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婉珊:拔牛毛的达人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8岁的乔婉珊是一位台湾女孩。2005年,乔婉珊第一次来到中国西北地区,看到不少浑身纯黑或雪白、四肢短而粗健的牦牛,她颇感好奇。
  与乔婉珊同行的一位香港朋友介绍说:“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高原地区。它耐饥耐寒,浑身是宝,其粗毛可以做帐篷和绳子,细毛可以做衣服和毯子,牛奶可以做酥油和奶酪……”
  因为藏民住在偏远地区,跟市场没有接轨,所以牦牛身上的“宝贝”尚未被发掘出来。许多人家养了几十、上百头牦牛,但做出的奶酪很少有人问津,一些贫困户只得靠捡草药和蘑菇赚取微薄收入,不少人家甚至没有钱通电。
  牦牛每年采毛一次,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牦牛绒既柔软又保暖,是继羊绒之后的又一种高档纺织原料。令乔婉珊遗憾的是,当地藏民不懂牦牛绒的价值,平时都是粗毛细毛一把抓,然后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
  乔婉珊当即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办一个“社会企业”,专门做牦牛绒产品。回到美国后她很快写出了创业计划,赢得2006年哈佛大学的商业计划奖金1.5万美元。2006年9月从哈佛毕业后,乔婉珊拿着这笔创业资金,在中国成立了Shokay(取自藏语“牦牛绒”的发音)公司。
  随后,她开始在青海各个县区转悠,挨家挨户敲门问:您这儿卖牦牛绒吗?由于村落分散,交通又十分不便,加上她和藏胞语言不通,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她在讲什么,生意自然做不成。
  后来在当地扶贫组织的帮助下,乔婉珊在共和县黑马河租下一块空地,开出每斤200元的高价,收购牦牛绒。这比当地人平时卖的价格,高出了近10倍!她本以为卖家会趋之若鹜,结果一连数天,竟然没有人来出售。
  乔婉珊派翻译卓玛去向当地藏民打听,反馈来的信息令她哭笑不得:正因为她这个陌生人收购的价格高得吓人,反让牧民们怀疑起她的居心,以为遇到骗子。直到第三天,才有一个人试探性地拿来一袋牛绒售卖。
  看到上好的牦牛绒真的卖到了200元钱一斤,牧民们的疑虑被打消,纷纷扛着牛绒前来。可当乔婉珊打开那些袋子一看,呈现在眼前的全是一团团乱糟糟打了结的牛毛,根本不是纯牛绒,而且里面不乏土、石粒之类的杂质。有的牛毛还很湿,产品不达标不说,也根本无法按重量收购。
  为了收到上等的原材料,乔婉珊特意向畜牧专家讨教了一套用耙子收绒的方法——在牦牛快要脱毛换毛时,用小耙子顺着它的毛往下梳,这样采下的毛絨细软蓬松,才是 “宝贝”。
  学习使用耙子并不复杂,可是乔婉珊没有料到,她前脚刚走,后脚牧民就把发下去的耙子扔掉了,收上来的牦牛绒依然和原来的一样糟糕。她去牧民家一探究竟,明明专家说用耙子省时又省力,梳掉的牦牛绒还会更细,牧民为什么就是不用呢?
  牧民们的回答很坦率:“就像人的头发会打结一样,牛毛也经常大片大片的打结,这种情况下再用耙子硬梳绒毛,牛会很痛,有时候甚至还会流血,我们看着很难过。如果不用那个耙子,用手轻轻抓毛,牛不痛。”
  原来,牧民天天和牦牛生活在一起,喝的是牦牛奶,烧的是晒干的牦牛粪,帮着驮运行李的也是牦牛,大家早就把牦牛当成了家庭的一员,不愿意让它受到任何伤害。
  乔婉珊为牧民们的善良所感动,但是不用耙子,手抓下来的“牦牛绒”有粗有细,而她又不能以牛毛充当牛绒去加工销售,这该怎么办呢?
