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高考议论文的应然追求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体现出了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应该有些学术性的要求
  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和应然追求是什么呢?潘涌教授在分析了 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试题后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引领学生逻辑缜密、论证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①; 符合下列特点,1.开放生活哲思的空间,引导辩证思维、个性思维和创意思维;2.着眼“思想评论体”,弘扬独立评论;3.释放考生的“思想力”和“评论力”;已经出现了体现“学术能力导向”的“思想评论体”这样的与国际接轨的文章体裁。所谓“学术能力导向”,指的是引领考生走近科学理性思维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发现问题、独立判断、逻辑推理、缜密演绎这种现代公民立身社会、学术创新的基本能力。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能力。潘教授所谓“思想评论体”,指的是美国大学招生考试所采用的文章体裁。这种体裁的文章的组成部分有三,首先是总起段,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这是全文的逻辑起点和灵魂所在)。中间是主体部分,包含若干自然段(这是对观点的论证过程,包括缜密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或细节引入、有针对性的现象分析等)。最后是结束段,(以结论回应开头的观点并做升华或拓展)。③这并非“舶来品”,它其实就是中学议论文中典型的结构方式——层进式论证结构。
  笔者认为,潘涌教授所分析和倡导的无非就是要求考生,今后写作议论文要采用“思想评论体”,所写议论文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如一般学术论文所具有的特质)。然而,现实却是:许多教师认为,中学生写作讲究学术性不现实,有拔苗助长之嫌、之险。平心而论,潘教授所倡导的写作议论文要讲究学术性的观点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是值得广大师生身体力行的。笔者有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佐证。
  二、考生考前模拟训练的议论文里也已经有了包含一定学术性的习作出现
  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文章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这里有笔者指导的向雨同学完成的高考模拟训练习作《“心无所为”说》为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向雨同学的文章是否体现出潘教授所分析的那些特点。
  首先,写作提供的训练材料有学术性,如果要把它理解得准确些,深透些,并且有一定的学术高度,那么,就颇费周章了。
  《“心无所为”说》,材料来自《庄子·达生篇》,里面的第八个寓言故事是“呆若木鸡”。按照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里的分析,他认为,该篇首段为全篇之纲,标示通达生命实情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实况的,不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事故。其要义在于“形全精复(备)”,与自然为一。接着创设十一个寓言故事,以阐述全精、养神、守气的妙用。每个寓言的涵义,均为了发挥达生的主题思想④。其学术性之深不言而喻,简直令人望而生畏,不能“袖手于前,疾书于后”。《“心无所为”说》是笔者所教2014级学生向雨同学写的一篇较有见地而又有些学术性的考前模拟训练课堂作文(作为一个高中生能有此见地,实属难能可贵)。由于这篇文章的观点涉及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其“形而上”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他那个年龄段的其它同学的认识水平,加之文章逻辑推理(演绎推理)较为缜密,又有较多理性思维的成分。因而,被笔者当作佳作推荐给了同班同学参阅。(然而,较为多的同级教师却认为,这篇文章观点较为深奥,算不上好文章,且不值得推广。看了潘教授的文章,笔者仍然坚持认为,向雨同学的作文是一篇有一定学术性的好文章)
  重庆市“高考调研卷”提供的这则写作材料蕴含的哲理要准确地把握它,笔者以为,无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理解起来都有困难,要真正理解透彻还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都是从“大智若愚”这个方面去指导立意和写作的。很显然缺乏学术性。笔者以为,较有学术性的立意是:1.从这个寓言故事讲述的训练斗鸡的过程中去理解材料的含义。材料叙述训练的这几个关键点包含了庄子所倡导的关于“技与道”的哲理。先前训练后表现出的“没底气”、“好斗心理”只是“技”(技艺、技巧),最后形成的“呆”才是“道”(是通达生命的“形全精复”,是与天地自然和谐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就是《庖丁解牛》篇里的由“解牛—养生—悟道”的那个道”。2.从木鸡达到的“呆”这种境界来理解材料的含义。木鸡之“呆”不是真正的痴呆、呆笨,而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仅是深水静流,而且是静流深水,甚至还是庄子所宣扬的人生辩证法:心无所为,将生死荣辱得失参透,是不刻意追求,不张扬,顺其自然,达到“形全精复”与天地合一的“道”。⑤通俗的说法就是“挑水劈柴无非妙道”(老子所言),是无为而又有为的辩证统一。3.从木鸡的呆还可以归纳出“做人要低调”的意思。就是做人,有了成绩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了好事不矜夸,不张扬,不显山露水,不自吹自擂。向雨同学的文章属于上面三种立意里的第二种。它从“技与道”的“形而下”的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心无所为”的庄子哲学思想的高度;也超越了普通人一般认识的层面。因而,其学术性比之另两种立意要强得多。
  其次,根据材料写出的议论文习作,其缜密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或细节引入、有针对性的现象的分析已经体现出了作为一篇优秀议论文的学术性
