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的刀剑辟邪文化与日本藏汉代名刀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习俗中,剑是斩妖驱鬼保平安的灵器,因而俗称“宝剑”。
  中国刀剑的辟邪文化
  剑本是古代的兵器,可以防身杀敌;剑也是权力的象征,经过皇帝的特命,有时甚至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宝剑当然是所向无敌的武器。以巫术为技的道士,遂选中了宝剑作为他们“降妖捉魔”、“呼风唤雨”的道具。如八仙中的吕洞宾,降妖斗法“飞剑斩黄龙”,称为“剑仙”。晋人王嘉《拾遗记》载,越王勾践有八柄宝剑。第一把叫“掩日”,用它指日,则日光暗淡;第二把叫“断水”,用它划水,水即分开而不合;第三把叫“转魂”,用它指月,月中的蟾蜍、玉兔为之倒转;第四把叫“悬剪”,飞鸟游过,未触其刃,则被斩断;第五把叫“惊鲵”,带它泛海,鲸鲵都要逃遁;第六把叫“灭魂”,挟带它夜行,不逢魑魅;第七把叫“却邪”,如有妖魅,見之则伏;第八把叫“真钢”,切玉断金,如削土木。自古以来,关于宝剑种种神奇的传说,不胜枚举(图1)。
  葛洪在《抱朴子》中称:“符剑可以却鬼辟邪。”唐朝李绰所著《尚书故实》称:“凡学道术者,皆须有好剑镜随身。”从此,剑正式成为道教法器。道教将剑引进后变成法剑,对其作用也作了宗教的改造,防身变成辟邪,杀敌变成斩鬼(图2、3)。宋朝《翊圣保德传》载,张守真(正一派第三十二代天师)在北帝宫一隅建殿,日夜供神,翊圣保德真君念他心诚,传授给他剑法,剑法有三,功用都是制鬼除妖:“由钢铁炼为利刃,有疾之人,挥击邪气销铄,其人无损。或地祇作孽,水族生妖,分野为灾,国家轸虑,当以上剑治之;或山泽之怪,飞走之雄,震骇间阎,侵毒黎庶,当以中剑治之;或魑魅之徒,夔魅之辈,挟邪暴物,作祟害人,当以下剑治之。”
  法剑与符箓往往要配合使用。《万法秘藏》卷二在施“神仙火坑”法术时,要“左手擎符,右手剑诀”。所谓剑诀,就是手中持剑,口中念诀。施符仪式中也时常需要“仗剑”。敦煌写卷伯三八一〇“踏魁罡步斗法”中,便提到要“左手执笏,右手扶剑”。而且,道教的剑与符是合一的,法剑上一般都刻有符,这就意味着道士持剑作法时,也同时利用了符术。
  作为道教法物,剑不但可避邪斩怪,它自身还可变化、飞腾,而且还在气象上反映出来。最为著名的是张华寻剑的传说,《晋书·张华传》说,吴国未亡时,常有紫气出现于斗牛二星之间。善观天象的雷焕告诉他,这是宝物的精气,宝物必在斗牛之下的丰城,张华于是任雷焕为丰城令。雷焕在县狱内掘屋基数丈,得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这天傍晚,牛斗间的紫气立即消失,相传雷焕之子雷华带剑路过延平津,剑从腰间跃入水中,令人赶紧打捞,却只见水中有二龙飞腾潜跃。
  法剑的另一个作用是降神驱神。《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次右手执剑”条云:“吾佩刚剑禁敕鬼神,二十八宿随吾指,陈北斗七星,挟辅灵真,周流万方,百福同臻。”敕神,就是指挥神祗,二十八宿、北斗七星都是道教信仰的星神。宋代有一种名叫秽迹金刚的法术,主要是利用剑法降神于幼童身上,通过幼童之口以代神言。
  传说中剑还能作龙吟,甚至助人霸业。刘邦剑斩白蛇,预示着秦室衰微,其剑也成为帝王权柄的象征。《西京杂记》卷一载:“汉帝相传以秦王婴所奏白玉玺,高祖斩蛇剑,剑上有七彩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加以磨莹,刃上常若箱雪,开匣拨鞘,辄有风气,光彩照人。”晋武帝时,武库失火,此剑独飞出上天而去。
  法剑主要有钢、铜、木质三种。其木质者,多以驱魔威力强大的桃木削制,上面画有道符,故称“桃剑”。从形制上看,法剑常约六十厘米,剑身两面镶有北斗七星图案,故又称“七星剑”。法剑一般有两把,剑身很薄,可将两把剑合在一起握持,当作一把使用,有时可将两把分开,左右两手各握一把,称为雌雄剑。
  法剑的炼制过程颇有神秘色彩。关于如何炼制雌雄法剑,《抱朴子·登涉》引《金简记》云:“以五月丙午日日中,捣五石,下其铜。五石者,雄黄、丹殊、雌黄、磐石、曾青也。皆粉之,以金华池浴之,内六一神炉中鼓下之,以桂木烧为之,铜成以刚炭炼之。令童男童女,进火取牡铜,以为雄剑;取牝铜以为雌剑。各长五寸五分,取土之数,以厌水精也。带之以水行,则蛟龙巨鱼水神,不敢近人也。欲知铜之牝牡,当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铜。灌铜,当以在火中向赤时也。则铜自分为两段,有凸起者,牡铜也;有凹陷者,牝铜也。各刻名识之。欲入水,以雄者带左,以雌者带右,但乘船不身涉水者,其阳日带雄,阴日带雌。”这种炼剑法,夹杂着许多巫术,道教正是通过这种仪式化的铸剑步骤,在法剑创制之初就赋予其灵性与神力。
