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文物档案的定义、分类及其归档范围,随后分析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最后立足文化传承角度,就现状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我国文物档案管理水平。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物;檔案管理
文物是我国璀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它的管理工作,将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并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进行文物研究的一项重要依据,文物档案是相关人员获取文物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文物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完善文物档案,可知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之于文物研究的重要性。为此,不断完善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大势所趋。
1文物档案的定义及其分类
简单来讲,文物档案就是对文物事业管理和文物的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进行记述和反映的历史记录,它是国家在重要文物活动中形成原始记录的直接记述及形式表现,极具现实及历史价值。我国文物管理经由国家相关工作单位联合各类、各地区历史文化圣地等共同承担,主要实现形式即建立文物档案,文物档案就等同于文物的户口本,文物信息全记录在册。由此而论,文物档案管理就是文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按照内容的不同,可将文物档案分为收录性和记录性两大类,前者包括文物的鉴定意见和说明等,是对文物本身的信息记载,而后者侧重记录文物发掘、研究、展览以及开发利用等过程。
2文物档案的归档范围
出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应归档保存好文物在发掘、管理、研究和流动整个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极具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在开展归档工作之际,还需明晰其具体归档范围:a.文物发掘文件,重点记录发掘地点、时间、方法、发掘过程等内容;b.文物收集工作文件,主要涉及因收购与征集行为所形成的合同、发票和鉴定文书等;c.文物鉴定文件,针对鉴定事项基础信息的记录,包括鉴定单位、方法、结论、照片等,尤以鉴定证书为重;d.文物研究文件,譬如相关工作计划、研究记录与成果报告等;e.文物珍藏与修复文件,涉及文物检测、受损及修复记录等文件;f.文物流动文件,内容涵盖交接登记、定价、发票及相关合同等。
3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3.1管理制度不严谨
我国现行文物管理,通常是由文物出土所在地区的文物保管单位对其进行管理,只需在文物管理部门统一备案,但该方式会产生统一管理不及时的现象。部分文物管理单位为避免承担更多的风险与责任,或是因上级部门借出展览珍贵文物却不及时归还等原因,从而对文物定级备案工作消极对待,造成文物建档严重拖延现象。此外,在建档实际工作中,文物档案记录内容不完整、记录错误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3.2管理工作欠缺规范化
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文物档案建设中,文物相关信息登记、填写表格等工作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其二,文物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级亦模糊、文物定名较混乱等;其三,疏于对文档流动中的记录;其四,需进一步强化文物档案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立、保存以及管理。
3.3管理手段现代化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文物管理部门纷纷将计算机办公系统应用于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了登记、检索等基本计算机操作,但较之专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其差距明显,这主要源于尚未建立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致使与区域,乃至全国档案网络系统脱节,从而使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受牵制。
4文物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4.1健全文物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于实处,针对档案资料收集、录制转换、归档移交以及其他日常流动等各环节制定相适应的制度,譬如《综合文物档案室工作职责》、《文物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以及《文物档案利用制度》等等。再则,应以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为前提,适时完善文物档案信息采集、收录、转换制度,文物档案数据库安全存储制度,还有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管理制度等。进而借助这些适宜完善的制度,最终实现文物档案的科学管理。
4.2实现文物档案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要求结合文物管理相关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对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做出统一的规定,具体到文物保管各环节。换言之,就是要对文物保管所涉及到的全部工作流程、信息和数据制定一套统一的程序。就一个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博物馆而言,由于大量著录的存在,馆内工作庞杂,如若欠缺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与方法,计算机会因数据影响而无法正常使用,进一步拉低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因此,结合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可知,欲实现“集中归档、分散建档”,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与方法是重中之重,即文物档案从编目、鉴定、著录、保管等全部环节都要求必须遵循统一流程和方法开展工作。
文物档案工作因不同的博物馆藏品状况而不同,但都必须遵循《中化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和文物管理局规定的相关条例。《藏品档案填写说明》对档案填写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明细规定,要求各博物馆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据统一定义进行完善和整理,最终实现标准和内容的统一。
4.3推进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
从文物管理特点出发,在借鉴专业档案管理经验的同时,适时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助推文物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首先,利用数字转换技术,完成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具体操作为,有选择性的对收录性档案进行数字转化,再形成数字档案;针对记录性档案可全部转化为数字档案,最后建立文物档案数据库。其次,巧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构建文物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借此实现文物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最后,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文物档案传输网络系统,进而促使文物档案使用价值和效率的提升。
结语
由此而论,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文物档案的建立及其管理,重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文物及文化传承研究意义重大。将该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业务进行,使文物档案在文物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提高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与国际接轨、全世界文化共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丽美.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4(07):102-103.
[2]谢娟.“互联网+”环境下的文物档案管理优化[J].山西档案,2018(03):60-62.
[3]马红.试论文物档案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兰台世界,2017(S1):88-89.