  运用“呆若木鸡”这则材料写作议论文,其学术性 应该体现在缜密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或细节引入、有针对性的现象分析上面。如要从“技与道”的角度去立意,可以启发学生就近取材,写自身的学习生活,譬如如何通过各科知识的学习后,再进行各科作业的练习,刻苦训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现象到本质,形成了解决各种难题的技巧和能力,达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境地,等等。如要从“顺其自然”的角度立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加强思想修养的过程,开始时,一定要有许多条规定,许多种措施,向什么人的什么品质学习。当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加强了思想修养,当思想修养已经成为了习惯,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一言一行皆为世范,一举一动都成楷模,难道还需要刻意修炼吗?也就是说,当思想修养已经达到了人的再自然不过的“无心而为”的境界时,人的思想就不需要刻意而为了,它已经是“道”的自然而然的体现了。   学生向雨则另辟蹊径,他从不张扬,不刻意追求,无心而为而无不为的角度去论述,将庄子的哲学思想融会贯通到文章的论述中 :文章首先从简述材料的内涵入手,提出“做人要心无所为,不张扬,不矜夸,不刻意去追求,与自然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妙境” 的观点。其次,主体部分由鸡及人进而国家去论述 ,列举了邓稼轩、袁隆平为人低调的典型事例,引入了钱钟书著作等身、蜚声中外而不事张扬,面对对记者要求采访他时风趣幽默婉拒的细节,分析了中国对内对外的形势及其应该采取的政策和策略,从现象到本质,从演绎推理到独立判断,层层递进,上下古今,议论纵横 ,酣畅淋漓,极具理论色彩,思辨色彩,个人色彩。最后,结尾部分作者以结论回应了开头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开去,展望了由庄子这种哲学观点对人和对己以及对国家的借鉴意义所带来的光明前景和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论断恰如其分,推论理由允当。整篇文章含有一定的学术性因素 ,同时也较好地体现出了“思想评论体”文章的“学术能力导向”。
  向雨同学的文章体现出的一些特性,虽然不能说达到了多高的学术性,但至少可以说传递了“高考作文的深度转向”⑥的一些信息,新的特质,新的追求,新的方向。
  三、由果溯因,高考议论文体现出一定学术性的可能性因素分析
  1.生理、心理上的可能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生理上,高三学生的心理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其思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血气方刚,思想活跃,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理性思维已经比较成熟, 对事物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对一些常理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并且思考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语言和思维较为和谐地发展起来了。这些都为他们写作议论文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2.文体本身和写作理论上的可能因素
  众所周知,议论文就是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的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文体。为了论证或反证自己文章中论点的正确性,议论文文体本身必须具备缜密的逻辑、严谨的论证所需要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说,文章的内容必须由缜密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引入和有针对性的现象分析等内容组成以体现其学术性 。当然,这种学术性有别于科学家研究完成后形成的论文的学术性,相对于后者,高考生议论文的学术性只是初步的,低级的,但是,又是有别于一般的“观点与材料统一”的就事论事的“六经注我”的论说文(即写成了“佐证、回应、重申式的作文,是代人立言,是千万考生在用自己的体验证明同一个道理”那样的平庸之作⑦)。正像有的研究者通过实践探索后总结的那样,具有学术性的部分学生作文,“从性质上说,它属于学术性论文范畴。但由于它选题较小,内容较浅,篇幅较短,所以没有成人论文那样强的学术性和理论性。与中学生写的一般议论文相比,它具有写作容量较大,内容较难,使用材料较多等特征,且在概括、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⑧
  普通高等学校写作教材的一些编者认为,写作议论文要有“整合”能力, “为了改变思维过程上的简单化倾向,打破围绕观点套用材料的‘六经注我’式的思路,避免直线型、单向型的矢量思维方式,主张采用黑格尔的‘正反合’的逻辑推理方法和波普的伪证理论,在思维过程中加进参数,形成曲线型、多向性的变量思维方式,既要看到与原来观点相同的材料,也要顾及与原来观点相异的材料,打破‘材料与观点统一’的固有框架,不断弥补自己原有观点的漏洞,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尽量有新的发现,有个人的创见,达到观点在现有认识水平上的相对完善。”⑨这就从写作理论上对考生的议论文有一定的学术性作了很好的说明。
  我们认为,只要理论正确,方法得当,训练有素,假以时日,中学生议论文中出现学术性的因素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对他们写作议论文提出这种要求也不算过分和不切合实际。换言之,高考议论文追求学术性,是时代和现实对高考生的必然要求和“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
  ————————
  注释
  ①②③⑥⑦潘涌:《高考作文的深度转向:接轨国际“学术能力导向”》,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14第9期第60~63页。
  ④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第545~575页。
  ⑧徐桦君:《指导学术性小论文写作的实践探索》,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1期。
  ⑨裴显生、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二版第201~202页。
其他文献
