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兼论书法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oke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书坛围绕书法的继承与创新的理论,形成了书法实践上的拟古派、现代派、创新派,可见理论对书法实践的巨大作用。有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就有什么样的书法实践。本文对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复兴进行阐释。
  关键词:书法;继承;创新;中华文化;复兴
  伴随着晚清西学东渐与当代的改革开放,书法之外的各门艺术都在广泛且有效的进行中西结合,煞是热闹。而书法艺术虽为中国所独有,但在西学影响下的书法也不甘寂寞,极力去开拓书法发展的可能性空间,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与西方绘画的创作理念,终成书法现代派。当代书坛形成了拟古派、创新派与现代派并存的格局。关于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而且有些观点几乎是对立的,因此关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也是十分必要的。
  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宣告了书法作为士子进入仕途敲门砖这一功能的结束,科举制的废除极大地缩小了书法创作的队伍,它使书法成为了文人饭后茶余的闲情雅致。另外,硬笔的传入亦大大缩小了书法研习者的队伍,中国这一发展千年的、中国所独有的艺术形式,在上世纪中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书法作为中国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书法艺术不仅简简单单的单指用毛笔写字,书法艺术还涉及到诗词的创作,古人的书法作品大都是自己写作的诗词,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除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外,还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美文。由此,书法艺术的传承关系到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承问题。篆书艺术还涉及到文字学。
  一、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但传承与创新有时几乎又是矛盾的,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辩,各抒己见,没有统一的答案。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传承与创新的争辫十分激烈;可分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认为当代书法只需继承传承古代书法所具有的样式即可,因为中国书法已有千年悠久的优秀传承,各种样式己经完备,当代人只需继承好古人所创造的样式就是最大的创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应当在传统的书法体系之外,另辟蹊径,开创一种全新的书法模式。今日看来此两种观点皆有不足之处,但通过当代的展览来看,第一种观点似乎占了上风。当代书法在传承古人上已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实古代每个朝代都有模仿优秀作品的传承,但是他们不像现代人简单的复制古代作品,他们往往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书法应随着世界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认为古代的书法已经过时,是封建的残留,应当弃除。笔墨当随时代, 随着西方艺术的传入,当代许多艺术家借助西方的艺术理论,借用中国书法的工具甚至抛弃毛笔,开创了书法的现代派。现代派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主张作品的时代精神,提倡书法绘画相溶的境界,坚决反对重复古人。有的现代派书法抛弃了汉字的外形,现代派的欣赏者多为西方和日本人,中国现代派出现之时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有人断言书法现代派不会长久,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会被历史所淘汰。今日看来,这些论断是不正确的。现在现代派书法虽没消亡,但发展的势头也并不太好,它的接受者始终不多不少,也一直没有进入国家大型展览,因此现代派书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流派成熟的标志是有三个标准:一是有自己成体系的理论作为指导;二是有较为代表的艺术家;三是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从这三个标准来看现代派书法,现代派的发展并不成熟。首先,现代派虽有一些理论,多是西方现代思潮和日本现代书法理论的嫁接,现代派书法只有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有体系的理论才能从西方和日本的笼罩之下走出自己的道路。其次,现代派书家多为从绘画专业或其他相关领域转入现代派书法创作或现代派书法只是他们的业余遣兴,从传统书法走入现代派书法创作的书家少之又少,而且很多现代派书家在搞了一段现代派书法之后又重新回到传统书法的创作,因此现代派书法的创作队伍亟需扩充。再次,现代派书法始终没有进入中国书协举办的大型展览更不用说获奖了,因此现代派书法公认的代表作品尚未出现。由此观之,现代派书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传承与创新的争论之下除了拟古派和现代派还有创新派。创新派既不同于拟古派的石古不化,又不同于现代派的抛弃传统。创新派主张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之上创作出反应时代审美趣味的作品。创新派书家一般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他们大量临习古帖,但在创作时却不像拟古派那样集古字,也不像现代派那样抛弃传统,他们借助传统的书法笔墨与外形,融入时代的审美取向,创作出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完全抛弃传统的作品。创新派承自于晚清碑学一脉,碑学乘帖学式微之时入缵大统,从书写的工具、纸张、笔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突破了帖学思想的封闭性,他们能及时吸取新发现的材料来充实自己的书法艺术。创新派正是这样一批有活力的书家,他们问津那些历史上被忽略的书家,并取法于他们如杨维祯、倪元璐、王铎、谢无量等,在这些人的书法作品中找到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内容加以练习,并最终形成了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性的独特风格。从当今书坛的整体风尚来看,创新派最有发展的前途,他们既有着深厚的艺术实力和得到认可的作品,他们根植于传统却不囿于传统,既能接受西方较为先进的艺术思想又不一味的嫁接西方艺术,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创新派才是书坛当今及以后的主导。