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索教学法(Clue Based Approach简称CBA)是经过广泛研究和众多一线教师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线索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具体阅读课例,从线索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几个方面谈谈对线索教学法的认识及具体运用。
  关键词:线索教学法;建构主义;高中英语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
  运用线索教学法的必要性:自2003年新课标实施以来,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以主题为线索,语言的输入量明显加大,这对学生及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指导。很多老师由于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文讲解的教学模式,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学生在阅读策略学习方面不能得到良好而有效的指导。再者,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限制了学生阅读潜力的发挥,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动机不强。此外,阅读试卷中的题目过于教条和僵化,使得学生成为考试机器,而不是富有活力和情感的真正的语言学习者。因此,在高中生中进行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和改进是势在必行的。
  二、 理论依据
  线索教学法和建构主义是著名的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提出的一种科学的认知发展理论。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并确立了一种科学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也就是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获取的多少是取决于学习者在别人帮助下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背诵和记忆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和由其衍生的教学模式为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进了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也是线索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线索教学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从CBA实施的目的来说,线索教学法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质意义上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三、 概念界定
  (一) 线索教学法的定义
  线索教学法(CBA)是一种涵盖面广,抽象的英语教学方法。它是在新课程下,教师通过把语法、词汇、阅读、听力、Task、Project等各个部分本身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寻求出有效的线索,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最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要有意识创造性设置并不落痕迹地执行一条清晰的“线”,也就是脉络,以线为载体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促成课堂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其中“线”的选取有较强的开放性,比如一个任务,一个情境,一个活动等。线索选定的开放性有助于课堂的灵动,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保持。
  (二) 线索的作用
  戴咏梅(2005)认为教学主线能够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和探究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要以教学主线为中心来展开,即将整节课的活动汇成一个定向活动的整体,从而使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严谨、富有条理。陈兵花(2013)认为线索可以将一些相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本来看似孤立的知识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可见,线索具有统领主题、指导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功能。可以说,教学中抓住了线索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的主题,线索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三) 线索的分类
  線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主线和次线。文本的主要线索称之为主线,次要线索称之为次线,一般教学中以处理主线为主。(2)显性线索和隐性线索(或称明线和暗线)。一般而言,明线多为主线;暗线多为次线。当文本没有明确的明线时,暗线则可能成为主线。显性线索(明线)多为时间线索、地点或空间线索、情节线索等,隐性线索(暗线)可以表现为主题词、关键词、中心句、中心话题或语言功能等(戴咏梅2005)。
  四、 显性线索策略探究
  人教版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或明或略暗的主线,教师应当把握主线展开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基于线索,通过“整体—部分—整体”或“认知—理解—应用”等方式对文本进行处理。以下笔者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具体可行的运用线索处理文本的方法。
  (一) 时间线索
  具有明确的时间线索的文本多为历史事件或与发展史相关的科普类文章。下面以“Who am I”(M2U3)文本为例说明此类文章的处理方法,该文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 标注时间节点,寻找相关信息
  学生根据文中出现的时间找出相关信息:
  1642—200 later—in 1936—by the years in 1940s—in the early 1960s—since the 1970s—now;各发展阶段的电脑名称大致为:calculating machine, analytical machine, universal machine, PC and laptop等。
  2. 制作动态流程,理解关键词汇
  在理解电脑功能的同时梳理出表达电脑功能的相关词汇,加深学生对“变化”的理解,学习表达电脑功能的词汇。
  3. 解读文章主题,理顺发展缘由
  结合以上流程图,教师让学生归纳电脑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文章的主题。同时,教师还可结合文章特点(时间顺序贯穿全文,段落以topic sentence supporting sentences展开),文体(expository writing)和修辞手法(personification)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   (二) 空间线索
  以“空间线索”为突破口的文本多为游记或与地理话题相关。以下结合“A trip on the true north”(M3U5)说明处理步骤。以“空间线索”为突破口的文本多为游记或与地理话题相关。以下结合“A trip on the true north”(M3U5)说明处理步骤。该文主要讲述了Li Daiyu等人在加拿大的旅游经历。
  1. 找要素,寻时、地、人
  处理游记第一步是弄清楚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2. 用地图,标路线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主人公的旅行路线,教师可借助PPT,在地图上标注出地点,形成动态的旅行路线图。这样的标识,不仅让学生明晰旅行路线,而且也能明确自西向东的行进方向,并加深对加拿大幅员辽阔、纵横广阔等特点的印象。
  (三) 情节线索
  情节线索具有情节或者事件线索的多为故事说、戏剧类文章。处理此类文章,要紧紧把握住情节的发展展开各类任务和活动,同时融合文体教学意识,此处结合“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M3U3)说明具体步骤。
  1. 理清基本要素
  教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戏剧相关基本因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
  2. 分析人物性格
  隨后围绕主要情节展开细节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让学生理解故事细节,并逐步梳理出Henry的基本况和性格特点。
  以上实例,分别从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节线索三个方面来说明线索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五、 结束语
  阅读教学应始于文本解读,教师对文本的仔细解读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文本意义和特点,还能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寻找出能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语言知识的途径。无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便是无意义的教学。教师通过解读发掘文本的内涵,才能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脚手架的引导者、文本内容的阐释者、学生有效阅读的组织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课文题材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戴咏梅.精心设计教学主线,努力筑造学习之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5年第12期.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兵花.线索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基础教育,2013年第7期.
  [4]何亚男,应晓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华,中教二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67团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混凝土蒸养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另外还分析了自动控制装置的主要技术的参数和研制的概况,然后通过分析观察,对养护坑温度分布均匀性问题
摘 要:本文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巧妙推导,诠释了在课程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巧妙推导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围绕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摘 要:随着科技力量的觉醒及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一教育大环境下,“生本”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即围绕生活化教学与实操化教学对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了如下探讨,以供广大读者交流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生本理念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在这一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身份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而变成了
以往从形变硬化、应变速率效应和应力三轴性的影响等方面来解释发生延脆转变的原因,但均不能圆满地解释过渡温度区间断裂的特点。通过实验和分析,该文提出:在过渡温度区间由于位
焊接结构可靠性的评定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该文综述了有关焊接结构可靠性研究状况,评述了评定焊接结构可靠性的两种主要方法。举例说明了如何用可靠性理论方法来评定结
摘 要:在传统小学教学中,数学往往是教学计划中的重点教学科目。小学数学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初入校园,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成熟,因此为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担起重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空间构想  在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摘 要:自教学改革以来,我国逐渐重视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其中,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点科目之一,其不仅能够起到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更能服务于中职专业课教学的推进。中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加强中职数学与专业课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和影响作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中职教育结构的优化与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课;相互促进  中职教育旨在培