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万卷家书无尽情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雷家书》编选了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的教育的文字范本,其中最长的家书达七千多字。该有多深沉的爱,才能一封书信长达7000多字啊。
   在父母身边,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儿女年幼时被父母藏在羽翼下,父母小心翼翼地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孩子的天真。孩子渐渐长大时,父母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父母因孩子的存在而展现出矛盾的一面:挡在孩子身前怕碍了孩子长大,跟在孩子身后怕来不及阻拦孩子受到伤害;期待孩子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孩子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这样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在傅雷身上也体现出这样一个矛盾体,但是傅雷毕竟是大师,他把这些矛盾完美取舍达到最大的平衡点。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而对于子女来说,一直走在享受父母之爱的路上,却很少刻意去体会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终导致孩子一直在读爱的路上。
   妹妹由于高考失利远赴甘肃求学,她自己终于庆幸能独自去外面见识世界,怀着一腔兴奋,完全忽略了母亲那双忧郁的眼睛。越临近开学,妹妹越发激动,而见到母亲的人都惊呼:“怎么会弄得这么憔悴?”愁容凝重的母亲,皱纹越发深刻,父亲终于开口说话:“你妈妈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没有一个晚上是睡安稳的。”不禁愕然。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开学之日终于无情地宣告来临。母亲急躁得唠叨妹妹带这个,带那个。到杭州一路,父亲一路沉默,母亲一路不停絮叨,还不时叮嘱哪样生活用品在哪个地方,火车上注意什么,到了那里后要怎样怎样,千万要这样,那样切许不能。终于到车站,把妹妹送走后,母亲许是倦了,突然变得非常沉默,一路无声,回来的路上安静得可怕。
   翻开《傅雷家书》,似乎又重新看到了那时候的场景:“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昨夜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地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胸口抽搐,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时候有过这种经验。今儿一体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都想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叫人怎么舍得!”“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的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的精神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在拜读这些文字时,光从措辞中就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深深眷恋和思念,天下有多少这样“人前欢笑,人后抹泪,当面说没事,背后落寞”的父母啊。
   网上有一段话说,说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们经你而来,并非为你而生。你可以尽力去爱他,但却不能要求他们爱你。是呀,谁成为谁的儿女,谁又成为谁的父母,父母子女,血脉相连外,也是缘分一场。今生今世,相遇了,便有了一世的纠缠,一世至死不渝的牵挂。从孩子第一次学走路向你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时的欣喜开始,从第一声甜甜地喊你爸爸妈妈开始,或者是从更早的孕育在母亲甜蜜的希冀和父亲幸福的微笑里的一个胚胎时就已经开始。父母给予儿女的爱,之琐碎,之忘我,之长长久久,是无与伦比的,这才让全天下所有的儿女对父母的爱,拥有得安然恬适。儿女年轻时,他们老了,还在爱着,儿女记得的在爱,儿女漠视的也在爱,他们爱得竭尽全力,让儿女拥有得黯然神伤。
   云中谁寄锦书来,万卷家书无尽情。
   别让爱,再等待。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  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学”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老师应该将
期刊
纵观整个记叙文教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前指导和写法探究,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   对于现在高一的学生而言,我们的作文训练重点都是以记叙文为主,那么我就以学生的一篇记叙文习作为例,简单谈谈我对怎样修改才能让学生的记叙文“高大上”起来?   在经历了一周繁重的课程的学生们都成群结队地在街上乱逛,我也不例外。我和朋友们无目
期刊
课外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校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当前在语文考试中,由于作文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作文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实际上,学生阅读能力薄弱,会限制作文写作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1.以兴趣为引导开展课外阅读。   “兴趣是
期刊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教师逐句地翻译,学生逐字逐句地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期刊
一、引导学生吃透考点,明确得分要点   要想学生审题和答题到位,首先要让学生“心中有谱”——明确这道题考什么,如何答?我们尝试从参考答案中理解考点,归纳得分要点,显然,归纳并概括出文本中的原理或观点,并用之对实例(或材料)进行分析是得分要点。为了让学生吃透考点,明确得分要点,笔者进行了两个尝试。效果不错:   1.尝试一:在知识点复习后,结合学生练习卷的答题情况,归纳出学生答题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期刊
回顾学生的“作文史”,从小学开始写作,学生至今应该写了有十年的文章,起码上百篇,但为何教师经常会看到学生这样的“议论文”:   “最适合自己的会让你更开心,获得更多的乐趣,发挥出自己更大的才能。就像前不久传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大学在校学生转读技校中的那位大学生表示,自己高考时本来想打算根据自己爱动手的爱好报读技校的,但父母坚持让自己读北大。上了北大后他觉得自己整天闷闷不乐,碌碌无为。于是他转了技校,
期刊
夜深人静,我们坐在一起,围着书本展开了讨论。   你说,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   他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然为什么有人手不释卷、凿壁偷光呢?   我笑笑,不以为意。   你说,读书未必能铸就辉煌。孔乙己的身上就一直演绎着悲剧,他饱读圣贤书,恰似充满内涵,满口皆是“之”“乎”“者”“也”,却遭遇着封建社会的悲剧穷途。孔乙己在别人眼中是多么卑微、多么低贱
期刊
高中,是中学生学习强度最大、心理负荷最重、竞争最激烈的人生阶段,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竞争的人事环境等,令许多高中女生疲于应付。困扰着她们的是学业上的屡屡受挫,久而久之,就把她们初上高中时那股踌躇满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消磨殆尽,从而丧失了在各方面与男生一比高下的信心和勇气,形成了自卑心理。因此,及时调整这类女生的情绪,恢复她们的自强人格,是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一项重要工作。自强人格教
期刊
学生的作文兴趣不高,畏难情绪大,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当前作文评改中存在的作文评改方式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写评语的批改作文方式,作文发下来学生只是去看教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倒是不怎么重视。这样一来,教师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作文教学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要真正发挥作文评改的诊断、导向、激励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精批略改,
期刊
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的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学校都将面临着师资力量减弱、新老衔接的问题。教师是立校之本,一个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说到底就是教师。年轻教师更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有效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让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能尽快适应自己的教学岗位,成长为一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拜师傅,收徒弟,师徒结对”,来提升师资质量是多数学校常采用的方式。那么师徒结对中,师傅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