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道”的马老师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商业英雄,论风头之劲,非马云莫属。
  江湖上马老师的传说不可胜数,并总是很有戏剧性:一方面他是万人瞩目的创业英雄,另一方面受着各方的诟病,比如假货之锅、损害实体经济之锅、马氏鸡汤、不那么严谨的概念;一方面马老师宣布明年就退休了,另一方面相对于众多大佬,从成名的时间看,马云还只是个“新贵”;一方面马老师能够退休,表示阿里巴巴的体系建设已经成熟到对马老师依赖度很低了,另一方面,当下最红的企业中,阿里巴巴可能是老板个人化标签最重的一个。这也许就是马老师的“功守道”吧。
  前瞻决策,步步为营
  马云自称“不懂互联网”,“不懂IT”,但他的关键决策总是颇具前瞻性和辩证性。
  引领阿里巴巴走向成功的第一个关键决策是“做淘宝”,这个之前无人看好的C2C,为阿里巴巴成为商业帝国带来了初期最基础的流量。
  以前,业内喜欢把企业的成功总结为“渠道推动”和“品牌驱动”,但这二者的本质都是“红利驱动”。在央视广告效应被大大低估的2005年以前,凡是大力度投放央视广告的基本都取得了成功,在人力成本極为便宜的时代,用“人海战术”、“深度分销”也大都取得了成功,在百度竞价排名还不激烈的时代,莆田系靠着投百度就可以垄断全国的民营医院。
  而阿里巴巴发现的是广大个体商户的红利,线下房租太贵了,店里不管有客没客,都要有人守着,小生意真是没法做。如果有那么一个不收房租、客流很大、有生意就盯着、没生意可以放着的网上集市,那简直就是小商户的天堂啊,所以那时候阿里巴巴的口号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严格讲来,最初的淘宝叫C2C不算准确,应该是“小B2C”。
  只让小商户免费进住还远远不够,保障这个创新模式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则是“中供铁军”和“支付宝”,一个解决最初的店铺进住问题,一个解决交易信任问题。
  阿里巴巴的第二个关键前瞻决策是做“B2C”,这也是个革命性变化,从搭建平台、获取流量,进化到真正为零售提供服务,电商真正开始爆发。国内的商业环境感觉受到电商冲击,是从天猫的B2C火爆开始。
  第三个前瞻性决策则是“菜鸟物流”,传统的零售商是被谁打败的?房地产毫无疑问是第一元凶。电商平台发展的最大外部受制因素是什么?答案是物流。所以京东起家的时候,就坚定地做自己的物流,为此不惜血本。
  而阿里巴巴控制物流的方式则更加复杂,但成本却低多了。它们的菜鸟物流是通过平台的方式把“三通一达”们整合到了一起,它不单单是卖家的服务商,还是物流商的服务商了。现在,“不做物流”的阿里成了自带物流体系的服务商。
  “新零售”是一次自我革命
  最值得说道的是“新零售”。“新零售”是非常模糊的概念,而且对业内也有很多误导,但它对阿里巴巴来说却是当前最重要的。
  新营销理论创始人刘春雄讲,零售理论上有个“零售轮转假说”:多数零售创新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三低策略”,即低成本、低价格、低毛利,以此来获取巨大流量。当它成功后,会引发他人效仿,已经成功的零售组织不得不采用价格以外的竞争策略,比如改善体验、增加服务等,这势必增加营销费用,使之成为一个“高费用、高价格、高毛利”的零售组织。与此同时,又有新的革新者以“三低策略”进入竞争,原来的革新者成为了被革新者,零售业发展的轮子重新转动。
  原来的百货、卖场、超市、折扣店都是沿着这个规律发展的,而淘宝天猫也是按照这个轨迹发展的。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像拼多多这样“五环外”“三低策略”革新者。
  不管马老师提的“新零售”、“新制造”从严格概念上多不靠谱,但这个概念无疑是阿里巴巴的一次自我革命。
  “新零售”的提法已经完全超越了零售领域,它表面上是“人货场”重建,而它的动作却是对生产商、渠道商、服务商、零售商的价值链重新整合,名为“新零售”,实为“新商业”,阿里巴巴要做的是成为全新商业价值链的链主。
  “不懂互联网”、“不懂IT”,却能看到趋势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决策;每次巨大成功,都能看到背后的危机,勇于自我革新;概念不准确,却能把握变化的基本规律;最牛的是,能够在最巅峰的时候激流勇退,跳出来看世界。这也是为什么说马老师已经“近乎道”了。
其他文献
25岁那年,茨威格来到巴黎学习写作。尽管之前发表了不少作品,也得到读者的一定认可,但他还是觉得在文学路上自己天分不足,这让他一度很沮丧。  这天,茨威格有幸来到罗丹家中拜访。寒暄一番后,他忍不住羡慕地说:“您的作品太伟大了,您简直就是天才!”“天才?”罗丹摇着头说,“我可不是什么天才!”茨威格忙解釋道:“能雕刻出‘沉思者’和‘巴尔扎克’的艺术家,难道还不是天才?”  罗丹无奈地摇摇头,转身带茨威格
期刊
说起中国商人的老祖宗是谁,很多人会说范蠡。但根据《史记》所载,真正的中国商祖是山西侯马的计然!  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景元祥对《中外管理》说: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里,用了大量文字记载了计然、范蠡等人的经商道、术。其中,晋国都城新田人(当时的侯马称为新田)计然是陶朱公范蠡的老师,范蠡正是用计然总结的商业思想成为一代巨商。  景元祥认为中国的“商人之祖”是计然,陶朱公范蠡是计然的弟子。正是山
