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伴互评看英语演讲的评价标准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英语演讲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演讲评判标准的制定者,教师评价也成了衡量学生演讲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学生很少有机会能从同伴口中获取有效评价。鉴于此,本文以英语专业本科大一学生90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学生在英语演讲课堂中的同伴评价数据,旨在从同伴角度分析并归纳英语演讲的评价要点。结果表明,英语演讲内容的可理解性、趣味性及演讲者的语音语调是同伴评价的着重点。除此以外,身体语言、眼神接触和辅助手段也是影响同伴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英语演讲;同伴互评;口头评价;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李美奇(1990.01-),女,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演讲课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英语演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英语演讲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授课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课下或课上进行英语演讲的实践练习。传统的英语演讲教学深受“以教师为中心”理念的影响,教师为学生制定英语演讲评判标准,并对学生演讲进行即时的口头评价,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表现好坏的唯一标准。随着多元评价反馈系统的全面推行,单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逐渐弱化。学生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据反映,而是多维度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有利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且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状态。
  二、文献综述
  同伴互评(peer review/assessment)指的是同学之间对彼此学习表现或成果进行相互评价的行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交互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从多角度为“同伴反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同伴互评已被广泛运用到英语教学领域中,成为多元评价反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同伴互评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研究最为成熟。众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同伴互评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互评的理论基础、实施和效果等等,证实了同伴互评在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李传玲、李小撒及柯平、叶萍等不断拓宽同伴互评的研究范围,在英语口语、翻译和演讲等不同课型中探索同伴互評的实施效果,并取得了较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相比之下,同伴互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中,交际类课程(如口语、演讲、辩论等)中涉及较少,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由于书面反馈语料在收集时更为便利,因此多数研究都着眼于同伴的书面评价,对同伴口头评价的研究较少。更有部分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在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语种(母语或目标语)。实际上,将同伴互评运用于交际类课程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使用目标语进行互评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因此,这一实践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笔者为英语专业一年级三个班级的学生(共90人)讲授为期16周的《英语演讲》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至少完成一次公开的英语演讲。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广泛推行同伴互评。为了探究同伴互评视角下英语演讲的评价要素,笔者没有公布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对同伴的英语演讲表现给予即时的口头英文反馈。
  笔者通过录音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课堂互评数据,共368条,将其转写成文本,构建出小型的同伴口头互评语料库,使用UAM corpus tool 软件对同伴评价要点进行标注,并用 ANTCONC 软件进行提取,统计各个评价要点出现的频率并将其标准化,最终总结出同伴互评视角下的英语演讲评判标准。此外,我们在课后对实施互评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追踪访谈,旨在从他们的主观回答中检验以上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英语演讲课程中学生的同伴口头评价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及课后访谈的结果,本文从内容、语言和技巧三个方面总结并归纳出同伴在演讲反馈时关注度最高的评价要点(见表一)。
  1.内容。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在作同伴互评时更加关注演讲的内容,如选题的趣味性,内容的可理解性、完整性、逻辑性,以及演讲者对讲稿的熟悉度等等。受访学生表示,可理解性是他们判定演讲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若不能顺利领悟演讲者的意图及其演讲传达的含义,观众会感觉疑惑不解,甚至逐渐丧失兴趣。影响演讲可理解性的因素很多,如观众对演讲所涉及主题的不熟悉,演讲者表达不明,演讲内容逻辑混乱、结构不合理等。从互评的方式来看,学生通常会直接指明演讲者在演讲内容上出现的问题,并试图帮助其分析原因(如例1-2)。
  例1:It seems that Miss Wu does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she is going to tell us. Some arguments in her speech make me feel confused.
  例2:I think she is a good speaker. She can express her ideas to us in clear, concise and readable English. Her speech is comprehensive enough.
  58.7%的学生在互评时提到了趣味性(如例3)。他们认为,在演讲开始的三分钟之内,观众即能从演讲者的表现中判定话题是否有趣,是否有继续听下去的价值。因此,根据目标观众选择合适的演讲主题,提高内容的趣味性有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还针对演讲者对讲稿的熟悉程度进行了反馈(如例4)。
  例3:Honest speaking, I’m not interested in his topic which make me feel bored.   例4:I’m afraid that he is not familiar with his speech. Maybe he is very nervous, or he does not make a good preparation in advance.
  2.語言。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语音、语调和流利度是绝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同伴互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要素。75.5%的同伴反馈涉及了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另有53.3%的评价围绕表达的流利度展开。受访学生认为,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利程度反映出演讲者的语言功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演讲的可理解性和观众的舒适感。而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都能帮助演讲者传达情绪,体现其思想感情变化,有效地增强演讲效果。因此,不少学生将语音语调视作同伴互评中重要的评价要点,在反馈时往往会花大量时间进行讨论(如例5-6)。
  例5: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 As the audience, I really enjoy your speech.
  例6:I think you can express your ideas fluently. But your voice is flat and toneless which cannot show your confidence and passion.