  宝剑的剑饰,也多饰以灵威之物,增益其巫术功能。《吴越春秋》(图4)载:“伍子胥乃解白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以此相答。”北斗七星为古来的星辰信仰,具有灵威,纬书即盛传其神秘的力量,因而类推剑的辟邪功能。其后文士结合道家思想、占星术、谶纬说,成为宝剑哲学。曹丞尝造“百辟宝剑”——“饰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日飞景。”剑名百辟,真人攸御,可见宝剑具有避邪的作用。
  由于剑是真兵器,不便随处悬挂,民间多是用具有辟邪作用的桃木、菖蒲制成剑形,或悬于门、或佩带于身,以镇宅佑体。有的富贵人家,将宝剑悬挂或支架于室内,既是一种文雅装饰,也期望其能镇宅辟邪。正因为如此,宝剑成为一种最为人们所喜爱的古兵性质和吉祥物。
  复原日本藏汉中平刀
  目前,海内外所知最为著名的具有明确庇佑文字的刀剑实物,当属收藏于日本奈良县天理市所在地的东大寺山古坟出土的汉中平纪年大刀。这把全长110厘米的铁制大刀上用金嵌刻着24个文字:“中平五月丙午造作文刀百练清刚上应星宿下辟不详”。从其抬头写着“中平年五月丙午”可推断,此刀为中国汉代中平年间打造,也就是公元184至189年期间。后辗转流传日东瀛,并最终与东大寺山古坟的死者随葬于此。不但如此,中平刀也是目前可知在文字上明确说明是百炼钢的古代刀具(图5—8)。   中平刀铭文“上应星宿下辟不详”的八字描述已经很直白地将这把汉刀荡污肃清的特质表述很清晰。而保障这一功效的基本条件则主要表现在“百练清刚”与“五月丙午”两个方面。首先,最大程度的锻炼,得以使刀身钢质纯清,至纯至臻;而铸造于“五月丙午”更是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实际上,中国古人在铸冶时,特别是刀剑、铜镜、带钩、礼器等物件的铸造,经常选用五月丙午日。五月丙午就是五月五日。按《志林》描述,这是“取纯火精以协其数”的日子,也就是干支都属火的月份与日子,古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最盛的时节。古人甚至将这一天定为是制造阳燧取火的日子。汉代王充在《论衡·乱龙》就曾提到:“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乃能得火。”方士在每年这天熔炼五种石块以铸阳燧,用于取火。因此,這一天的太阳被认为最猛烈,由于五月为午月,“五”与“午”谐音,所以后世不管这天逢不逢午,都将五月初五日称之为阳极“毒日”。而在这一天打造的任何金属物件,则因其纯阳之盛而具有辟邪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平刀,在某种意义上是目前可知中国最早的辟邪刀之一。此次,我们经过长达一年的时间对中平刀的形制与历史背景进行了考察,最终决定复制这把留藏海外的稀世古兵。
  对于中平刀的复制,确定形制是我们遭遇的首要困难。首先,原刀因经历千余年岁月的洗礼,腐蚀严重,基本大型已无。其次,中平刀的整体弧度与厚薄比例有别于寻常汉刀,特别是错金工文的密度与位置,都颇为罕见,因此,确定这该刀型制就须广泛参考同时代的汉刀原型。为此,我们先后走访了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中国军事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部分私人藏家与相关博物馆,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对比,同时也斥资在民间收购了部分汉代同期的刀剑刃器。最终,于2014年5月前后经多次商议试验后,遂将中平刀的造型确定下来(图9)。
  接下来就是选材问题。马明达教授曾教导我们,中平刀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是文化交流与金工发展的重要实例,其复原须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彰显我们所能掌握的金工水准,简言之,要有嫁接古今、贯通新老的传承感。为此,我们选择将汉代古剑条再炼与龙泉传统草钢结合的方式,通过最朴实的折叠锻打方式作为刀刃基材,采用包钢的结构工艺来进行制作(图10、11)。在此基础之上,遵回其择五月丙午日中的传统,覆土烧刃,以龙泉七星井水为这把新生的中平淬火(图12、13)。