期刊
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和之前的十年纪有什么区别?  不同于前30年的第40年  很显然,不论40年前、30年前、20年前、10年前,中国都不像现在这样在全球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地位。  40年前,我们举国还在叮嘱孩子们“不要围观外宾”;30年前,我们举国还在讨论“球籍”这个如今电脑里不存在的词汇;20年前,我们举国还在为加入WTO成为全球游戏的一员会否元气大伤而纠结;而到10年前,我们
期刊
当中国企业第一次面临多重经济下行压力时,当中国企业终于开始追求做久、面临传承难题时,当中国企业终于开始掸去短視浮躁转而思考企业经营哲学时,那么2018年的多事之秋,基业长青的日本企业便是《中外管理》有责任要带着中国企业家们去探访与深思的地方。  在国庆黄金周,《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杨光带领20位中国企业家先后前往日本横滨、东京、京都,参加盛和塾全球大会和参访了5家日本百年企业,对日本企业长青
期刊
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中华民族实现翻天覆地的腾飞。  然而,改革离文明转型仍有一步之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认为:“不用担心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可以更快地发明新的技术。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偷窃’美国的《独立宣言》、《联邦宪法》等代表美国价值的东西。当中国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中国强大的开始。那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这话虽然不中听,但值得回味。  改革,最终是
期刊
10月19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大家最为关注的股市、民营企业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等热点问题做了回答。旋即引发了各界强烈的关注和热议。  仔细研读采访全文,我认为刘鹤这次采访主要透露出三个明确的信号。  三个明确的信号  借谈股市稳定公众心理预期  第一,谈及股市,刘鹤表示:“中国正在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在我看来,他虽然谈的是股市的问题,但事实上指的是中国经济整体。刘鹤在这里是借股市
期刊
不久前,在国企和民营的“进退”之辩中,央行行长易刚在答记者问时用了一个新词——竞争中性。  其实,企业制度本身就是中性的,企业制度不会因为所有制不同而有本质差别,国企和民营的差别主要在于经营目标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和干部聘任机制不同。  在朱镕基总理任职期间,全国人大通过了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承认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此后,民营和外资两大非公经济企业
期刊
苏宁转型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够在每一次的行业变革大潮来临之前就预先作出判断,并在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这个商业机会的时候就率先进行了布局。尤其它对于信息化乃至整个信息产业革命的判断及应对,这是它和国美最大的区别。  不管并购大中还是永乐,国美在本质上只是传统零售模式的叠加:关注的是如何抢占市场份额和规模。而苏宁的变革则是关注如何去发现新的产业引擎、新的市场引擎,以及新的零售业引擎。  一家连续性
期刊
海尔在过去的30多年中所做出的每一次改变,都给人以震动,无论是“砸冰箱”、“五星级服务”、在全球市场做自己的品牌,还是“人单合一”模式,以及购并通用电气白电业务,我们不得不問一个问题:这一切,为什么海尔可以做得到?  “更扎实”,非海尔莫属  人们从各个角度理解海尔,包括国际上知名的管理学者,但是我们认为,对于海尔而言,领导者更扎实的做事是相对更重要的。所谓“更扎实”的形象,我们觉得非海尔莫属了。
期刊
多年前,当我决定把实业界与学术界对接起来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少春主席。  少春主席带领金蝶人从财务软件开始,不断伴随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的战略。有些时候我也参与到和他们一起砸掉电脑、办公桌,甚至砸掉职位的行动中,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有组织地放弃自己固有的优势和习惯。这一切不容易做到,这需要开阔的心智,需要内在的动力,需要气魄与决心,更需要胸怀与担当,但是少春主席和金蝶人做到了。  所以,金蝶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