  最终她决定,要和牧民建立长期合作,就必须理解和尊重当地人的想法。但是,为了保证牦牛绒的质量,抓下来的绒还需要增加一道分拣的工序。尽管这道工序有些复杂,当地牧民倒是挺乐意做的,筛选毛绒虽然累点,总好过让自家的牦牛受伤害。
  乔婉珊以不同的价格,按级别收购牧民们分拣好的牦牛绒,最大差价能达到4倍。一头牛身上抓下的牛毛有一两斤,而其中的高品质牛绒只有几百克。尽管如此,由于乔婉珊的收购价格高,已经让当地牧民的收入提高了70%。
  乔婉珊对牧民的尊重态度,让她赢得了牧民们的信任,她和当地人成了好朋友。她还经常介绍些新鲜好玩的东西给牧民们使用,比如护肤品和面膜。女人天性爱美,贴上面膜的藏族女孩立刻跑去照镜子,其他年龄段的妇女也忍不住跃跃欲试。
  在2006年8月至11月的换毛季节,乔婉珊收购了一吨多牦牛绒,质量比预期的还好。“你尊重我们用剪刀或手抓的传统习惯,那我们就挑拣出最好的绒卖给你!”一位藏族小伙子对她说。
  解决了原材料问题,设计和开发适用产品的问题摆上了议程。由于请不起大牌设计师,起初为了节省设计费用,乔婉珊请来一位艺术系毕业的美国同学。她们经常翻阅时尚杂志,从中挑选出款式再加以改进。
  乔婉珊设计出一些时尚别致的衣服、鞋帽、披肩、配饰后。2007年4月,她找到石家庄专门梳洗毛绒的厂商,又跑到苏州、内蒙古的纺织厂,将洗净的绒纺织成布……她用“工程艰巨”来形容这些过程,厂家不是嫌她年轻、瞎折腾,就是嫌牦牛绒量小、加工成本高。
  第一批牦牛绒产品加工出来后,乔婉珊拿着样品开始频频参展。别的厂家到国外参展,都是派大批人组成一个团队,而她为了省钱,往往是一个人扛着纸箱去。在展会现场,她反复讲解,可人家还要问“你的羊绒很软吗?”乔婉珊顿时觉得特有挫败感。讲了半天,竟然还没让人家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羊绒还有牦牛绒。
  那段时间,乔婉珊忙于参加世界各地的展会,以展会为突破口,她拿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做到2008年底时,乔婉珊已经赚了50万元。
  2009年5月,乔婉珊开始着力打造Shokay的另一大特色——手工编织品。她组织上海崇明岛50多名贫困妇女,建立了一个编织合作社,编织出的织品充满个性。7月,她先后在上海田子坊和徐家汇开设了两家旗舰店。步入店内,手工织的手套、帽子、围巾、配饰,机织的趣味玩具、家居用品,令人目不暇接。Shokay的产品,从100元的小饰品到6000元的厚盖毯不下上百个品种。此外,还为不丹国王定制过一款价值数十万元的礼品挂毯。
  乔婉珊创业的一个特色是,Shokay几乎从未投入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公司知名度的扩张,都是靠乔婉珊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慢慢积累起来的。比如,她经常参加不同机构和学院的商业计划比赛,在诸如哈佛商业学院主办的比赛中摘得头筹;获得过“卡地亚灵思涌动女性创业家奖”亚洲区前三名等。通过这些社会活动,让Shokay声名大噪。
  2010年初,乔婉珊又在日本、德国设立了Shokay专营门店,并逐渐在中、美、英、法、澳等国的一些机场和繁华地带找到了代销门市店,让多个国家的人都能买到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绒制品。
  2011年,随着产品销量的剧增,与乔婉珊合作的青海牧民也从最初的2600户,增加到11000多户,形成了一条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乔婉珊收购牦牛绒的价格比以前提高了几倍,每收一公斤牦牛绒,就拿出5元拨入牧民的社区发展基金,用来改善牧民的生活水平。比如,Shokay推行了向贫困户借贷养牦牛的政策,让暂时没有牦牛的牧民也加入到致富行列。
  到2012年11月,Shokay已经在全球拥有120家直营和代销店铺以及5名海内外的专业产品设计师,成为一家小有名气的时尚公司。在过去的10个月内,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纯盈利达300万元以上。随着市场销量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藏区群众得到了实惠。
  尽管一条围巾卖到了800元,但在乔婉珊看来这也不是太奢侈。她的理想是:“以后人们想到牦牛绒,就想到Shokay。在更远的未来,人们一想到来自中国的奢侈品牌,就会想到Shokay。”
  编辑 魏光
其他文献
2007年6月26日深夜,厦门大海建筑装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可,在新浪网申请了一个UC号,取网名为“魂断湘江”。他万万没想到,一语成谶,自己的爱情就在这一刻定格。  UC,是新浪网推出的一种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可以多人同时对话或视频,甚至可以像在舞台上一样进行才艺表演。这种时尚聊天工具,被大量的80后和90后年轻人热捧。  这天,王可不经意间进入一个UC聊天室。一个叫“梦回天山”的漂亮女孩,正通过视频
期刊
