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执行及贯彻国家相关政策,提供实施国家公共服务的机构,其内部控制的质量水平直接制约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内涵、目标、特征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其推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难点及要点加以简要分析阐述,以资参考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颁布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和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实现资源整合、权力制约、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就需要各行政事业单位着力探究思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及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在控制制度、控制目标、控制程序及控制措施的指导下,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经济事务活动而实施的风险防控实践[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内容上涉及到支出状况统计及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等多个环节,在对这些环节的资金调配及使用进行动态监控的过程中,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全面覆盖本单位的各项服务活动及经济业务,最终使本单位财务信息更加准确、资产管理更具针对性、财务行为更加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及管理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跟进及完善。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借助于绩效管理及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效率,体现行政事业单位为民服务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加以筹划,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得到显著提升,并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模式趋于高效集约化[2]。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现状分析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基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及运转需要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但从实际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及管理者普遍缺乏对内控理论及知识的了解,出现重视单位业务扩展,忽视内部控制的现象,由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控上较为薄弱,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控制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度不高。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内控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在建设中缺乏有效指导,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及缺陷,主要体现在: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各岗位的职责较为模糊,在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上也不够细致规范;2.内部控制制度与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费用管理制度重合性过高,在内控制度设计上不够深入系统;3.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不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更多地依赖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单位自身的内部审计职能较为薄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于被动。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及人员素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人员岗位分配及人员业务水平建设上,受单位自身编制因素影响,较易出现记账人员、经办人员、决策人员及保管人员的岗位重叠或岗位合并现象,各部分财会人员岗位职责不清,权利分配混乱,给内控制度实施增添了阻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素质能力建设上,具备丰富内控经验的财会人员数量不足,在会计核算、财政收支控制、内控操作实务等方面水平有限,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在实施中流于表面,深度不足。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方法探究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氛围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及领导者来说,其应对内部控制基于单位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加以全面认知,增强自身的内控意识,为后续的内控措施及内控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在提高内控意识观念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在本单位内部开展内控基础知识学习、内控人员人才选拔及培训、建立内控激励机制等实践,一方面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加以强化,使其转变原有的财务管理陈旧理念,另一方面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形成有效助推。在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内控意识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还应重点围绕财务部门岗位及人员分布情况,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内控信息及时传递交流等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延伸覆盖到本单位的各个机构及管理归口,最终达到预期的内控目标。
(二)构建及完善科学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及完善上,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服务内容及业务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时,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属性、规模、经济业务范围等,确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然后针对性地对内部控制的具体流程步骤、财务管理及资金管理中的审批、执行、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对应的内控管理制度,对各项经济行为形成的凭证、文件、资料等加以整理,为后续的预算控制、资产控制、项目建设资金投资控制、资金收支控制等提供依据。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上,还应围绕预算管控,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算监督、预算考评机制,对重大的投资项目及资产购置行为进行集体决策[3]。
(三)依托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预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借助信息技术及单位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收集、存储、分析、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事务及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提供参考。在设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时,要对本单位各部门及各个岗位员工的职责加以明确,使其清晰认知自身在内控机制架构中的定位及作用,然后将本单位各部位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加以连接,在财务分析及内控软件的辅助下,一方面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的横纵向交流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在信息数据的畅通交流及共享中,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因素加以评估、预警及化解。
(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及内部审计职能发挥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中,除了要在意识上、机制上、软硬件上采取相应的改进完善措施外,还要通过构建内外部相结合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内控效果得到实时全程跟踪监管[4]。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来说,其应成立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状况进行动态监督,督促内控人员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履行内控制度及要求,避免岗位职责不清而引发内控管理漏洞。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中,可以在发挥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的同时,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等进入单位内部进行协同监督。
四、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在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单位公共服务效率方面作用显著。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从内控理念的强化、内控机制的构建、内控监督的跟进等方面加以改善,使内部控制可以真正起到助推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 (01):57-62.
[2]唐大鹏,吉津海,支博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J].会计研究,2015(01):68-75.
[3]林春晓.新常态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初探[J].财会学习,2015 (16):137-138.