样式一:走向精致化的评课     [抽样]刘占泉自2002年以来发表于《语文建设》的系列评课文章  语文教学界目前通行的“评课”,包括现场评课和文字形式的“评点”、“简评”等,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采用的是流行的套路,说的多是“我以为”的话,就课论课,很少能讨论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少能从学理角度切入,作学术性的研究与阐释。因此,其改善课堂的效用就相对比较有限。  刘占泉老师的评课与此不
从不足的方面看,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目标错乱,学科知识意识淡薄,课文与写作指导脱节。下面,笔者按单元结构具体分析。  一、单元导语  “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组”介绍该套教科书时说:“必修部分体系安排,发挥语言的育人功能,着眼学生的精神发育,以人文话题为统领。”这一原则落实到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则是对人文主题的解释说明。单元导语体现了人文性的理念,较具体地设定了单元目标。  目标是一种理
对于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考题,复习时,不能过于笼统抽象,而应该对出现过的高考真题深入进行题型分析,并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策略,尽力做到高效实效地应考、复习。概括起来,就是要努力做到八个字:细致分类,明晰章法。  一、题型分析  从历年的高考题来看,情节类的题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括故事情节类。常见的设问形式有“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几件事”“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
一、解读缘由  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身上,读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从人教版教参引用的几篇解读作品来看,每一篇都难以跳出这一藩篱。张志公的观点:“在这悠然余韵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的机会,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不是两个
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阅读相比,散文的“写实性”和“自述性”决定了散文阅读的深入更须要借助于“知人论世”。从一定程度上说,知人论世的深度决定了散文教学的高度。本文以杨绛散文《老王》的教学为例,试作进一步阐述。  关于散文的定义,一向没有定论。但是“写实性”和“自述性”作为散文的最重要特征已被学术界基本认可。写实性是指散文不崇尚虚构,所言说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或者存在过的。自述性是指散文的言说方式,
语文教学界一直讨论的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一理念与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提出的“例子说”相符。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很宽广的,不应该局限在一篇篇课文之中。既然是作为“例子”,教师就要有这样一种认识,第一,例子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的。第二,对于例子的解读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第三,作为
鲁迅的《复仇》共两篇,写于1924年12月20日,又一同发表在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7期上。这两篇作品,属于同一母题的两个故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鲁迅生平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野草》里作者明确地以《复仇》为题。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在先生的小说,杂文,乃至书信、谈话等中都屡屡提及,但从
在中学语文教材(包括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以下所出现的“中学语文教材”皆是)中,作为课文入选教材的词的篇目不在少数。纵观这些入选篇目,作者几乎为男性,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晏殊、柳永……作为词界的一朵奇葩,李清照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词人,在众多的男性词人中一枝独红。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她5篇作品,或作为课文,或作为课外要求自学的古诗词。当把这几篇被收录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的时候,笔者发现
文言文是传承古典文化与思想的课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是朗读,但纵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为读而读,要么重分析少朗读,要么读和品机械分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真正发挥好文言文的作用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将朗读训练精致到底。何为“精致到底”?首先,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理解古文表达的妙处以及古人的情怀。其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是要
文本解读必须照顾特定的时空背景,若虚化历史背景,课堂教学则会变成“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从而出现审美过程的任性与审美效果的偏离。  我读《北京的春节》更多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老北京春节深情的眷恋和淡淡的遗憾。而《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则认为,《北京的春节》“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这种审美阅读并不准确,因为编者没有将课文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