作者简介:黄春妮(1972.10—),女,壮族,广西人,本科,中学一级,广西上林县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历史学。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物;檔案管理
文物是我国璀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它的管理工作,将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并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进行文物研究的一项重要依据,文物档案是相关人员获取文物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文物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完善文物档案,可知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之于文物研究的重要性。为此,不断完善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大势所趋。
1文物档案的定义及其分类
简单来讲,文物档案就是对文物事业管理和文物的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进行记述和反映的历史记录,它是国家在重要文物活动中形成原始记录的直接记述及形式表现,极具现实及历史价值。我国文物管理经由国家相关工作单位联合各类、各地区历史文化圣地等共同承担,主要实现形式即建立文物档案,文物档案就等同于文物的户口本,文物信息全记录在册。由此而论,文物档案管理就是文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按照内容的不同,可将文物档案分为收录性和记录性两大类,前者包括文物的鉴定意见和说明等,是对文物本身的信息记载,而后者侧重记录文物发掘、研究、展览以及开发利用等过程。
2文物档案的归档范围
出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应归档保存好文物在发掘、管理、研究和流动整个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极具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在开展归档工作之际,还需明晰其具体归档范围:a.文物发掘文件,重点记录发掘地点、时间、方法、发掘过程等内容;b.文物收集工作文件,主要涉及因收购与征集行为所形成的合同、发票和鉴定文书等;c.文物鉴定文件,针对鉴定事项基础信息的记录,包括鉴定单位、方法、结论、照片等,尤以鉴定证书为重;d.文物研究文件,譬如相关工作计划、研究记录与成果报告等;e.文物珍藏与修复文件,涉及文物检测、受损及修复记录等文件;f.文物流动文件,内容涵盖交接登记、定价、发票及相关合同等。
3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3.1管理制度不严谨
我国现行文物管理,通常是由文物出土所在地区的文物保管单位对其进行管理,只需在文物管理部门统一备案,但该方式会产生统一管理不及时的现象。部分文物管理单位为避免承担更多的风险与责任,或是因上级部门借出展览珍贵文物却不及时归还等原因,从而对文物定级备案工作消极对待,造成文物建档严重拖延现象。此外,在建档实际工作中,文物档案记录内容不完整、记录错误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3.2管理工作欠缺规范化
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文物档案建设中,文物相关信息登记、填写表格等工作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其二,文物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级亦模糊、文物定名较混乱等;其三,疏于对文档流动中的记录;其四,需进一步强化文物档案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立、保存以及管理。
3.3管理手段现代化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文物管理部门纷纷将计算机办公系统应用于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了登记、检索等基本计算机操作,但较之专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其差距明显,这主要源于尚未建立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致使与区域,乃至全国档案网络系统脱节,从而使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受牵制。
4文物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4.1健全文物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于实处,针对档案资料收集、录制转换、归档移交以及其他日常流动等各环节制定相适应的制度,譬如《综合文物档案室工作职责》、《文物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以及《文物档案利用制度》等等。再则,应以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为前提,适时完善文物档案信息采集、收录、转换制度,文物档案数据库安全存储制度,还有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管理制度等。进而借助这些适宜完善的制度,最终实现文物档案的科学管理。
4.2实现文物档案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要求结合文物管理相关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对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做出统一的规定,具体到文物保管各环节。换言之,就是要对文物保管所涉及到的全部工作流程、信息和数据制定一套统一的程序。就一个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博物馆而言,由于大量著录的存在,馆内工作庞杂,如若欠缺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与方法,计算机会因数据影响而无法正常使用,进一步拉低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因此,结合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可知,欲实现“集中归档、分散建档”,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与方法是重中之重,即文物档案从编目、鉴定、著录、保管等全部环节都要求必须遵循统一流程和方法开展工作。
文物档案工作因不同的博物馆藏品状况而不同,但都必须遵循《中化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和文物管理局规定的相关条例。《藏品档案填写说明》对档案填写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明细规定,要求各博物馆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据统一定义进行完善和整理,最终实现标准和内容的统一。
4.3推进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
从文物管理特点出发,在借鉴专业档案管理经验的同时,适时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助推文物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首先,利用数字转换技术,完成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具体操作为,有选择性的对收录性档案进行数字转化,再形成数字档案;针对记录性档案可全部转化为数字档案,最后建立文物档案数据库。其次,巧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构建文物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借此实现文物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最后,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文物档案传输网络系统,进而促使文物档案使用价值和效率的提升。
结语
由此而论,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文物档案的建立及其管理,重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文物及文化传承研究意义重大。将该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业务进行,使文物档案在文物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提高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与国际接轨、全世界文化共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丽美.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4(07):102-103.
[2]谢娟.“互联网+”环境下的文物档案管理优化[J].山西档案,2018(03):60-62.
[3]马红.试论文物档案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兰台世界,2017(S1):88-89.
作者简介:黄春妮(1972.10—),女,壮族,广西人,本科,中学一级,广西上林县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