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由于物理学科的概念抽象、规律复杂,使得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在高中阶段显得更为突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物理;情境;方法;实验;知识结构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由于物理学科的概念抽象、规律复杂,使得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高中阶段显得更为突出,又因历届全国高考物理学科的难度系数(即考生所得分值与试卷所赋分值的比)偏低,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思想负担。高中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这些因素无疑给物理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压力比较大。然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物理教学更是充满内涵的艺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学生在学物理时都会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因而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往往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或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是异常的激烈,教学效果是相当的不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知道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為“我要学”。
二、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像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理解图像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三、实验是基础,必须做好每一个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每讲一章之前要求通看课本,从中找出探究要点,找出需补充的实验,组织师生制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物理实验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现代教学理念要求讲述新课时大约讲15分钟的内容,根据物理课的特点,让物理课堂教学以实验为主,就必须让学生注入浓厚的兴趣。
四、苦练内功具备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应具有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中学物理教师要求对现代物理知识的观点、思想、方法要明;普通物理知识(含实验技能)要精;中学物理知识(含实验技能)要熟。对于具体基础知识来说,要求明确该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含所采用的观点、思想、方法),理解该知识内涵和外延(含数学表述),明确该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掌握物理知识的内在关系物理学科的概念多,规律、公式复杂且都比较抽象。教师首先要充分熟悉教材(包括初中教材),因为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而编写的,是本学科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品德的载体。它具有科学文化的积累、继承、传播和发展的作用。然后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分析,进而做到:
1.找出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速度与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动量与动量变化、动量变化率的关系等。
2.推敲难以理解的概念疑点。比如:电动势定义中“非静电力”的含义和“非静电力”的来源;磁通量定义中的“磁感线条数”的含义等。
3.整理含混不清的概念本质。比如:人造天体的发射速度是什么意思;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还是绕行速度。
4.研究重要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以及各规律之间的关系。比如: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和研究对象是什么;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内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等。
这是对一个物理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所谓的驾驭教材,从而引导学生。
五、善于总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难点是一个一个困难和障碍,每克服一个困难,排除一个障碍,往往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产生,物理学习成绩就会不断提高。当然,关于难点的突破,可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去突破。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试着运用于教学,將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关键词:物理;情境;方法;实验;知识结构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由于物理学科的概念抽象、规律复杂,使得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高中阶段显得更为突出,又因历届全国高考物理学科的难度系数(即考生所得分值与试卷所赋分值的比)偏低,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思想负担。高中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这些因素无疑给物理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压力比较大。然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物理教学更是充满内涵的艺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学生在学物理时都会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因而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往往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或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是异常的激烈,教学效果是相当的不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知道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為“我要学”。
二、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像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理解图像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三、实验是基础,必须做好每一个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每讲一章之前要求通看课本,从中找出探究要点,找出需补充的实验,组织师生制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物理实验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现代教学理念要求讲述新课时大约讲15分钟的内容,根据物理课的特点,让物理课堂教学以实验为主,就必须让学生注入浓厚的兴趣。
四、苦练内功具备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应具有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中学物理教师要求对现代物理知识的观点、思想、方法要明;普通物理知识(含实验技能)要精;中学物理知识(含实验技能)要熟。对于具体基础知识来说,要求明确该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含所采用的观点、思想、方法),理解该知识内涵和外延(含数学表述),明确该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掌握物理知识的内在关系物理学科的概念多,规律、公式复杂且都比较抽象。教师首先要充分熟悉教材(包括初中教材),因为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而编写的,是本学科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品德的载体。它具有科学文化的积累、继承、传播和发展的作用。然后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分析,进而做到:
1.找出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速度与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动量与动量变化、动量变化率的关系等。
2.推敲难以理解的概念疑点。比如:电动势定义中“非静电力”的含义和“非静电力”的来源;磁通量定义中的“磁感线条数”的含义等。
3.整理含混不清的概念本质。比如:人造天体的发射速度是什么意思;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还是绕行速度。
4.研究重要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以及各规律之间的关系。比如: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和研究对象是什么;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内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等。
这是对一个物理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所谓的驾驭教材,从而引导学生。
五、善于总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难点是一个一个困难和障碍,每克服一个困难,排除一个障碍,往往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产生,物理学习成绩就会不断提高。当然,关于难点的突破,可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去突破。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试着运用于教学,將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