此立意,文章的力度就大大增强了。
  2.出奇制胜——反弹琵琶奏新声。写作中,思想的境界不仅表现为观点的深刻性,而且表现为视角的新颖性,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因此,考生在议论文构思时,亦可反弹琵琶,跳出惯常思路,大胆进行反向立意,从相反的层面入手,发掘闪光的意旨。如文题“静水流深”,考生可以提出这样的新见解:新时代,深流之水也要喧哗;酒香也怕巷子深;真正的人才,也要勇敢地展示自我,等等。
  三、多角度联想
  联想的方式大致有这样三种:一是相关联想,如由桌子想到椅子,抓住了二者在空间上的关联;二是相似联想,如由春蚕、蜡烛想到教师,抓住了二者在奉献精神上的相似性;三是相反(相对)联想,如由忧患想到安乐,抓住了二者在实质上的相反。如有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给你一个圆(A)、一个三角形(B),当你看到这两个图形组合在一起时会想到什么?发挥联想,我们会有太多的发现:看到A想起麦当劳的汉堡,看到B想起粽子。AB结合起来就想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或交流。由A想到太阳,由B想到高山,AB结合想到“江山如此多娇”。由A想到月亮,由B想到房子,AB结合想到八月十五合家团圆。由A想到地球,由B想到房子(引申到我们居住的地方),AB结合想到我们的家园与环保问题。由A想到为人圆滑世故,由B想到为人有个性,AB结合想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联想可以不受任何时空限制;但也不能信马由缰,一定要合理。
  成功的联想应是合情合理的,符合特定的语境,符合特定的情景,符合特定的事理。
  四、多方位拓展
  要做到观照全局,力补盲点(指常人不易发现或容易遗漏的地方)。
  1.要高瞻远瞩。许多考生的文章文从字顺,中规中矩,但读起来总觉得不过瘾,好像缺少些什么。其实这与考生不善于在文中提高一步或拓开一层有关。拿“学习贵在自觉”这个文题说,一般的写法只在阐明“自觉”的含义,并证明这一论题的重要性后往往就结束了。但假如你再拓开一层:“能否做到自觉地学习,绝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理想;坚强毅力和正确方向等带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这就不是一般的总结概括,而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又将人们的思路引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视点一高,识见自来;视角一换,境界全出。
  2.要与时俱进。“文章合为时而著”,自古至今,概莫能外。所谓“时”,即时代精神,我们所处的时代精神是什么?是在新旧交替时期人们坚强不屈而又悲喜交集的对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嬗变的追求。它告诫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倾听时代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与时俱进,是最能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的人文精神。
  多角度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考生只要抓住这一原则,作文自然就展现出了属于你自己的个性色彩。
  例文展示
  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湖北一考生
  犹记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句哲理诗: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其意在于,本来知足的人们会因新生的或更好的事物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标准或要求。
  不满足,是因为可以更好。其实,我们需要这种不满足来追求更高的标准。
  或许,很多人认同傅佩荣说的,人生种种无论悲喜逆顺,都水过无痕,而懂得知足,则会在这平静的水面上感到些许清凉。常言也道,知足常乐。但我并不认同。我所认为的不知足,不是贪得无厌,而是严格要求。比如两个孩子,一个考了不及格而下一次及格而获得表扬,这是一种知足,但更多的是赞扬他的进步。而另一个孩子上一次考了满分,而这一次没能拿到满分而受到批评,不是不满足,而是本可以做得更好。
  不是说梭罗“我在天堂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的隐居生活不值得羡慕,也不是说古代文人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的胸襟不值得赞扬,而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里,我只想强调前半句。当今世界竞争激烈,人们进入“竞速时代”。在这个追逐个性,展现自我的时代,难道我们不应该顺着时代潮流,逐梦人生吗?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攀登翻译高峰《追忆似水年华》的徐和瑾,“在德国最需要道德领导力”之时迎难而上的默克尔总理以及凭一己之力穿梭在战场、以笔为刀剑炮火表达其人道主义情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不知足,不屈服,有执着,有信念,站在令人敬仰的巅峰。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一句话唱出多少人奋勇走向理想殿堂的青春心声。说到此,我还得对艾米莉的诗反驳一番。逐梦青春的路,再多汗水和泪水也不会是荒凉。是啊,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是偏安一隅的小草,可既然有了太阳,为何不趁大好时光追逐它的步伐?
