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问 大智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3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那么阅读教学中该从何处入手设立最佳的提问点呢? 本人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准备研究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课题设点
  
  课题是透视一篇文章内容与主旨的窗户,要么寓意深刻,要么形象生动,要么概括精辟……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把课题作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精心设置新颖别致的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李广射虎》导入新课时提问:“读了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 ”围绕课题质疑问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学生纷纷提问:“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李广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李广最后射中了老虎吗?……”老师进一步质疑:“课文最后说李将军射的不是老虎,而题目却是“李广射虎”,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学课文来解开这个疑惑。”从课题入手,把两件反差鲜明的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了课文中的矛盾,唤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好奇心,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关键处设点
  
  所谓的关键处一般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那些或隐或现地牵扯到语文课主题和重要观点的语句。弄清这些语句,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认识有所提高。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点设计出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很快地切入中心,并且高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陈毅探母》一文充满了陈毅和母亲之间真挚的骨肉情深。学生再读课文后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妈妈说‘你也五十多岁了,还帮娘洗衣服’?”我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陈毅和母亲之间的对话,启发学生深入体会:陈毅作为一名元帅,五十多岁了,还帮娘洗衣服,洗衣事虽小,小中见深情。问题问在学生认识上最感困惑的地方,能使学生兴致倍增,有效地激起思维的浪花,理解文章中心的难题便迎刃而解。总之,“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看似矛盾处设点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文中常常会有些看似矛盾之处,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直接引起矛盾的对立点,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读懂文章。因为这些看似矛盾之处,往往是最能表现作者写作意图之处。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当作者看到这位老人每天都辛苦地为游客把石阶一梯一梯扫干净,他不由得问老人:“你每天这样扫不累吗?”老人笑着回答:“不累不累”。“难道他真的不累吗?”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具体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感受老人工作的辛苦,再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话语,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老人对生活的信心。有的认为游人老人扫习惯了,风景优雅,以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去扫,边扫边欣赏风景;有的说老人有一种热爱山水的情感,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老人感到这是一种享受,所以就不感到累。
  
  四、言已尽而意无穷——在“留白”处设点
  
  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 “留白”处设问,进行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学《秦兵马俑》时,老师提出问题“他们‘有的凝视远方,好像思念家乡的亲人。’这一句后有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呢?”有学生立即回答道:“兵俑还有许多不同的神态。”老师总结:“……”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你也能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来列举兵马俑的某一神态吗? 请写下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留白”处设问,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个个参与学习,人人奉献思维结果。由于问题是开放的,常常带有假设性,就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使他们保持对问题的兴趣,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多方面地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编排一些贴近实际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判断,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既能丰富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动态的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为达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之效果,我们要善于把握最佳的提问切入点,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有效提问,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成长摇篮,师生共营共建的艺术殿堂,共同演绎生命价值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编著,《课堂提问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2] 孙启民,《反思课堂提问》,《教育时报》,2005
  [3] 郑皓,《做课堂中的“善问者》,《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曾见有人把“益”字除了“皿”以外的上边部分写成了“兴”,虽然只是多了一个笔画,但违了字源,便成了非驴非马的错字。究其因,乃不明原始字义和字形演变过程所致。  “益”是“溢”的本字,就如同“莫”是“暮”的本字、“其”是“箕”的本字一样,后者虽是字的本义,但它是在本字被久假不归之后增加形符所造的。甲骨文中的“益”字是一个有底座的器皿中有水流出的样子,这便是它的原始字义。小篆则把上部写得极像一个横着写的
1.逆页序打印如果你有一篇很多页的文档需要打印,按照Word中的默认设置总是从第一页打印到最后一页,所以整篇文档打印完后是最后一页在最上面,第一页在最下面,这样我们又要手
文章在论述了几种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模式存在挂牌参观、放羊式管理和教师实践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与企业深度
一、查看压缩文件时影示网格线在WinRAR中查看一个压缩文件中包含的文件信息时,默认不包含网格线,当这个压缩文件有较多文件时不容易看清楚某个文件的各项信息.
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挑战。该文首先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上入手,对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软、
孙犁的“荷花淀”系列小说表达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和谐的军民关系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精神,然而其作品亦有着深刻的精神矛盾,即代表集体的革命话语与代表人性的个人话语的
我们通常把课外活动又称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学的补充和扩展,它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相互渗透,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好好教授,还要在课下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见识,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语文的第二课堂该如何开展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班级是一个学校的最基本单位,而在这个单位里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这个班级日常的管理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者。现阶段有许多教师不愿或不敢做班主任,一方面班主任的特性要求其工作是辛苦的,另一方面由于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知从何入手去管理班级。其实要做好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还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这就要求班主任懂得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工作,
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情况下,立足新形势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在总结国内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础上,探讨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