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价值哲学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统一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文章试图分析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同哲学范畴的价值现象的统一关系,探寻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
  关键词:剩余价值;劳动;价值;市场经济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观世界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我们在思考价值问题时,应该从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意义入手,把握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是从经济学角度构思而成的,它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论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两者应该是统一的。正确的认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理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中的运用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哲学范畴的价值现象
  1、价值的主体性
  首先是价值与需要。需要是指人的需要。指人为人之目的与生活目的的展开,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相应的需要。第二个是价值与能力。人的需求同人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没有相应的主体能力,就构建不了需要与满足之间的桥梁。第三个是价值与目的。目的虽然同需求有很多共性,但目的不等同于需求。目的,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性和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现着人作为人的本质内容,体现着人的目的,体现着人类的向前的发展。
  2、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的。没有客体以及客体的客观属性,也就没有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其次,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制约着人们的需要与满足,我们不能脱离实际谈价值。再次,价值关系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求和发展的属性。主体具有需求,目的和改造客体的能力。主体通过实践让客体的价值属性得以实现。
  3、价值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价值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是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问题。承认价值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就是意味着价值具有相对性;承认价值论的客观性,就意味着承认价值的绝对性。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论,应该是坚持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价值现象的两种必然的特性,二者不仅同时存在,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表现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以现实生活中价值多样性为基础的。虽然价值在不同主体之间是多样的,相对的。但是价值趋向的主体性说明价值是一元的,也就是趋向于全人类的发展。就整个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而言,价值概念是一元的,具有某种绝对意义的。
  二、马克思对剩余价值规律的系统规定
  价值最初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也就是说,处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人们的物的交换关系以及物的功能属性的实现是研究价值概念的一个起源。经济学范畴的价值,其本质来源是抽象意义的人类劳动。而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促进的过程。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和鼎盛而不断完善,最终由马克思总结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异化劳动的假说确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体系。
  对劳动与价值的关系的认识是揭示剩余价值规律的核心和基础。第一个问题是劳动二重性。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商品的价值分为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由抽象劳动来生成价值。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决定了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越提高,说明不变资本越大,可变资本越小,用于购买劳动力的价值就越小。经济危机也就是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
  三、价值哲学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辩证
  1、经济学范畴价值与价值哲学的统一
  剩余价值理论是从劳动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很长时期内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价值”表示衡量商品的社会尺度,即交换价值,其货币形式就是价格。马克思指出,决定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有人就会认为价值概念是直接从经济学范畴移植而来的。或者只有一个价值概念,即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这样看法是片面的。经济学意义上价值是价值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并不能代表全部。除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以外,还有政治、道德、法律、历史、宗教以及人自身的价值等等许多方面的价值规定。
  2、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与价值哲学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唯物辩证法形成概念的一种基本方式。普遍寓于特殊之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所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中对“价值”“使用价值”的使用是提炼哲学上的“价值”概念的依据之一。例如“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说明了价值关系中物是为人的。也就是客体是趋向于主体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认为,由于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现实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实践内容和条件具体性等原因,价值必然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现实的多元化又趋向于历史一元化,表现出来一元的必然性。通过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真善美等基本价值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并战胜假丑恶,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不断走向人类的最高价值——自由。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就是由对异化劳动以及对劳动与价值关系的阐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和必然灭亡的后果。他把对价值的科学研究同人类的历史命运联系起来,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共产主义价值观念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为善.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始终非常重视对狙击步枪和相关战术的研究工作,一直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无论是技、战术水平,还是相关人员素质,均领先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本文的介绍将以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要满
针对倾斜转弯(BTT)控制模式决定了小直径炸弹是一个强耦合非线性不确定时变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其自动驾驶仪的鲁棒设计问题。将小直径炸弹俯仰、偏航、滚转通道之间的耦合视作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在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
2012年5月25—27日。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七届论坛以“国家、市场、大众与21世纪的人类发展”为主题,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召开。墨西哥都市自治大学举办了这次论坛。这次论坛的主要议题是:1.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市场与大众的关系;2.大众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与组织形式
针对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断信号的抗诱偏方法.首先对导引头接收的混合脉冲信号进行载断处理,从而将两点源信号的到达时间差转化为信号能量差;然后利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特别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能不关心财富经济学的研究。财富经济学主要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及其运行总过程,研究的任务是为了实现“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实施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1-2014年低年资护士4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
据近日发布的,由Websense发起,并由独立调研机构Ponemon Institute实施完成的《全球社交网络风险调研报告》中披露,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的确正在导致恶意软件攻击加剧。 Acco
目的:观察保肝降脂汤联合水林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脂肪肝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中药自拟方联合水林佳治疗,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