  知足,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知足,才能在燃烧的青春中绽放。我曾见过太阳,所以我不满足,我要追随它的脚步,诗酒趁年华!
  点评
  本文围绕“需要这种不满足来追求更高的目标”“没能拿到满分而受到批评”“是本可以做到更好”,逐层深入分析,构思有创意,语言流畅,富有文采,有意蕴,见解深刻,内容充实,亮点颇多。而其最见个性之处是对“知足”的反弹琵琶,发掘出了“不知足”的闪光意旨。
其他文献
人生是“一”,人生之道(包括看法和对待办法)是“多”。有一种道,在老庄眼里也许是最高的,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但这很不容易,即以老庄而论,赞颂“虚其心,实其腹”。赞颂,就是已经在比较、选择,也就是心里早已装了不少东西,并非虚其心,不识不知。这里的情况,正如郑板桥所说,是“难得糊涂”。不能糊涂,睁眼就会看见人生,闭眼就会为这样那样的人生问题所苦。如孔子就颇有这种心情,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就好像“好山好水”那样令人心怡神畅。“好山好水”内涵也非常丰富,或指“美丽的自然”,或喻“幸福生活”,或比作“优越环境”等。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没有“沉重”之感。这里的“沉重”或指令人痛心、惋惜的人或事,或指让人追悔、内疚的事。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自主拟题;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期刊
掀开尘封已久的历史,在岁月的扉页上,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你。呵,好个“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可谁知,淘尽英雄的不是浪花,而是你——功名。  自从科举制诞生的那天起,你便牵动着多少文人墨客脆弱的心灵?坐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边,触碰你跌宕起伏的脉搏,我重新读你,读出了你耀眼光环背后的甜蜜与酸楚。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王实甫《西厢记》中一句,道出了所有汲汲于功名的人的鸿鹄之志。
期刊
我入北大任教,始于1917年底。是年初,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我往谒蔡先生于其南菜园上街寓所,以自己所著《究元决疑论》特向蔡先生求教。此文评论古今中外诸子百家,而独推崇印度佛家思想。当我说明来意后,先生回答说:“我过上海时已在《东方杂志》上看过了,很好。”不曾想到先生早已过目,并对这篇如今看来是东拉西扯的文章给予肯定。但更使人出乎意料的是先生随即表示希望我到北大任教。先生说:“我是喜爱哲学的
期刊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即骨气,是气节,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中。  气节,是一种藐视权贵的狂气和坚持人格独立的硬气。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文典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介石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而这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
期刊
只因考百分,赏你一个吻;只因差几分,罚你一耳光。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考得好,家长喜上眉梢、学生喜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甜蜜绽放;考得不好,家长金刚怒目、学生愁眉苦脸,“耳光”如椒,在心头辛辣焦灼。  劝君莫唯分数论,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富太太到寺院進香,看到一个叫戒痴的小和尚穿得很破烂。她问师父:“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师父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富太太觉得戒痴可怜。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在寺里上上下下地跑,有时候还跑到山里爬树摘果子,给他做的每件新衣服都会很快被穿破。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父便给
期刊
翻看近五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我们可以发现,这五年的作文题都以材料作文题的形式出现,都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后,根据要求作文。题目要求中均有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等类似表述。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立意写作,那么读懂“材料内容及含意”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2015年开始使用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是在原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
期刊
高考临近,很多考生都在为高考作文写不理想而焦虑不已“急来抱佛脚”时,便常会提及到这样一些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多背几篇“满分作文”或“高考范文”。這些作文有的语言优美,有的构思精巧,有的立意深刻,有的新意迭出,每一篇都有着独特的味道。在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背诵下来这样一些文章,语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但这并不是万能钥匙,考生应谨慎对待。  高考作文作为中学写作教学的“指挥棒”,其“评分标准”,意
期刊
离开老家已是第十一个年头了。往年这个时节,枝丫是新的,秃秃的小芽青葱得不晓世事,只顾亮着、绿着,再抽出更绿的条儿,一劲儿甩出更多生命力来,恰如当年的我。自上学以后,再也没有回过老屋了,不知道它是否和爷爷的牙一样被旱烟侵蚀得黝黑。  小时候,时常听到雨从屋檐漏下来,淅沥地打在明黄色的老旧窗框上。不时地,一些调皮的雨也会从窗框旁、玻璃边雀跃地逃出来,哗哗地浸染了墙根。冬天,雨变成了雪,变成了冰,冻在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