  刀条复制完工后就是刀首的还原。中平刀首实物已残缺不齐,但日本学者进行了相对细致的研究与线描复原,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参考日本国内专家对中平刀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按比例推测出刀首的尺寸,先后制作了3个模型,对其厚度与细节比例进行了反复调整,最终确定刀首的雏形。中平刀首原为青铜铸件,而此次复原中我们则采取铁素坯直雕的模式进行制作,直接在厚薄适合的铁板上雕刻出中平刀首的相应造型。中平刀首的图案比较奇特,有别于常规的汉刀首造型。其交错纵横的突出线条有如星相般漫布,刀首圆环外面还有五个角,整体构成一个特殊的结构。马明达教授认为,由于中平上文字的含义与整体造型,中平刀作为一把仪仗用刀,应为法器一类的礼兵,它的刀首应有明确的超自然与图腾含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刀首经过近2个月的复刻,终于雕刻出了现在的刀首图案。完工后的铁刀首作为原模,再经过范模,作出蜡型,用古法脱蜡铸造的工艺实现青铜刀首的复制。铸出来的青铜刀首一定要经过手工精修,才能精细、图案清晰。最后进行镀金处理制作出相应的效果,最后与刀刃结合铆死,如此完成中平刀的主体制作(图14、15)。
  接下来是对刀背错金铭文的复制。这把全长110厘米的铁制大刀上用金丝嵌刻着二十多个金字,但原刀锈蚀严重断为6段,现能够确定只有20个文字:“中平 五月丙午造作文刀百练清刚上应星宿 辟不 ”。
  经过专家考证后确定为24个金字,可是只能推测出23个文字“中平 年、五月丙午、造作文刀、百练清刚、上应星宿、下辟不详”。在1830年前,中国东汉的工匠要在这么薄的刀背上开出燕尾槽,拉出金丝线,再一点点在这些燕尾槽中镶嵌进金丝,工艺水平之高令人惊叹。然而,原刀字样有缺,无法完全复制,为此我们特邀马国庆老师,为我们重新书写了此23个汉隶小字,马老师出身世家,父子两代皆为中国当代拓片技艺最重要的传承人,他的隶书刚劲有灵,朴素返古。刀背上错金要比面上错金难得多。刀背薄,对于操作要求很高。为了更好地刻出设计好的字体,我们先写好了字体,再把纸粘到到背上,一点点刻出字体,再刻出燕尾槽。然后,我们效仿古人用千足金拉出相应粗细金丝,后镶嵌至燕尾槽内,用小锤、刻刀一点点凿进去,因为字体很小,笔画又多,所以错金一道非常小心,非常缓慢的技术活。一不小心金丝就会掉出来。这道工序需要两个人默契配合才得完成,因此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天高人静,前后挫折甚多(图16、17)。
  错金完工后就是研磨。刀的研磨是一项非常精细、高技术的活。特别是汉刀的内弧是非常难磨的。每一条曲线都要平行,最终到刀尖聚于一点。磨石从60目一点点开始研磨,120目,240目,600目,800目……一直到8000目。手拿刀要非常的平稳,最后完全凭感觉在研磨了,稍有不慎,如果磨石多磨了不该磨的地方,那是补都补不上去的。如果在研磨过程中出现一颗小沙粒一不小心把刀拉伤了,又要回头到前面全部重新磨过,很熬人(图18)。
  中平刀前后共花费了47天时间研磨,是目前我们研磨最为细致的刀之一。月余之后,清水洗去砥埃,刃具霜雪溅出,如流水、如行云,如高山、如堑峡,寻找失落的古意就是如此的惬意,如此的高远(图19)。
其他文献
上海博物馆所藏七牛贮贝器是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为了配合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陈列体系的建立,由云南省博物馆调拨。这件青铜器凝结了古滇国文化的精髓,充满了强烈的生活和时代气息。器高44.3、口径24.7、最宽处35.1厘米。器呈圆筒形,中腰收束,盖与器身作子母口,器内还盛装有两千多年前遗留下来的海贝(图1)。  此器的器盖以七头牛作为主题装饰,圆雕装饰颇为精彩,器盖上伫立有七头牦牛,
期刊
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刻有一枚“国玺”——“满洲帝国之宝”印章(图1、2)。尽管伪满洲国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但在日本统治伪满洲国的十四年里,仍以独立国的身份将其打扮。因此,刻制被视为皇帝身份的代表之物——“国玺”必不可少。据文献记载,此国玺于1934年2月20日刻制完成。材质为白玉,二寸六分立方形大小(高8.9厘米,长8.7厘米,宽8.7厘米),重量1.71公斤,背面印钮采用云纹钮,给人以丰富
期刊
阴阳是中国古代汉族圣贤创立的哲学范畴。一种本源论(本体论)。《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对阴阳精确的概括与演述。大家知道,自然界的事物都有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互相关联的现象,比如天地、日
期刊