但是创新派也有着自己的难题,如何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点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他们取法民间书法就十分接近现代派,但如果只学传统又会向拟古派靠拢,因此找到适合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创新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继承与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继承与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不变的话题,缺乏传统的创新会毁坏书法的前程,一味的继承则会陷入拟古派的困境,难以推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创新基于深入传统,继承是创新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代书家大都是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变法的,汉代蔡邕“入鸿都观碣,是旬不返”,苏东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清代宋曹“弱冠知书,留心越四纪。尝置诸帖,时时临仿,寒暑不移,风雨无间。”王铎“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由此观之,古代创新性书家大都是基于传统之上进行变法的。这一原则在今天仍然应当是我们学书应当遵循的。当代书法创新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在西方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的传入的大背景下,我们中国书法虽然可以借鉴一些西方的东西,但不能完全被同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书法艺术不能毫无边界的创新,书法进行创新必须在我们民族的审美范围之内,不能脱离了汉字之美,否则就不是书法艺术了。其次,创新要体现出个人风格,融入时代的审美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当今书坛的“复制书风”、“新帖学”造成的前人一面,就是因为跟风现象太过严重,虽挂名创新其实是拟古。只有加入自己性情与特质的作品才能算是好的创新作品。在多元文化的今日,借助各种途径进行有个人风格的创新不应当时千人一面而应该是多元表现。最后,书法创新不应当是仅仅停留在书法形式上比如简单的剪裁、拼接、作古,更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创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应当深入,因此这就需要书法家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基于传统之上的创新是书法不断深入发展的源泉。
  三、书法艺术的传承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西洋人写艺术风格史常以建筑风格的变迁为基础,以建筑样式划分时代,中国人写艺术史没有建筑的凭借,大可以拿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做主体形象。”[1]王岳川先生曰“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意态超迈的书法再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示出历代书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精神人格价值。”[2]中国书法是中国所有艺术的核心,书法各个时期风格的演变代表着中国书法艺术风格的演变,因此,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复兴关系到中华艺术的全面复兴。书法的演变又代表着中国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今日这一古老艺术依然代表者中国本土最为本真的审美取向,依然可以代表中国美学的的发展状态,因此,中国书法又与中国美学紧密相连。同时书法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写意达情的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聚,是自由生命之‘舞’的审美本体活动。”[3]世界了解中国从方块字起,书法几乎成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道窗口, 书法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宗白华曰:“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宜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意识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这种超妙的心灵,才能心手登峰造极。”[4]历代书法的审美都能与时代文化精神紧密相连,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都和时代的精神相符,因此今日的书法更要继承、创新,因为它最能反映时代的文化精神,最能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精神面貌也只有书法才能全面的反映中国的文化。中国书法包罗万象,中国最为传统的精神内涵都能在书法艺术中得到反映。儒家文化博大精神,是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其中的忠君思想在书法中有所反映,如唐代颜真卿的气势磅礴的楷书,观颜真卿的楷书很容易让人想到其忠贞之事迹。禅家思想也在书法中有所反映,如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书法就能很好的说明此事,如赵秉文所言:“涪翁参黄龙禅,有倒用如来印手段,故其书得笔外意,如庄周之谈大方,不可端倪;如梵志之翻著袜,刺人眼睛。”[5]历来分析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文章就比较多,人们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除了儒家思想、禅家思想在书法中有所反映指腕,其他传统文化同样也得到了反映,不再一一分析。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日中国正以大国崛起的姿态融入世界,世界也正在以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国。民族的文化是国家的整体面貌,因此国家提出了繁荣文化、繁荣艺术的政策,中国书法艺术这一中国所独有的艺术形式,在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中起着其他文化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书法的继承发展能带动中国其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书法艺术必须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传承并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当代书法家推不掉的责任。
  注释:
  [1]宗白華《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三版,第118页。