考验爱情的唯一底牌,不是情有多深,而是人性那张底牌。  第一个故事是多年的恩爱夫妻,老公遭遇车祸,瘫痪不治。巨额医疗费面前,恩爱妻子拔去了氧气。老公不想死,一直哭,用眼神向老婆求救,后来明白老婆已然放弃自己,遂咬舌自尽。  第二个故事,说的也是结婚多年的女人,老公触电而亡后,获得大笔赔偿。当初要死要活地要追随亡人而去,可老公去世不到三个月,她竟迫不及待地攥着大把钞票,同网上热恋的男人结婚了。  大
期刊
我的同事老谢,他家离单位有八九里路程,他又不会开车,骑车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让我们奇怪的是,老谢基本上每顿饭都要回家去吃。  说起来,我们单位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早餐一般有豆浆、油条、卤鸡蛋,几样爽口小菜,另有牛奶、稀饭供应。中午如果是米饭、馒头,一般会有荤素两个菜,味道相当不错;如果是炸酱面,则有肉炸酱、鸡蛋炸酱、西红柿酱可供选择。晚上,则是饺子、包子、米线之类。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周不重样。  
期刊
24年前,他抛妻弃子,为爱私奔;24年来,她阁楼藏“夫”,独自养家。花甲之年,她说出了秘密,他走下了阁楼,他们最大的愿望仍是“今生让我们做夫妻”。他和她的爱情,有人感动,有人钦羡,有人质疑。  24年来,张玲和王鑫生活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的一栋木质二层小楼里。这栋小楼的一层被隔成里外两间,外间是厨房、饭厅,也是客厅;里间是张玲的卧室,光线很暗,角落里有一架几近垂直的木梯,通往二层的阁楼,那里就是王
期刊
上大二时,我把班花张雪追到了手。班里的其他男生眼红不已,都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临近暑假,同学们相邀去卡拉OK厅唱歌,我也带着张雪参加了。张雪的歌声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一些女生鼓动我和她合唱一首情歌。于是我向台上走去,但那天我穿着一双破旧的皮鞋,前半部分鞋底与鞋面就像张开的嘴巴一样裂开了。上台时,我在台沿上绊了一下,栽了一个大跟头,弄得我满脸通红。一些原本就嫉妒我跟张雪谈恋爱的男生哄
期刊
生命就是太阳,今天落下去,明天还会升起来。  19床病人住进产房的时候,妇产科特别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原来,这是医院配合医科大学传染病系的一个研究项目:艾滋病母亲分娩无感染婴儿。  艾滋病病人入住产房的消息,顿时让妇产科炸开了锅。开会时,当着院长的面,没人吭声。会议一结束,全体护士齐声抗议:“万一感染了,谁负责?”连一些医生也嘟囔:“要是污染了手术器械、床铺,造成其他病人感染怎么办?”  病人住进
期刊
1979年,顾城陪父亲去上海采访,住在一家招待所里。那天风很大,顾城走出屋子,风从背后把门关上了,父亲不在,他没有钥匙,站在门外,一筹莫展。突然,顾城愤怒地翻窗而入,收拾了东西,等到父亲回来后说:“我要走,马上就走,回北京!我在上海快要窒息了。”他当天就登上了回北京的列车。  那天,后来成为顾城妻子的那个女人——谢烨,也在车上,就坐在顾城的对面。微弱的灯光下,顾城突然给谢烨念起诗来,还提起自己小时
期刊
人们都希望追求爱情的圆满,可生活的衣衫却往往会呈现一些刺眼的破洞。  13岁那年,正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她,突然收到四哥张公权的一封信。读罢信,她的脸不禁飞起一抹红晕。  时任浙江都督府秘书的张公权,被一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中学生作文所吸引,当他打听到作者徐章垿是浙江海宁富商徐申如的儿子后,便有了联姻的想法。四哥写这封信,是要听取她的意见。  她就是张幼仪,徐章垿即后来的徐志摩。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上,有一位被称作“中国青年革命健将”的活动家高君宇。他师从李大钊,是青年团的发起人之一;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莫斯科亲耳聆听过列宁的教诲。他与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之间圣洁又凄婉的爱情故事,佐证了周恩来那句“革命与爱情没有矛盾”的名言。  1920年初冬的一个夜晚,在一次山西同乡会上,24岁的高君宇和18岁的石评梅初次相识。石评梅是高君宇在山西省立一中时的恩师石铭的女儿,她喜
期刊
美容师刚把纱布从我面部取下,就“呀”地叫了一声:“你年轻了10岁,看上去顶多20出头。”我抓过她递过来的镜子一照,立马自恋无比,哼,看有谁见了我34的模样,再怀疑我43!  我美气十足地上街,打定主意按照新形象进行疯狂采购。进入内衣超市,我拣了一个时尚绣花胸罩,然后转着圈找试衣间。售货员直通通地问:“你有30多岁了吧?”什么?我的自信一下子被打晕。她接着说:“20多岁的女孩买胸罩,把身子一扭背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