曲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北依古岳恒山,西接巍巍太行,东连华北平原,南有沙河、滱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文献《尚书》中已有舜帝“巡狩至北岳”的记载,自西汉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在曲阳祭祀北岳之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真正使曲阳得享盛名并不是由来已久的祭祀北岳山神的典礼,而是曲阳灿烂辉煌的石雕文化。  在曲阳县城南10公里处有一座黄山,盛产白石,石质洁白莹润,纯净细腻,既易
期刊
陆俨少(1909—1993),中国杰出的山水画家。原名同祖,字宛若,上海嘉定人。1926年考入“无锡专科学校”,画初师冯超然,诗学王同愈,后结识吴湖帆,拜其为师,得以饱览吴家庋藏的大量历代书画珍品。能诗善画通书法精绘画理论,山水成就卓然!  素有“南陆北李”之称的陆俨少(北为李可染) ,对于中国博大精深山水画的深刻认识,绝对是源于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陆俨少的绘画风格主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为
期刊
羊是食草反刍动物,在很久以前,就与先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距今3000到10000多年前的宁夏贺兰山东麓岩画上,就出现了羊的形象。羊,是原始先民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一。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浙江河姆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出土过羊骨或陶羊,河姆渡的陶塑绵羊,作立式,造型逼真,是艺术家长期对羊细致观察的结果,表明野羊被驯化成家羊的历史有六、七千年之久。到龙山文化时期,出土
期刊
中國现代美术奠基人、知名画家庞薰琹(1906—1985),字虞弦,笔名鼓轩。祖籍塘桥,江苏常熟人。其1925年赴法国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30年回国后系统研究中国画论和画史,是当时进步的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的组织者之一。1931年任教于上海美专和昌明美校,与倪贻德、张弦发起成立民国著名的“决澜社”美术画社。1939年曾经深入贵州民族地区实地考察研究。1949年5月29日他与刘开渠、张乐平等国统
期刊
决澜社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评价体系中一直极具戏剧性。从1932年《申报》里“新兴艺术团体”,到1960年代的“大字报”里的“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大毒草”,再到1990年代的美术史里“一个真正自觉的现代主义美术社团”,乃至新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先声”,给人以天翻地覆之感。  虽然决澜社可以作为中国现代艺术社团的肇始者之一,在成员、宣言、宣传载体、展览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完备性,但从严格意义上
期刊
阳春三月,笔者盘山越岭,随缘而至位于安溪龙涓内灶社的千年古刹——凤山岩寺,登高远眺,层峦叠嶂,云蒸霞蔚,美不胜收,果然如清乾隆《安溪县志》所载那样:凤山,主峰内灶尖海拔1140.7米 ,“火星卓立,插入天表。顶可望海门,两下开张,若凤展翅,在安(溪) 、(长)泰之交。”  凤山岩寺,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温文尔雅的凤山岩理事会理事长陈树冬先生,热情地签名赠送《凤山春秋》画册,并讲起一个
期刊
黄山是清初画坛重镇。明亡后,大批遗民纷纷登上黄山,置身于峰岭云海之间,描绘故国大好河山,为大自然中的真山开了生面,于是产生了审美价值很高的“遗民画”。同时,大自然的神奇景致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黄山画派”名家。如梅青、梅庚、程邃、石涛、戴本孝等,都是长期深入黄山,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为人称颂。“新安画派”主要也师黄山,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不同,正如渐江与戴本孝各有特色。  戴本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