  [2 ]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文化精神篇》,第281页,王岳川《文化转型中的书法审美价值》。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文化精神篇》,第267页,王岳川《文化转型中的书法审美价值》。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三版,第122页。)
  [5]马宗霍著《书林藻鉴、书林纪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33页。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在十八世纪中期创作的批判性小说《红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满含当时北美殖民统治下宗教对人民思想和灵魂禁锢的愤怒与批判。《红字》是北美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代表作之一,文本笔记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人物性格进行赏析,赞美海丝特·白兰在殖民统治下所体现出来与命运顽强抗争、坚强勇敢的精神。  关键词:《红字》;海丝特·白兰;性格  《红字》是北美浪漫
期刊
【摘要】:《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于1986年创作的话剧,至今31年来仍热度不减,已成为一代人心中的话剧经典,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该剧采用戏中戏的结构,将悲剧和喜剧结合在一剧之中,是前所未有的古今悲喜融合的舞台奇观。本文将先介绍该剧剧情,然后从该话剧的人物魅力,舞台美术,故事情节三个方面,赏析《暗恋桃花源》的艺术表现手法,探究该话剧的成功之处,希望能够得出该话剧持续风靡的原因,并且让更多人认
期刊
We’re better than ever on the road of fighting against gender discrimination, but it’s still far away from the true equality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Many people have no idea about how the true fair
期刊
【摘要】:瓦连京·格里高利维奇·拉斯普京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作家,也是苏联“农村散文派”的代表作家,在拉斯普京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出作者的故土情结和家园意识,拉斯普京通过对乡村主题的描写,使我们看到历代俄罗斯人民对故土的眷恋、对传统道德的坚守之情,  关键词:家园意识;故土情结;人性;道德  一、家园意识中的故土情结和宗教救赎  1.家园意识中的故土情结  故土情结情结不仅仅作为一种个体生命的心理意
期刊
【摘要】:刺绣是中国民间工艺技术中有相当文化价值的一种传承,它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都是难以衡量的。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刺绣技术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已经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民族技艺。尤其是在图形、色彩和针法方面,都有着较为完整的沿袭和完善历程。历史中对于刺绣完备的记录,为我国当代服饰的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当前将其完美的应用到服装面料的造型设计当中,让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更加丰富。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陶渊明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开创的“自然”“平淡”的田园诗,为中国传统诗歌开辟了一条新路。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中国诗史上,熏陶和影响了一大批诗人。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平淡自然;艺术特点;影响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
期刊
【摘要】:米芾独特的集古出新的学书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学书者,甚至是今天的书法学习者都影响深刻。文章以米芾书风形成为研究重点,结合米芾的成长经历和情感经历对其书法风格变化以及书风形成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再结合后世书家对米芾的继承与发展来探讨米芾对宋以后学书者的影响。  关键词:米芾;集古字;书风;影响  引言  米芾的书法成就在宋代甚至整个书法史上均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对他的研究
期刊
【摘要】:人类文明产生开始,色彩就伴随着出现了,在大千世界,处处皆是色彩。在整个绘画史中,色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绘画里,色彩可以先声夺人。艺术家在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是艺术家的灵魂。研究色彩的象征性和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色彩的运用,结合人的心理特点来研究色彩,才能更好地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  关键词:色彩情感;心理效应;色彩表现  一、色彩的由来  (一)色彩的产生  色彩每天都影响着我
期刊
【摘要】:“美好生活”贯穿十九大报告始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永远的奋斗目标。作为党员干部,也应该把建设美好生活作为自己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竭尽全力。但是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经过一代代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因此党员干部要知行合一,不断提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美好生活;知行合一;红色信仰;先进模范;先进理论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
期刊
【摘要】: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古称“钟离”、“濠州”,是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南中有南岸。凤阳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凤阳民间文化有三朵传统民间艺术之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统称凤阳三花。  关键词:民间艺术;凤阳花鼓;花鼓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