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
在我平时的家访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近期通过对几个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让我感受颇深。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班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教育间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这些孩子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三、重视家访效果的反馈
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學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不能认为家访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不对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非常理想。家访后,老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
四、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担心学生日常花销问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家访过程中,自己感动也很多。我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张张热情的笑脸,我们都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和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家访中,我对家庭具体在哪不熟悉,家长主动提出说老师到了附近就电话联系他们。家长的热情温暖着我的心,让我家访的脚步更坚实。
作为普通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平凡得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平凡得像长江里的一滴水,但我为自己能找到自己平凡的位置而快乐着。人生中可以追求的的东西很多,每天能快乐地生活,我认为就是幸福的。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很累,但也能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人感到真正的快乐。
在我平时的家访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近期通过对几个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让我感受颇深。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班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教育间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这些孩子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三、重视家访效果的反馈
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學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不能认为家访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不对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非常理想。家访后,老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
四、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担心学生日常花销问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家访过程中,自己感动也很多。我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张张热情的笑脸,我们都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和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家访中,我对家庭具体在哪不熟悉,家长主动提出说老师到了附近就电话联系他们。家长的热情温暖着我的心,让我家访的脚步更坚实。
作为普通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平凡得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平凡得像长江里的一滴水,但我为自己能找到自己平凡的位置而快乐着。人生中可以追求的的东西很多,每天能快乐地生活,我认为就是幸福的。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很累,但也能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人感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