[4]关振宇.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解析[J].社会科学家,2014(01):46-49.
(作者单位: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结算中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颁布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和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实现资源整合、权力制约、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就需要各行政事业单位着力探究思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及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在控制制度、控制目标、控制程序及控制措施的指导下,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经济事务活动而实施的风险防控实践[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内容上涉及到支出状况统计及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等多个环节,在对这些环节的资金调配及使用进行动态监控的过程中,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全面覆盖本单位的各项服务活动及经济业务,最终使本单位财务信息更加准确、资产管理更具针对性、财务行为更加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及管理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跟进及完善。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借助于绩效管理及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效率,体现行政事业单位为民服务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加以筹划,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得到显著提升,并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模式趋于高效集约化[2]。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现状分析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基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及运转需要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但从实际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及管理者普遍缺乏对内控理论及知识的了解,出现重视单位业务扩展,忽视内部控制的现象,由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控上较为薄弱,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控制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度不高。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内控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在建设中缺乏有效指导,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及缺陷,主要体现在: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各岗位的职责较为模糊,在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上也不够细致规范;2.内部控制制度与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费用管理制度重合性过高,在内控制度设计上不够深入系统;3.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不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更多地依赖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单位自身的内部审计职能较为薄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于被动。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及人员素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人员岗位分配及人员业务水平建设上,受单位自身编制因素影响,较易出现记账人员、经办人员、决策人员及保管人员的岗位重叠或岗位合并现象,各部分财会人员岗位职责不清,权利分配混乱,给内控制度实施增添了阻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素质能力建设上,具备丰富内控经验的财会人员数量不足,在会计核算、财政收支控制、内控操作实务等方面水平有限,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在实施中流于表面,深度不足。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方法探究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氛围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及领导者来说,其应对内部控制基于单位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加以全面认知,增强自身的内控意识,为后续的内控措施及内控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在提高内控意识观念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在本单位内部开展内控基础知识学习、内控人员人才选拔及培训、建立内控激励机制等实践,一方面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加以强化,使其转变原有的财务管理陈旧理念,另一方面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形成有效助推。在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内控意识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还应重点围绕财务部门岗位及人员分布情况,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内控信息及时传递交流等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延伸覆盖到本单位的各个机构及管理归口,最终达到预期的内控目标。
(二)构建及完善科学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及完善上,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服务内容及业务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时,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属性、规模、经济业务范围等,确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然后针对性地对内部控制的具体流程步骤、财务管理及资金管理中的审批、执行、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对应的内控管理制度,对各项经济行为形成的凭证、文件、资料等加以整理,为后续的预算控制、资产控制、项目建设资金投资控制、资金收支控制等提供依据。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上,还应围绕预算管控,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算监督、预算考评机制,对重大的投资项目及资产购置行为进行集体决策[3]。
(三)依托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预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借助信息技术及单位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收集、存储、分析、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事务及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提供参考。在设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时,要对本单位各部门及各个岗位员工的职责加以明确,使其清晰认知自身在内控机制架构中的定位及作用,然后将本单位各部位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加以连接,在财务分析及内控软件的辅助下,一方面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的横纵向交流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在信息数据的畅通交流及共享中,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因素加以评估、预警及化解。
(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及内部审计职能发挥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中,除了要在意识上、机制上、软硬件上采取相应的改进完善措施外,还要通过构建内外部相结合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内控效果得到实时全程跟踪监管[4]。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来说,其应成立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状况进行动态监督,督促内控人员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履行内控制度及要求,避免岗位职责不清而引发内控管理漏洞。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中,可以在发挥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的同时,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等进入单位内部进行协同监督。
四、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在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单位公共服务效率方面作用显著。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从内控理念的强化、内控机制的构建、内控监督的跟进等方面加以改善,使内部控制可以真正起到助推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 (01):57-62.
[2]唐大鹏,吉津海,支博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J].会计研究,2015(01):68-75.
[3]林春晓.新常态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初探[J].财会学习,2015 (16):137-138.
[4]关振宇.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解析[J].社会科学家,2014(01):46-49.
(作者单位: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结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