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子烟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罗伯特·莱德菲尔德博士和美国食药监局(FDA)执行局长内德·夏普莱斯博士于2019年8月30日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提醒美国民众警惕电子烟。
  声明称,截止到8月27日,全美国一共报告了215例因使用电子烟而入院的肺病病例,其中至少有一人死亡。按照这些病人的自述,他们大都是在吸食了电子烟后出现呼吸困难和胸口痛等症状,显示肺部出了问题。他们当中的部分人还出现了中度腹泻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烧和疲劳。
  两位专家在声明中代表各自的机构表示,目前科学界尚未找到病因,不确定这种奇怪的肺病到底是因为电子点烟器出了故障,还是烟液中含有的某种有毒物质引起的。但两家政府机构的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展开调查,力求尽快找出病因。在此之前,两位专家希望美国人尽量不要使用电子烟产品,以免中招。
  这份声明是迄今为止美国两大权威机构对电子烟发出的最强警示,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这已是没人否认的事实。但吸烟者容易上瘾,一旦上瘾就难以戒除,电子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支持电子烟的一方认为,烟草燃烧后释放出来的上千种有害物质才是罪魁祸首,而尼古丁只是让人成瘾而已,对健康的危害性相对较小。电子烟的主要成分就是尼古丁,它既能让吸烟成瘾者得到满足,又降低了香烟对健康的危害,非常适合用来作为戒烟的过渡性产品。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子烟不但不会助人戒烟,反而会让青少年更易染上烟瘾,得不偿失。而最近这几个月来美国出现的这上百个因为使用电子烟而得肺病的病例,让电子烟的安全性也成疑了。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电子烟都是依靠高温点燃烟液后释放出来的蒸汽让人获得满足感的。烟液的主要成分为丙二醇、丙三醇(甘油)和尼古丁,这三种化学物质的生理毒性应该都是很低的,但它们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比如甲醛(福尔马林)和丙烯醛等,这就让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更糟糕的是,很多电子烟厂商還在不断推出新产品,烟液的配方一直在更新,而美国FDA对电子烟监管不力,目前尚未强制要求厂商标明烟液内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些产品即使做了标注也大都标得不准确,这就给科学家们研究电子烟的致病原因带来了很多困难。
  目前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电子烟的主要危害来自于不法商贩添加的杂质,尤其是大麻提取物。但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尼古丁在加热后同样对人体有害,很有可能就是它导致了肺部疾病。比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塔兰教授刚刚在2019年8月7日出版的《美国呼吸道与重症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c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加热后的尼古丁会刺激肺部组织分泌一种蛋白酶,对肺泡带来损伤。当免疫系统被动员起来前往受损处进行修补时,就会引发肺部的炎症反应,导致氧气交换出现障碍。此时病人会出现咳嗽和缺氧等症状,严重者必须立即送往急诊室接受治疗,最近美国突然出现的这215例奇怪的肺病大都是这么来的。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围绕着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并且针对这些影响进行了对策的研究与制定,并且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微信各种功能。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当分子吸附在贵金属(Ag或Au)纳米结构上时,导致其拉曼信号强度增强,这种不正常的表面光学现象被定义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简称SERS)。由于其灵敏度高、选择型好常常被用来研究表面吸附问题和表面吸附物种的鉴别。因为对巯基苯胺具有双官能团取代基的结构并且两端都可以与金属连接,所以在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中是极其重要的探针分子。
自组装膜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由于自组装技术不但成膜物质丰富,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繁琐细致的操作,而且成膜不受基底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可在分子水平控制组装体系
目的:通过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贵州省头花蓼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贵州省头花蓼种植最佳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贵州14个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配位化学作为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而且与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多孔硅(Porous Silicon,PS),由于光致荧光效应显著,比表面积极大(>500m2/cm3),微观结构种类丰富,具有较好的生物组织兼容特性,显示出独特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研发、电子器件制造、环境监测、生物医药分析等,特别是对一些金属离子具有显著的荧光信号响应以及优良的生物组织兼容性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PS已经成为硅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推动了多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
针对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控制方法不合理,补偿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公共李亚谱诺夫函数的切换镇定控制策略。首先根据APF的开关工作特性,建立A
1993年, Sessoli发现[Mn12O12(CH3COO)16(H2O)4]·2CH3COOH·4H2O在低温下具有超顺磁的特性,可以作为磁体使用,这样的分子基磁体被命名为单分子磁体(single-molecule magn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