  3.技巧。学生普遍认为,一段精彩的英语演讲离不开演讲技巧的恰当运用。演讲技巧的使用能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演讲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演讲效果的实现。因此,技巧中的各个要素成为同伴互评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评价要点,如身体语言(44.8%)、眼神接触(33.7%)、辅助手段(29.3%)等等。
  身体语言是一种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手势动作、目光和眼神接触等等。演讲者可以通过一定的身体语言向观众传达情感、表明思想,有助于可理解性的实现。其中,眼神接触在互评时多次被单独提出,可见学生对此要素的关注程度。受访学生表示,大多数演讲者不太注意身体语言的表达,演讲时表情僵硬,动作拘谨。此外,他们认为眼神接触是连接演讲者与观众的重要桥梁,既能帮助演讲者接收到观众的即时反馈,又能展示演讲者的自信和对观众的尊重。基于以上情况,学生在互评时给予了相应反馈并提出修正意见(如例7-8)。
  例7:Miss Chen is too nervous. She doesn’t have any facial expressions at all and her legs are shaking all the time. I think she should practice more and try to avoid stage fright.
  例8:From my observation, he was looking at his notes all the time and sometimes the paper covered his whole face. It’s not polite to do so. Because the audiences may feel uncomfortable, and even have the feeling of being ignored. I suggest that you should have eye contacts with the audience, which will help you to build the rapport with audiences.
  辅助手段也是重要的互评要点之一。大部分学生对于辅助手段的有效使用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性评价。演讲者采用幻灯片、图片或实物道具等方式进行辅助讲解,不仅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能提高演讲内容的可理解性(如例9)。
  例9:I think it’s quite smart for Miss Zhou to use PowerPoint during her speech. She shows us some pictures and data which are relevant to her speech. By doing this, it’s much easier for us to understand her.
  除此之外,少数学生在点评时还提到了自信度、投入度、感染力等其他要素。
  例10:I love your confidence, which makes you shining on the stage.
  例11:At first, I have no interest in this topic. But he is dedicated to the speech and his enthusiasm infects me.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英语演讲课程中实行同伴互评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且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研究数据可知,英语演讲内容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是同伴互评的首要因素,而可能会对可理解性产生影响的语音语调、身体语言、辅助手段等要素也成为评价者关注的重点。这说明,通过同伴互评,学生已逐渐意识到演讲的交际功能,能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判断演讲中是否存在影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表达和行为。这一实践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演讲评价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宁颖,杨玉晨.学生眼中的“同伴反馈”[J].教学研究,2012(3): 58-61.
  [2]Leki, I.. Potential problems with peer responding in ESL writing classes[J]. CATESOL Journal,1990(3):5-17.
  [3]莫俊华.同伴互评: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35-39.
  [4]蔡基刚.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比研究[J].外语界,2011(2):65-72.
  [5]李传玲.同伴反馈:四两之力可拨千斤之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42-144.
  [6]李小撒,柯平.过程教学法在翻译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13(5): 106-109.
  [7]叶萍.同伴反馈法在英语演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教学, 2014(4):46-50.
其他文献
【Abstract】English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is the base stage of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deve
【摘要】语言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就是“听”,“说”,“读”,“写”,特别是在学习非本族语的时候,这四个要素就会变得更加重要。在这四个要素中“听”这一要素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作用是非常大的。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听力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学习任务。不仅在应试考试当中,听力的测试题所占的比重较大,在日常英语交流时,听力能力的好坏也决定着是否可以顺利的沟通。在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存
【摘要】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某一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教育改革认同水平、职业行为倾向水平和科研投入认同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职业环境认同水平相对较低,仍需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关
【摘要】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英语学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才的国际交往水平,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政策和理念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并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新方法,期望能够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这门外来语言的难度,有效提升其英语水平。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应用展开了详细分析
2007年以来,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为小学一年级,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使得小学中学九年英语教育的目标系统化,也为中小学课程衔接提供了整合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为根据衔接年段学生的心智条件如何进行衔接教学提供了指导,《标准》预留了合理的弹性空间,给苏州地区各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实行衔接教学的本土化运作
【Abstract】This is a real story about Yingcai, who struggle in the exam and get a new life through hard work, remembering that the original heart should not be lost for ever.  【Key words】Original heart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提出而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高频热点词汇,其为高中阶段教师学科教育与学生学科学习指明了方向、树立了目标。其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應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将英语学科对应的此品格和能力归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大模块。但基于学习能力更关乎学生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自主学习需求,而应当成为教师深加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
【摘要】在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考试中,写作占总分20%,可谓分值高,难度大。本文探讨了教师在英语二轮复习中,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复习作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得分率。作者提出从下至上的写作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会写词、句、段、篇,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二轮复习;范式  【作者简介】陈慧(1981.01-),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本科、在职研究生,讲师,
【摘要】作为主要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沿用至今。与此同时,在新背景下传统模式弊端显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愈发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收效甚微。构建出一个高效教学模式是现今教育领域的所必须重视的,而就采取相关有效策略极为关键。故笔者就针对于初中英语,结合教学经验,构建出高效课堂模式以及实施的有效策略作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传统教学;有效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刘彩凤,邛崃市高埂中学英语教师。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如今全国各地自小学起便展开教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但是由于英语非母语,以及应用环境的缺失,小学生想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听、说、读、写四大环节中,读既是基础、也是生成较为稳定英语学习能力的“敲门砖”,要想改变部分小学生“读音不读意”的问题,基于绘本而生成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绘本教学  【作者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