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模式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所提供的教育旨在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就需要培养一批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高素质教师。为此,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校企结盟”的优势,加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使教师有机会走上企业技术岗位锻炼自己,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企业技术人才把在岗技能带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分析开展这一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创新这一模式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模式 实践技能
  开展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对院校和学生甚至是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这样不仅能优化院校师资结构,还能促进在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并且把最新的职业动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一、高职院校与企业技术人才进行双向交流的必要性
  (一)这种双向交流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在要求学生专业知识过关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很高要求。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给学生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不仅要扎实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自己的意识。在学校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学生的思维,为此,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首先就要从发展一支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开始。
  (二)这种双向交流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的本质就是“工学结合,校企联盟”,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在在校期间给学生安排实践模块,一方面扎实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提前接受岗位锻炼,了解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应该具备的技能。如果仅仅是在校老师进行授课,学生就很容易陷入“死读书”或者是“书本知识无用”的误区。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院校就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这一模式是国家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计划中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这种双向交流是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少教师在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教学岗位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他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自身缺乏在一线岗位工作的机会,对相关职业的理解并不深刻,导致给学生传递的有些信息并不全面或者是道听途说。这样的老师或许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可是这并不能够达到高职学校的要求,高职学校需要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基本的实践技能。每位教师都应该这样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在企业一线岗位工作中丰富教学经验。
  二、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想促进教师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最佳的培养场所莫过于与院校合作的相关企业。在企业里教师既可以扮演学生角色,通过与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在一线岗位工作,扮演技术员的角色,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增强彼此吸引力。高职院校可以制定相关规定,定时指派不同的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工作、一起探讨,共同完成技术项目。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进行职业前景讲解和职业规划,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和相关职业队他们的要求,也可以让其担任专业带头人或聘请其为兼职教师进行某些学科内容的讲授,以不一样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要想达到“双赢”,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出击,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团队深入企业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双方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得到高职院校提供技术服务,高职院校也可以培养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机制。
  1.要想保证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高职院校就要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机制,并且这一机制要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这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关键途径。当然这对于企业来说也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还通过提高教师能力间接保证了合作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
  2.既然建立了这样的机制就要严格执行,不可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要注重审核教师挂职实践的真正收获,保证其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有所提高。实践期间,教师职务由相关企业任命,挂职期满后恢复教师职务。
  3.挂职实践期间企业对教师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为了调动教师挂职实践的积极性,一方面院校可以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把实践业绩和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模、职务变动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接受最实用教育,避免与社会需要脱节。
  (三)高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必须承认,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职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对于一直在学校穿梭的教师而言,他们的想法势必会有所局限,在这样的情况下,院校可以请具有行业一线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完成教学任务。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职位,拥有不同的技能,其对事物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共同合作,则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对于实践部分,企业技术人员要多加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使学生明白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体现,二者缺一不可。
  三、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的意义
  (一)增强教师企业工作经验,强化实践技能。
  几乎每位老师都是在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进行任职,中间没有经过实践技能培训,也没有相关实践经验,他们或许可以把理论知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实践模块有待提高。通过教师挂职实践,教师在一线岗位上可以体会到教师职位上所不能体会到的东西,可以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不仅如此,由于与社会需要直接接触,因此对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邀请企业技术人才和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实践,真正实现了双向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一方面,参加挂职实践的教师一般都是专业牵头人,他们几乎都是带着项目去挂职实践的,在实践过程中,不仅给所在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实时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对外部变化的分析给学生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到院校以后,给院校师资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互合作,不论是分别负责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还是共同负责一门学科,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全方位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有人说,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高于清华和北大的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也是从侧面说明高职教师要同时拥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开展这一模式,提高交流质量还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卢双盈.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2]付姝宏.对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3]陆靓霞.建立有效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
  [4]靳润奇,陈鸿雁,赵立民.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其他文献
长委完成清江隔河岩水库水文泥沙初始观测水库水文泥沙观测是了解库区地形、水文变化情况,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优化高度的重要保证手段。长委会荆江河床实验站受湖北省清江水电
微集水灌溉工程是通过建造封闭的蓄水窑客,拦蓄雨季地表径流或导引汇集微小山泉,建立微型蓄水库,并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在干旱时对农田进行灌溉,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
广西教育学院汉语专业(编辑出版)和会计专业是为了充分利用本学院现有的编辑出版产业资源和师资力量,为我国尤其是泛北部湾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而设置的。这两
1993年黄河河口防洪形势分析张明德,杨升全,王宗文(山东黄河河务局济南250013)黄河河口自1976年5月改走清水沟流路以来,已行河17年。此期间,通过采取加培堤防、整治河道以及导流疏浚等治理措施,对稳定
观音阁大坝从1990年开始混凝土浇筑,到1994年9月,已完成总量为200万m3的80%,速度很快.碾压混凝土筑坝方法具有速度快、水泥用量少的优.点.同常态混凝土施工相比,为了获得稳定的质量,要求采取更为严格细
目前在整个高职商务英语领域,还没有形成一系列编排新颖,设计科学的立体化教材。笔者撰写该文是希望有一支有创新精神的队伍,通过不断创新研究与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
目前,高职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高职高专旅游理论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旅游行业、企业合作停留在表面,旅游专业设置
一、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现状1.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贯彻“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
1995年7月31日至8月2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统称《建议书》)进行了预审.国务院扶贫办公室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已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成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是改善并提升高职学院自身教学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